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滿族最喜食的點心是
A 打糕 B 薩其馬 C 馓子 D 麻花
2、主要聚居在吉林省的少數(shù)民族是
A 滿族 B 回族 C 朝鮮族 D 蒙古族
3、在服飾方面最講究用銀飾的是
A 黎族 B 苗族 C 納西族 D 傣族
4、開發(fā)培植了我國高產(chǎn)水稻的是 。
A 藏族 B 蒙古族 C 維吾爾族 D 朝鮮族
5、 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邊緣開發(fā)綠洲,并開發(fā)地下暗溝渠。
A 壯族 B 土家族 C 蒙古族 D 維吾爾族
6、習慣于“穿一手、露一手”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藏族 C 壯族 D 土家族
7、黎族的婚俗稱
A 放寮 B 走婚 C 回婚 D 哭婚
8、黎族的居住方式是
A 吊腳樓 B 碉房 C 船形屋 D 竹樓
9、象征著納西族人民辛勤勞動的服飾是
A 白衣 B 披星戴月 C 銀衣 D 察爾瓦
10、羅馬帝國分裂后,基督教隨之分裂,其中東派以 為中心。
A 羅馬城 B 圣彼得堡 C 君士坦丁堡 D 盧森堡
11、佛教約在 傳入中國。
A 公元前一世紀 B 公元一世紀 C 公元七世紀 D 公元前七世紀
12、 是傣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方式。
A 丟包 B 對歌 C 游方 D 放寮
13、以對偶婚為婚姻形式的是
A 土家族 B 傣族 C 納西族 D 藏族
14、《格薩爾王傳》是 的史詩。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彝族 D 苗族
15、藏族人遇到寺院、嘛尼堆等佛教設施要下馬按 方向繞行。
A 順時針 B 逆時針 C 從左往右 D 從右往左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至少有兩個選項正確)
1、蒙古族的文學作品有
A 《江格爾》B 《蒙古秘史》C 《十二木卡姆》D 《丹珠爾》E 《格薩爾王傳》
2、屬于回族人民飲食的有
A 馕 B 牛羊肉夾饃 C 白水雞 D 松餅 E 泡菜
3、苗族主要分布在
A 湖北 B 河南 C 云南 D 貴州 E 湖南
4、維吾爾族的節(jié)日有
A 肉孜節(jié) B 蘆笙節(jié) C 古爾邦節(jié) D 回婚節(jié) E 回甲節(jié)
5、白族的居住方式有
A ****同春 B 一正兩耳 C 走馬轉角樓 D 四合五天井 E 三房一照壁
6、彝族的民族特色服飾有
A 唐裝 B 天菩薩 C 擦爾瓦 D 筒裙 E 英雄結
7、屬于中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是
A 土家族 B 納西族 C 白族 D 黎族 E 壯族
8、被稱為土家族藝術之花的是
A 姑娘樓 B 雕題 C 土家錦 D 八幅羅裙 E 擺手舞
9、和壯族有關的關鍵詞是
A 駝背粽 B 銅鼓之鄉(xiāng) C 歌圩節(jié) D 儋耳 E 唐裝
10、基督教中的三自愛國運動是指
A 自給 B 自治 C 自養(yǎng) D 自立 E 自傳
11、伊斯蘭教由 傳入中國。
A 絲綢之路 B 地中海 C 香料之路 D 波羅的海 E 馬六甲海峽
12、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有
A 張陵 B 張峰 C 張角 D 老子 E 王重陽
13蒙古族的喪葬方式有
A 速葬 B 野葬 C 土葬 D 薄葬 E 火葬
14、屬于納西族的食品有
A 千層餅 B 琵琶豬 C 酸鴨子 D 竹筒燒飯 E 糯米粑粑
15、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有
A 對歌 B 跳月 C 轉地頭 D 游方 E 串寨子
三、判斷題
1、雪頓節(jié)又名旺果節(jié),是吃酸奶子的節(jié)日。( )
2、蒙古族人民有彈酒的習慣。( )
3、平級、平輩互贈哈達,將哈達掛在對方脖子上即可。( )
4、苗族人不吃羊肉,忌在屋里煮蛇肉。( )
5、賽乃姆是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民間集體舞蹈。( )
6、朝鮮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內”風俗盛行。( )
7、滿族在農(nóng)歷除夕必須吃手扒肉。( )
8、回族人中絕大多數(shù)信奉伊斯蘭教。( )
9、“沙鍋弓魚”是白族負盛名的菜肴。( )
10、道教和其他宗教一樣,追求長生不老,肉身成仙。( )
