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fā)通知,要求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在高考前一周,即5月29日至6月5日開展“通訊器材市場集中整治周”行動。
工作重點:
(一)清查主體資格。各級局要從準入環(huán)節(jié)入手,按照通訊器材市場“五查五看”規(guī)定,嚴厲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和違法違規(guī)經營行為。
(二)梳理核對經營者信息。各級局要對轄區(qū)通訊器材經營者信息,特別是經營者主體信息和網上銷售信息進行梳理核對,并認真填報統(tǒng)計表。同時要檢查通訊器材市場索證索票、進貨臺賬、開具信譽卡制度落實情況。
(三)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各級局要指導通訊器材市場開辦(主辦)者對經營者進行守法自律、誠實守信、質量承諾等理念教育,促使經營者自覺抵制違法行為。
工作措施:
(一)凈化涉考網絡市場環(huán)境。一是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網上鎖定與實地檢查相結合方式,嚴厲打擊轄區(qū)內網絡通訊器材交易網站或平臺,以及網絡通訊器材經營商鋪銷售高考作弊器材的違法行為。二是清查以各種形式偽裝的作弊器材,重點檢查米粒式耳機(微型無線耳機或入耳式耳機等)、眼鏡式接收器等偽裝度極高的作弊器材。三是全面監(jiān)控媒體以及網上銷售通訊器材的廣告,進行收集、甄別,發(fā)現(xiàn)虛假宣傳、銷售假冒以及涉嫌兜售販賣作弊器材的廣告,要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四是強化通訊器材網絡交易網站或平臺經營者的義務履行和社會責任,督促其對開展經營行為的日常監(jiān)督和管理,從源頭上進行安全防范。
(二)凈化校園(考點)周邊環(huán)境。一是對校園(考點)周邊的超市、商店、食雜店、文具用品商店等經營場所進行全面清查,嚴厲打擊暗中銷售考試作弊器材行為。二是對校園周邊涉嫌兜售作弊器材的游商走販進行清理,發(fā)現(xiàn)涉及銷售作弊器材線索的立即移交公安部門。
(三)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12315投訴舉報平臺要24小時派人值守,遇有舉報要做到“快速受理、迅速出擊、一查到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工作重點:
(一)清查主體資格。各級局要從準入環(huán)節(jié)入手,按照通訊器材市場“五查五看”規(guī)定,嚴厲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和違法違規(guī)經營行為。
(二)梳理核對經營者信息。各級局要對轄區(qū)通訊器材經營者信息,特別是經營者主體信息和網上銷售信息進行梳理核對,并認真填報統(tǒng)計表。同時要檢查通訊器材市場索證索票、進貨臺賬、開具信譽卡制度落實情況。
(三)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各級局要指導通訊器材市場開辦(主辦)者對經營者進行守法自律、誠實守信、質量承諾等理念教育,促使經營者自覺抵制違法行為。
工作措施:
(一)凈化涉考網絡市場環(huán)境。一是通過網絡搜索引擎,網上鎖定與實地檢查相結合方式,嚴厲打擊轄區(qū)內網絡通訊器材交易網站或平臺,以及網絡通訊器材經營商鋪銷售高考作弊器材的違法行為。二是清查以各種形式偽裝的作弊器材,重點檢查米粒式耳機(微型無線耳機或入耳式耳機等)、眼鏡式接收器等偽裝度極高的作弊器材。三是全面監(jiān)控媒體以及網上銷售通訊器材的廣告,進行收集、甄別,發(fā)現(xiàn)虛假宣傳、銷售假冒以及涉嫌兜售販賣作弊器材的廣告,要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四是強化通訊器材網絡交易網站或平臺經營者的義務履行和社會責任,督促其對開展經營行為的日常監(jiān)督和管理,從源頭上進行安全防范。
(二)凈化校園(考點)周邊環(huán)境。一是對校園(考點)周邊的超市、商店、食雜店、文具用品商店等經營場所進行全面清查,嚴厲打擊暗中銷售考試作弊器材行為。二是對校園周邊涉嫌兜售作弊器材的游商走販進行清理,發(fā)現(xiàn)涉及銷售作弊器材線索的立即移交公安部門。
(三)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12315投訴舉報平臺要24小時派人值守,遇有舉報要做到“快速受理、迅速出擊、一查到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