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讀后感:一顆赤子之心700字

字號:

讀完《錢學森》這篇課文后,我感觸很深。我感受到了錢學森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被澆滅的,那一定要為祖國做出貢獻的意志是無論怎樣都不會被磨滅的。
    他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主修火車制造專業(yè)。從學科上看,他遵從了父親的意愿,但是讀火車制造專業(yè)卻是他個人的選擇,因為他無意間聽到兩位來自鄉(xiāng)下的同學的對話。他們對火車的陌生和驚訝,以及乘坐時的驚恐深深地刺痛了錢學森。這段對話選自《七彩語文》。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地愛國,但他對自己兒時的興趣也沒有停過追求。畢業(yè)后就考取了清華大學的公費赴美留學。他在美國留學時,曾經(jīng)對同學說:“我不會過高地估計我自己,但是我也不低估我自己。我只是希望腳踏實地地學習科學技術知識,以便將來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彼?jīng)常告誡自己:國家落后,自己要努力,不能隨波逐流,墮入平庸之輩。由此更可以看出,錢學森為了自己的志向不斷地努力。一年以后,他終于戴下了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方尖帽。后來,他又被馮·卡力教授錄為博士研究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大舉入侵中國。此時,身在美國的錢學森,滿腔憤怒,毅然將自己的研究方向轉到了反侵略戰(zhàn)爭的需要上來。錢學森一方面為了適應美國空軍制造高速飛行的飛機的需要,繼續(xù)深入研究航空動力學,流體動力學等學科,另一方面,他還非常注重研究現(xiàn)代火箭技術。
    錢學森后來為我國作出了許多貢獻,使人類發(fā)展飛越了一大步。他曾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我們要向他學習,將來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