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詩:唐·元稹《離思》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悼亡詩:唐·元稹《離思》》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經(jīng)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
    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叢信步,我全無心思看那百化爭艷,
    一半是因為篤佛修道,一半是因為忘不了你。
    【作者】:
    元?。?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內人。八歲喪父,少年貧賤.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jīng)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除左拾 遺,歷監(jiān)察御史。坐事貶江陵士曹參軍,徙通州司馬。自虢州長史征為膳部員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誥。召入翰林為中書舍人、承旨學士,進工部侍郎同平章事。 未幾罷相,出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東觀察使。太和初,入為尚書左丞、檢校戶部尚書,兼鄂州刺史、武昌軍節(jié)度使。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仆 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背景】:
    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韋叢為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丨女,二十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后頗受貧困之 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曾經(jīng)經(jīng)過滄海的人,再看 到其他的水,不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云之后,便覺得別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從成千的美女中走過,都懶得回過頭看他們一眼,!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詩一直以前都是傳唱的經(jīng)典,除此之外,其還寫了悼念亡妻韋氏的《遣悲懷》三首,同樣堪稱中國悼亡詩歌的絕唱?!\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之類的詩句已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肚脖瘧选啡兹缦拢?BR>    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其三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常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第六首——北宋·蘇軾《江城子》之:十年生死兩茫茫。
    江城子
    ——北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思念吧,但本來難忘。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與她交談凄涼的景況。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xiāng),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妝。兩人互相望著,沒有言語,只有淚千行。料想年年斷腸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
    【作者】:
    蘇軾(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 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 蘇”。嘉佑進士。軾是一位通才,在詩、詞、文、書畫方面都是開派的人物,他的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他的詩和黃庭堅并稱蘇黃;他的詞和辛棄疾并稱蘇辛;他 是“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的畫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
    【背景】:
    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時熙寧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剛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縣鄉(xiāng)貢進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楹?,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王弗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蘇軾與朝中權貴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夢見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寫下這 篇的悼亡詞。這首詞將夢境與現(xiàn)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郁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