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代】:宋
    【作者】: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內(nèi)容】: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fēng)只管送歸船。
    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作者】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jì)南)人。
     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xùn)練軍隊,獎勵耕戰(zhàn),打擊貪污豪強(qiáng),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dāng)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xié)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qiáng)作戰(zhàn)準(zhǔn)備,鼓勵士氣,以恢復(fù)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韓□(tuo1)胄當(dāng)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屈辱投降進(jìn)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镀脐囎印殛愅x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fù)不能實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辭海》1989年版)
    【注釋】:
    滁州:今安徽滁縣。
    范倅:名昂。當(dāng)時任滁州通判。倅,副職。
    莼鱸:莼菜羹和鱸魚膾。吳人張翰在洛,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莼菜鱸魚,遂命駕便歸。見《晉書·張翰傳》。
    玉殿:指朝廷。
    承明:漢宮有承明廬,此指宮中草沼之所。草,詔書之草稿。
    籌邊:籌劃邊防軍務(wù)。
    長安:指臨安。
    殢酒:病酒石酸。
    落雁空弦:比喻自己的險惡處境。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表達(dá)了作者的惜別之情,下片則勸勉友人盡忠報國,并抒寫了自身壯志難酬的憤激不平。語極渾成,意極悲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