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范文:缺憾也是一種美

字號:

這篇關于201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范文:缺憾也是一種美,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題目】
    農夫湯姆養(yǎng)了一群羊。放牧的時候,他總是放聲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愛……”
    可是,有件事讓湯姆感到有些遺憾———他的羊群里還有一只黑羊。黑羊的皮毛可沒有白羊好看,湯姆盤算著:”等黑羊長大些就把它賣掉!這樣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愛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一天,羊群走到了一個很遠的牧場,突然遇到暴風雪。湯姆與羊群走散了。當暴風雪停息的時候,漫山遍野銀裝素裹,湯姆四處尋找,哪里還有羊群的影子?這時候,湯姆在遠處看到了一個晃動的小黑點,跑過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湯姆興奮地抱起立功的黑羊:”真多虧了有你!”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題目自擬;④除詩歌外,問題自選;⑤不少于800字。
    一、審題
    (一)從農夫的角度來看:
    (1)不同角度看問題;更全面地看問題;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看問題應注意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等。
    (2)過分追求完美會帶來”真遺憾”。
    (3)所處的環(huán)境會影響人們看待事物的心態(tài)。
    (4)心態(tài)(審美取向)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判斷。
    (5)思維定勢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判斷。
    (6)寬容”異類”。
    ……
    (二)從羊的角度來看:
    (1)特定環(huán)境下,人們常認為的”優(yōu)勢”也能成為”劣勢”。(”劣勢”也許就是”優(yōu)勢”)
    (2)單調的整齊劃一不一定就是完美。
    (3)事物本應豐富多彩。
    (4)個性才是事物的天性。
    (5)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價值。
    ……
    (三)從材料的核心意思來看:
    (1)集體的美常被個體的”遺憾”掩蓋。
    (2)個體的”遺憾”有時能成就集體的”完美”。
    二、評分說明:
    能緊扣材料,聯(lián)系社會、人生展開議論或敘述,便視為符合題意。不唯立意定高下,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脫離材料,言之成理、自圓其說亦可。例如,”寬容異類(個性)”視為切題,泛談”寬容”,與材料沒有關聯(lián),不超過42分。
    評分須堅持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原則,注重考查寫作基本能力。要從審題、立意、選材、結構、語言、文體諸方面進行全面衡量,綜合評分。
    三、學生立意
    1、堅守獨特
    2、遺憾(缺憾)也是一種美,缺陷也是一種美,殘缺之美,遺憾之美、瑕疵的美
    3、三思而后行
    4、不同角度,不同影響
    5、存在總有道理
    【范文】
    (一) 三 思
    徐文婷
    余以為,處事為人,必得三思,然則其后所得之悔,如何將息?誠然,此之三思,所取之意不過慎思。
    余聞一事,言及一農夫憾羊群中雜黑羊,欲將其賣出,卻不知暴雪過后引其尋覓群羊者,便是群羊。
    由是觀之,遇是事,必得三思。
    君知否,玄成曾諫太宗十思,國之源遠難避此十思九德。余知,志士仁人,能克終者蓋寡,欲用人,如何?便當如太宗,十思其人,然后可用,功之成,績之作,還怕不成?而曾子又言”三省吾身”。君王圣人亦如此,奈何我等凡夫俗子。
    李唐之盛,起于太宗,中興之事,得于明皇。此二者,皆可謂任人唯賢之君,然二者終事相異,何也?明皇之時,有相九齡,嘗鑒人于皇,終卻毀于自門生之上,因其鑒人不慎思爾。其后,忠臣之心,而皇又安于享樂,一派鼎盛,付之一炬,不可謂無三思之由也。
    我輩之人,亦當覽朝外之事??稍浄瘢猩缑屠?,奪政權,于公民益,曾動一時,然卻敗之,余以為,其領事之人于公社一事,思量太過草率,而事不成。奈何,奈何。
    孔明善思而得天下三分,公瑾做事不得三思而敗于其,功名不顯。綜上之言,于小,也不過此分理。
    或言,吾等凡人,比不得其之圣人。非也,若為一班之長,行事草率,淺思于事,如何托得其間之事?又若農夫,只因少思,恐或因小失大。古人所言”三思而后行”,茍非玩笑之語。
    又者,此前之事,不得三思,當下如何,余以為,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于事三思,可擇更優(yōu)之案,可得快捷之道,可少錯事之現(xiàn)。
    言及此,余又可提開篇慎思,為何是深思?竊以為,深者益可為多思,且不提人多慮之患,尚有人云:”一事琢磨愈多愈易出錯?!蹦成钜詾槿?,及此,傷身傷心,反異于本意。
    余恐得之一理:行事三思為優(yōu),慎思相合為極,至于深思,則已下矣。處事為人,事、人本質固難解,須得三思益卑,方才行之,必能得非凡人生。
    誠然,上述之言不過小子一家之說,博君一覽害爾,三思一說,仍需具看。
    缺憾也是一種美
    朱昕茹
    人們做事總是力求盡善盡美,可試問,每一件事,我們都能做得完美嗎?有時,缺憾也是一種美。在人們努力中,它能閃現(xiàn)出光輝。
    劉偉十歲時因觸電意外失去雙臂,留下終身的遺憾。上天不讓他飛翔,他就給自己插上了隱形的翅膀。缺憾帶給他的不僅有悲傷更有力量,他先戰(zhàn)勝了自己,然后戰(zhàn)勝了生活。
    盡管在學習游泳,鋼琴的過程中他歷盡磨難,但他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中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劉震云曾說過:”美在哪里?不總在遠方,有時就在你我的身邊?!?BR>    我們不但要學會發(fā)現(xiàn)美,而且要學會將缺憾轉化成美,而且要學會將缺憾轉化成美。
    歷史的風云變幻早已淹沒了這樣一個平凡的名字:希拉里?利斯。我們可能從未聽說過她 ,但她曾獨自駕帆船橫渡英吉利海峽。
    讓人驚訝的是讓健全人尚且望而卻步的狂風暴雨卻沒有阻擋住這位被確診患有罕見”反射性交感神經(jīng)營養(yǎng)不良癥”,只有頭、眼、嘴能夠活動的高度殘疾人。
    當急促的呼吸穿越過漫漫的海峽,自由的意志已超越了一切局限,心靈在挑戰(zhàn)和征服中張揚,生活中窘困的絕地將不復存在。利斯用她那看似柔弱病殘的軀體塑造出如纜繩般粗壯和強勁的精神,美得奪目。
    古諺有云:”
    鳳凰欲火方能重生,幼蛹破繭才能成蝶?!?BR>    缺憾給予我們奮勇向前的力量,上帝在觀賞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缺憾給予我們尋找的動力,成就了我們的美。美在缺憾的映襯下顯得尤為亮麗。
    梵高的缺憾,是太陽用黃金的刀子讓他在光明中不斷劇痛,生前他飽受貧困與疾病的折磨,身后他的畫作被世人所識;貝多芬的缺憾,是靈性至極的黑白鍵撞擊生命的悲壯樂章,他失去了音樂家視若生命的聽力,他的樂曲《命運交響曲》卻被世人贊嘆;史鐵生的缺憾,是利刃似的筆在他身上刻下的痕跡,他靠透析維持生命,又用《我與地壇》等作品打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
    帕斯卡爾說:”人的偉大之所以為偉大,就在于他認識自己的可悲?!?BR>    我說:”人的美之所以為美,就在于他認識自己的缺憾,并將其升華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