11、格魯派是藏區(qū)勢力的教派。( )
12、唐朝穆斯林來華人數(shù)最多。( )
13、基督教最初脫胎于*教。( )
14、一個信仰人數(shù)眾多的宗教可以凌駕于其他宗教之上。( )
15、宗教是人類古老的意識形態(tài)。( )
四、簡答題:
1、阿注婚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特點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成年男子夜間到相好的女子家里過偶居生活,次日黎明返回自己的母親家里;彼此不算夫妻,而已阿注相稱,所生子女歸女方,男子不承擔任何義務;男女雙方均保持另交阿注和拒絕對方的自由,婚姻關系很不穩(wěn)定”。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義是什么?
答案:(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有神論和無神論的自由。無神論和有神論應相互尊重。
(2)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圍內進行。國家保護一切在憲法、法律和政策范圍內的正常宗教活動。
(3)各宗教一律平等,沒有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宗教。
(4)宗教和國家政權相分離,和教育、行政、司法相分離。
(5)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干涉。
3、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時間及創(chuàng)始人。
答案:佛教:公元前6~5世紀,悉達多喬答摩
基督教:公元1世紀,耶穌
伊斯蘭教: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
4、簡介藏族的雪頓節(jié)。
答案:雪頓節(jié)又名藏戲節(jié),“雪”藏語為酸奶子,“頓”藏語為宴的意思,是吃酸奶子的節(jié)日。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肅、云南等地藏區(qū)。每年藏歷七月初一舉行,連續(xù)4~5天。雪頓節(jié)最初是一種純宗教的活動,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們施舍酸奶子和喇嘛們縱情游玩的節(jié)日。17世紀中葉開始演出藏戲,形成固定的雪頓節(jié)。
五、論述題:
2、何為東巴文化?
答案要點:
(1)東巴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
(2)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納西族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民間風俗、精神生活都受到了東巴教的深刻影響,
(3)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通稱為“東巴文化”
3、請你就藏族和傣族兩個民族談一下宗教與民俗的關系是如何的?
答案要點:
(1) 一個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對民族的民俗有直接影響;
(2)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藏族的節(jié)日雪頓節(jié)就是一個純宗教性的節(jié)日,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們施舍酸奶子和喇嘛們縱情游玩的節(jié)日。藏族的很多禁忌也與宗教信仰有關。如藏族人遇到寺院、嘛尼堆、佛塔等佛教設施,都必須下馬從左往右繞行。把佛像、經(jīng)書、念珠等視為神物,忌隨便觸摸。
(3) 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傣族的未成年男子都要入寺為僧,過一段僧侶生活。每寨有佛寺,婦女進佛寺忌任意走動。傣族人忌觸摸神像等,忌摸小和尚的頭頂。傣族的節(jié)日大多與宗教信仰有關,如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等。
選擇題答案
一、1-5 BCBDD 6-10 BACBC 11-15 BACAC
二、1-5 AB BC CDE AC ABCDE 6-10 BCE ADE CE ABCDE BCE
