2014年5月思想匯報:樹立正確人生觀

字號:

★這篇《2014年5月思想匯報:樹立正確人生觀》,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更多相關內容,請查看思想匯報頻道。
    敬愛的黨組織:
    前幾天,我讀了畢淑敏老師的散文集《人生預知》,其中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自己的共鳴,至今仍記憶由新。文章是這樣描述的:應一所有名望的大學之邀,畢淑敏老師前去給學生們演講,演講結束后,有許多同學提出這樣的問題:“人生有什么意義”,請您務必講實話,因為我們已經聽了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畢老師在認真思索后,做出了驚人的回答,“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經過了片刻的寂靜后,禮堂里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畢老師接著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不錯,但是—我們每一個人要為自己確定一個意義!
    是的,關于人生意義的討論,充斥在我們周圍。很多說法,由于熟悉和重復,已讓我們--從熟識無堵到了厭煩。可是,這不是問題的真諦。真諦是,別人強加給你的意義,無論他多么正確,如果它不曾進入你的心理結構,它就永遠是身外之物。比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的意義的答案,淳淳教導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地向我們批發(fā)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又多少人把這種外在的框架,當成了是自己內在的標桿,并為之下定了奮斗終生的決心?
    人是握手而來,撒手而去。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我們,要握緊拳頭,握緊財富……但他們卻不知人的這輩子是什么也帶不走的,何不放手一搏?
    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飽含敬意的喝彩。這就是 2005年度感動中國的叢飛。他是深圳歌手,每場演出費高達萬元,家里卻一貧如洗。他只有一個女兒,卻是178名貧困孩子的“代理爸爸”。他在10年時間里,參加了400多場義演,捐贈錢物近300萬元。他如今身患晚期胃癌,卻連醫(yī)藥費都負擔不起。走到生命的盡頭,他也貢獻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這樣的人生,是何等的讓人驚嘆!
    也許人的一生都是來還債,因為他一生下來就受到很多人的眷顧,享受著人們的辛苦勞動換來的知識,糧食……所以我們得以同樣的分量去償還。
    而很多黨員同志正以這樣的信念努力奮斗著,鄭培民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認為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言獎。的確,一個黨員如果能做到這樣,他是當之無愧的,他必將贏得民心。他的這種人生觀,價值觀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而作為一個入黨積極分子,我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必須確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為實現(xiàn)****而奮斗;胸懷祖國,踏踏實實工作學習,把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在實現(xiàn)社會理想奮斗的同時而奮斗的過程中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追求高尚的人生價值,不斷追求創(chuàng)造和奉獻;保持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和健康的心理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