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題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測試題的文章,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更多新信息請點擊初一考試網(wǎng)
    第一部分 選擇題 (1—5題)
    一、語言技能考查(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字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不憚(dàn) 冗長(rǒng) 家眷(juàn) 粗獷(guǎng)
    B、晦暗(huì) 燒灼(shāo) 亢奮(kàng ) 恬靜(tiǎn)
    C、羈絆(jī) 嬌憨(hān) 嗔視(chēn) 粲然(càn)
    D、攛掇(cuān) 踱步(duó) 愜意(qiè) 顰蹙(cù)
    2.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dāng)?shù)囊痪涫? )
    A 為了使學(xué)生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李老師工作非常勤奮,常常廢寢忘食。
    B 只有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優(yōu)良的成績。
    C 我們必須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去實現(xiàn)全民族夢寐以求的偉大理想。
    D 他操作計算機非常熟練,已經(jīng)達到無所不為的程度。
    3.下面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他對自己能否學(xué)好電腦,充滿了信心。
    B.這次演出,眾多豐富多彩的文娛節(jié)目令人目不暇接。
    C.正當(dāng)我偃旗息鼓,收拾作業(yè)本準備回家的時候,一場大雨驟然而至。
    D.窗外雖是白雪皚皚的嚴冬,教室里,每個人的心中,卻是春意盎然,溫暖無比。
    4.下面一段話的橫線處依次填人的語句的正確順序是(   )
    映日荷花,接天蓮葉,亭亭蓮蓬,柔嫩玉藕,無不牽惹詩情,引人遐思。讓我們學(xué)做荷花的事業(yè)吧,__________;讓我們學(xué)做蓮葉的事業(yè)吧,_____________;讓我們學(xué)做蓮子的事業(yè)吧,___________;讓我們學(xué)做蓮藕的事業(yè)吧,_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給自己 ②把芬芳獻給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來 ④以寬闊擁護生活
    A.②④③①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5.下列文學(xué)常識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口技》選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林嗣環(huán),《虞初新志》是清朝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B.《丑小鴨》的作者是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等。
    C.《社戲》選自小說集《吶喊》,作者魯迅,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代表作有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彷徨》等。
    D.《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它和《孔雀東南飛》合稱為“樂府雙璧”。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6—19題)
    二、古詩文閱讀能力考查(22分)
    (一)文言文閱讀能力考查(10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fēng)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yīng)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6.解釋加點字。(4分)
    俄而百千人大呼: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兩股戰(zhàn)戰(zhàn):
    7.寫救火情況,聲響百千齊作,應(yīng)有盡有的句子(2分):
    8. 翻譯句子: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2分)
    9.課文中描寫聽眾反應(yīng)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二)詩文默寫(10分)
    10.請在下面橫線上填上相應(yīng)的句子。
    (1)春潮帶雨晚來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3)吳均的《山中雜詩》中通過寫鳥兒和云彩,來描寫山中有趣生活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竹里館》王維)
    (5)趙翼的《論詩》中表達各個時代都有其引領(lǐng)風(fēng)騷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從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7)峨眉山月半輪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8)馬上相逢無紙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參《逢入京使》)
    三、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考查(25分)
    (一)課內(nèi)文段閱讀。(10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1-14題。
    離平橋村還有一里模樣,船行卻慢了,搖船的都說很疲乏,因為太用力,而且許久沒有東西吃。這回想出來的是桂生,說是羅漢豆正旺相,柴火又現(xiàn)成,我們可以偷一點來煮吃的。大家都贊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烏油油的便都是結(jié)實的羅漢豆。
    “阿阿,阿發(fā),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我們也都跳上岸。阿發(fā)一面跳,一面說道,“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彼谑峭鶃淼拿艘换?,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币宦暣饝?yīng),大家便散開在阿發(fā)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拋入船艙中。雙喜以為再多偷,倘給阿發(fā)的娘知道是要哭罵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們中間幾個年長的仍然慢慢的搖著船,幾個到后艙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剝豆。不久豆熟了,便任憑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圍起來用手撮著吃。吃完豆,又開船,一面洗器具,豆莢豆殼全拋在河水里,什么痕跡也沒有了。雙喜所慮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鹽和柴,這老頭子很細心,一定要知道,會罵的。然而大家議論之后,歸結(jié)是不怕。他如果罵,我們便要他歸還去年在岸邊拾去的一枝枯桕樹,而且當(dāng)面叫他“八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