11-15 AC AC BCE AB BD
三、×××√× √√×√× √×√×√
1、滿族最喜食的點心是
A 打糕 B 薩其馬 C 馓子 D 麻花
2、主要聚居在吉林省的少數(shù)民族是
A 滿族 B 回族 C 朝鮮族 D 蒙古族
3、在服飾方面最講究用銀飾的是
A 黎族 B 苗族 C 納西族 D 傣族
4、開發(fā)培植了我國高產(chǎn)水稻的是 。
A 藏族 B 蒙古族 C 維吾爾族 D 朝鮮族
5、 人善于在盆地和河谷邊緣開發(fā)綠洲,并開發(fā)地下暗溝渠。
A 壯族 B 土家族 C 蒙古族 D 維吾爾族
6、習慣于“穿一手、露一手”的民族是
A 蒙古族 B 藏族 C 壯族 D 土家族
7、黎族的婚俗稱
A 放寮 B 走婚 C 回婚 D 哭婚
8、黎族的居住方式是
A 吊腳樓 B 碉房 C 船形屋 D 竹樓
9、象征著納西族人民辛勤勞動的服飾是
A 白衣 B 披星戴月 C 銀衣 D 察爾瓦
10、羅馬帝國分裂后,基督教隨之分裂,其中東派以 為中心。
A 羅馬城 B 圣彼得堡 C 君士坦丁堡 D 盧森堡
11、佛教約在 傳入中國。
A 公元前一世紀 B 公元一世紀 C 公元七世紀 D 公元前七世紀
12、 是傣族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方式。
A 丟包 B 對歌 C 游方 D 放寮
13、以對偶婚為婚姻形式的是
A 土家族 B 傣族 C 納西族 D 藏族
14、《格薩爾王傳》是 的史詩。
A 藏族 B 蒙古族 C 彝族 D 苗族
15、藏族人遇到寺院、嘛尼堆等佛教設施要下馬按 方向繞行。
A 順時針 B 逆時針 C 從左往右 D 從右往左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至少有兩個選項正確)
1、蒙古族的文學作品有
A 《江格爾》B 《蒙古秘史》C 《十二木卡姆》D 《丹珠爾》E 《格薩爾王傳》
2、屬于回族人民飲食的有
A 馕 B 牛羊肉夾饃 C 白水雞 D 松餅 E 泡菜
3、苗族主要分布在
A 湖北 B 河南 C 云南 D 貴州 E 湖南
4、維吾爾族的節(jié)日有
A 肉孜節(jié) B 蘆笙節(jié) C 古爾邦節(jié) D 回婚節(jié) E 回甲節(jié)
5、白族的居住方式有
A ****同春 B 一正兩耳 C 走馬轉角樓 D 四合五天井 E 三房一照壁
6、彝族的民族特色服飾有
A 唐裝 B 天菩薩 C 擦爾瓦 D 筒裙 E 英雄結
7、屬于中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是
A 土家族 B 納西族 C 白族 D 黎族 E 壯族
8、被稱為土家族藝術之花的是
A 姑娘樓 B 雕題 C 土家錦 D 八幅羅裙 E 擺手舞
9、和壯族有關的關鍵詞是
A 駝背粽 B 銅鼓之鄉(xiāng) C 歌圩節(jié) D 儋耳 E 唐裝
10、基督教中的三自愛國運動是指
A 自給 B 自治 C 自養(yǎng) D 自立 E 自傳
11、伊斯蘭教由 傳入中國。
A 絲綢之路 B 地中海 C 香料之路 D 波羅的海 E 馬六甲海峽
12、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有
A 張陵 B 張峰 C 張角 D 老子 E 王重陽
13蒙古族的喪葬方式有
A 速葬 B 野葬 C 土葬 D 薄葬 E 火葬
14、屬于納西族的食品有
A 千層餅 B 琵琶豬 C 酸鴨子 D 竹筒燒飯 E 糯米粑粑
15、苗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動有
A 對歌 B 跳月 C 轉地頭 D 游方 E 串寨子
三、判斷題
1、雪頓節(jié)又名旺果節(jié),是吃酸奶子的節(jié)日。( )
2、蒙古族人民有彈酒的習慣。( )
3、平級、平輩互贈哈達,將哈達掛在對方脖子上即可。( )
4、苗族人不吃羊肉,忌在屋里煮蛇肉。( )
5、賽乃姆是維吾爾族和蒙古族的民間集體舞蹈。( )
6、朝鮮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內”風俗盛行。( )
7、滿族在農(nóng)歷除夕必須吃手扒肉。( )
8、回族人中絕大多數(shù)信奉伊斯蘭教。( )
9、“沙鍋弓魚”是白族負盛名的菜肴。( )
10、道教和其他宗教一樣,追求長生不老,肉身成仙。( )
11、格魯派是藏區(qū)勢力的教派。( )
12、唐朝穆斯林來華人數(shù)最多。( )
13、基督教最初脫胎于*教。( )
14、一個信仰人數(shù)眾多的宗教可以凌駕于其他宗教之上。( )
15、宗教是人類古老的意識形態(tài)。( )
四、簡答題:
1、阿注婚的特點是什么?
