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廣東廣州2014年中考政策三大調整

字號:

詳解廣東廣州2014年中考政策三大調整
    距離廣州中考已越來越近。作為面向11萬多考生的人生大考,中考政策的每個調整都備受關注。在延續(xù)往年政策穩(wěn)妥的情況下,今年根據國家和省的政策調整,廣州中考政策主要有三大調整:公辦高中取消擇校、實施“異地中考”新政和提前批前獨立招生擴容(以下簡稱“獨立招生”)。前兩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的配套措施,獨立招生擴容則為廣大考生群體提供了更多報考選擇。針對這些變化考生應該如何應對呢?近日,市招考辦主任林洽生接受信息時報記者專訪,詳解政策調整對中考帶來的影響,為考生把脈志愿填報、助力考生考上心儀而適合的學校。
    叫?!皳裥!?,外地生免擇校費上公校
    取消擇校志愿,提前批志愿減至4個
    按照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2012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guī)范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教辦〔2012〕4號) ,各地要在三年內取消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為此,廣州市從今年開始,取消公辦普通高中招生擇校計劃,全部為公費計劃。但廣東實驗中學自籌經費班面向全市招生,按省物價局文件收費。
    林洽生說,以往廣州公辦高中招生計劃分為公費計劃和擇校計劃,其中擇校計劃多不超過學校招生總計劃的15%(2013年),非廣州戶籍考生在報考廣州公辦高中時通常只能報考擇校計劃,被錄取后需要按照學校等級收取“擇校費”。
    今年開始公辦高中不招收擇校生,而考慮到他們在廣州持續(xù)接受教育的需要,具有廣州三年初中完整學籍的非政策照顧借讀生仍然可以通過“異地中考”政策入讀公辦學校。這意味著,這部分非廣州戶籍考生被公辦高中錄取后可以省卻一大筆擇校費。
    擇校計劃的取消和異地中考也影響了志愿填報、投檔錄取等相關規(guī)則的變化。(詳見本特刊填報志愿指南篇)
    如在志愿填報方面取消了擇校志愿,往年在提前批學校中,公費加上擇校共可填報6個志愿,今年只有4個志愿。
    各批批次線也產生變化:去年每個批次都會有公費線、擇校和民辦線及高分優(yōu)先投檔線。今年不會再劃擇校和民辦線了,各批次只剩下一條批次線和一條優(yōu)先投檔線。
    此外,往年公辦高中的“擇校低分數”,今年也不會再出現(xiàn)。
    異地中考招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不超8%
    公辦高中將有戶籍和非戶籍兩個低分數
    今年另一個顯著變化是實施“異地中考”,這是取消擇校之后給非廣州戶籍考生打開的“另一扇窗”,符合條件的考生可以選擇在廣州繼續(xù)升學。
    在2014至2016年的過渡期內,具有廣州市初中階段三年完整學籍但不具備政策性照顧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學生(以下簡稱“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可報考省、市屬公辦普通高中和畢業(yè)學校所在區(qū)屬公辦高中,及全市民辦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和廣東實驗中學自籌經費班。
    “非本地考生可以免擇校費報考公辦高中,這是廣州中考的新開端”, 林洽生說:“當然,即使沒有初中三年完整學籍的借讀生也是有出路的,他們可以報考民辦高中、中職學校和省實自籌經費班?!?BR>    值得一提的是,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此類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不超過學校所在批次招生計劃的8%。舉個例子,比如某公辦高中在某批次共有招生計劃1000個,那么可用于招收非廣州戶籍考生的招生計劃有80個,其余的920個招生計劃則面向廣州戶籍考生。
    異地中考政策的實施,同樣給志愿填報、投檔錄取等相關規(guī)則帶來變化。如在錄取時,廣州戶籍考生和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的招生計劃分開,在批次錄取低控制分數線上同時投檔。所以,每所公辦高中可能會出現(xiàn)兩個低錄取分數:一個是廣州戶籍生低分數,另一個是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的低分數。
    公辦高中因未錄滿招生或因學生未按規(guī)定時間到校注冊而留有空余學位需統(tǒng)一安排補錄時,不再區(qū)分戶籍生或非政策性照顧借讀生。林洽生介紹,對有三年完整學籍的非廣州戶籍考生來說,在補錄的時候不受8%的限制,有資格和廣州戶籍考生一起補錄公辦高中,而沒有三年完整學籍的非廣州戶籍考生,則可以參加民辦高中和中職學校的補錄。
    值得一提的是,非廣州戶籍的農村戶籍的考生,在廣州報考中職還可以享受免費政策。
    獨立招生特色學校從5所擴至12所
    區(qū)屬示范性高中對外區(qū)獨立招生不超15%
    近年來,廣州開展普通高中特色課程建設,并陸續(xù)評選了一批批特色學校。 從去年開始,首批5所特色學校—廣雅中學、執(zhí)信中學、廣大附中、市五中、荔城中學經評審進入提前批前獨立招生。
    今年,經過市教育局評審,市二中、廣鐵一中、真光中學、市三中、天河中學、南武中學和象賢中學7所高中進入獨立招生。也就是說,今年總共將有12所特色學校在提前批前獨立招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這12所特色學校,只能將特色課程班的招生計劃放在獨立招生,其他的招生計劃則放在其原本所屬的招生批次當中。此外,由于這次增加的學校多數是區(qū)屬示范性普通高中,它們招收外區(qū)考生的比例同樣不得超過獨立招生計劃的15%。
    林洽生表示,特色學校開設了特色課程,這些特色課程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有好處的,學生可結合自身興趣愛好,根據特色課程去選擇學校。(獨立招生填報指引詳見填報志愿篇)
    此外,今年在琶洲舉行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咨詢會上將增設“特色課程招生學校專區(qū)”,讓考生和家長詳細了解各招生學校的特色課程班。
    聲音
    “政策每次調整都能讓更多考生受益”
    林洽生告訴記者,廣州中考政策的調整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國家和省政策的調整,比如異地中考、取消擇校,都是來源于國家和省政策的要求;二是每年中考之后,教育部門都會對當年的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希望通過政策微調使中考政策更加公平公正,從而使更多學生能夠享受到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成果。  “雖然政策每年都有變化,但是我們希望每調整,都能夠使更多的學生受益?!?他舉例說,前兩年開始,省、市、區(qū)屬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生,這種調整實際上就是希望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在更廣泛的范圍內選擇學校,并促成示范性高中在全市的平臺里良性競爭,事實證明,這對于教育、學生的發(fā)展來說都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