答案:特點是:男不娶妻,女不嫁夫;成年男子夜間到相好的女子家里過偶居生活,次日黎明返回自己的母親家里;彼此不算夫妻,而已阿注相稱,所生子女歸女方,男子不承擔任何義務;男女雙方均保持另交阿注和拒絕對方的自由,婚姻關系很不穩(wěn)定”。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含義是什么?
答案:(1)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有神論和無神論的自由。無神論和有神論應相互尊重。
(2)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圍內進行。國家保護一切在憲法、法律和政策范圍內的正常宗教活動。
(3)各宗教一律平等,沒有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宗教。
(4)宗教和國家政權相分離,和教育、行政、司法相分離。
(5)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干涉。
3、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時間及創(chuàng)始人。
答案:佛教:公元前6~5世紀,悉達多喬答摩
基督教:公元1世紀,耶穌
伊斯蘭教: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
4、簡介藏族的雪頓節(jié)。
答案:雪頓節(jié)又名藏戲節(jié),“雪”藏語為酸奶子,“頓”藏語為宴的意思,是吃酸奶子的節(jié)日。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肅、云南等地藏區(qū)。每年藏歷七月初一舉行,連續(xù)4~5天。雪頓節(jié)最初是一種純宗教的活動,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們施舍酸奶子和喇嘛們縱情游玩的節(jié)日。17世紀中葉開始演出藏戲,形成固定的雪頓節(jié)。
五、論述題:
2、何為東巴文化?
答案要點:
(1)東巴教是一種原始多神教;
(2)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納西族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民間風俗、精神生活都受到了東巴教的深刻影響,
(3)久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通稱為“東巴文化”
3、請你就藏族和傣族兩個民族談一下宗教與民俗的關系是如何的?
答案要點:
(1) 一個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對民族的民俗有直接影響;
(2)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藏族的節(jié)日雪頓節(jié)就是一個純宗教性的節(jié)日,是藏族世俗百姓向喇嘛們施舍酸奶子和喇嘛們縱情游玩的節(jié)日。藏族的很多禁忌也與宗教信仰有關。如藏族人遇到寺院、嘛尼堆、佛塔等佛教設施,都必須下馬從左往右繞行。把佛像、經(jīng)書、念珠等視為神物,忌隨便觸摸。
(3) 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傣族的未成年男子都要入寺為僧,過一段僧侶生活。每寨有佛寺,婦女進佛寺忌任意走動。傣族人忌觸摸神像等,忌摸小和尚的頭頂。傣族的節(jié)日大多與宗教信仰有關,如潑水節(jié)、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等。
選擇題答案
一、1-5 BCBDD 6-10 BACBC 11-15 BACAC
二、1-5 AB BC CDE AC ABCDE 6-10 BCE ADE CE ABCDE BCE
11-15 AC AC BCE AB BD
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