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2014年山西省中考科目說明:物理,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4年山西中考科目說明
物 理
一、命題原則
1.依據(jù)《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全面落實《課程標準》所設立的課程目標
物理學業(yè)考試要體現(xiàn)物理課程的性質:基礎性、普及性和發(fā)展性。突出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評價,考查學生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核心思想和方法,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試題命制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xiàn)公平性
物理學業(yè)考試命題應面向全體學生,應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水平、物理背景和生活經(jīng)驗編制試題,試題的背景材料應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的課程理念,使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學生都能展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狀況和潛能。
3.試題設計合理、有效,體現(xiàn)科學性
試題的內容與結構應當科學合理,試題表述應準確、規(guī)范,題意明確且無歧義,語言表述盡量采用多種形式,具有親和力。要避免因文字閱讀困難而造成的解題障礙,避免在試題的背景或答案中出現(xiàn)與生活經(jīng)驗和科學原理相悖的情形。要重視解題過程的考查而遠離繁瑣的計算。
4.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發(fā)展性
試題內容應反映物理學近期發(fā)展的前沿動態(tài),科學技術的新發(fā)現(xiàn),我國科技領域新成就,應反映物理、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lián)系。要命制一定比例的開放性試題,同時要把握好試題的開放度。加大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考查。
5.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改進學習方式,體現(xiàn)導向性
物理學業(yè)考試要命制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學習過程試題,引導學生改善自己的學習方式,促進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提高學習的效率;使學生在掌握恰當?shù)奈锢韺W習方法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試題力求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
二、考試目標與內容
知識板塊 |
知識點 |
考試目標 | ||
了解 |
認識 |
理解 | ||
聲學 |
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
|
√ |
|
2.樂音的特性 |
√ |
|
| |
3.聲的利用 |
√ |
|
| |
4.噪聲的危害和防治 |
√ |
|
| |
光學 |
1.光的直線傳播 |
√ |
|
|
2.光的反射 |
√ |
|
| |
3.光的折射 |
√ |
|
| |
4.光的色散、看不見的光 |
√ |
|
| |
5.透鏡 |
|
√ |
| |
6.眼睛和眼鏡 |
√ |
|
| |
7.顯微鏡和望遠鏡 |
√ |
|
| |
熱學 |
1.溫度 |
√ |
|
|
2.溫度計 |
√ |
|
| |
3.物質的三態(tài) |
√ |
|
| |
4.熔化和凝固 |
√ |
|
| |
5.汽化和液化 |
√ |
|
| |
6.升華和凝華 |
√ |
|
| |
7.水的物態(tài)變化 |
√ |
|
| |
8.分子動理論 |
√ |
|
| |
9.內能 |
√ |
|
| |
10.比熱容 |
√ |
|
| |
11.內能的利用 |
|
√ |
| |
12.能量的轉化和守恒 |
|
√ |
| |
13.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
√ |
|
| |
力學 |
1.長度、時間及測量 |
√ |
|
|
2.運動的描述 |
√ |
|
| |
3.運動的快慢 |
√ |
|
| |
4.質量 |
√ |
|
| |
5.密度 |
|
|
√ | |
6.力 |
|
√ |
| |
7.牛頓第一定律 |
|
√ |
| |
8.二力平衡 |
√ |
|
| |
9.彈力 彈簧測力計 |
√ |
|
| |
10.重力 |
√ |
|
| |
11.摩擦力 |
√ |
|
| |
12.壓強 |
|
|
√ | |
13.液體壓強 |
|
|
| |
14.大氣壓強 |
√ |
|
| |
15.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
√ |
|
| |
16.浮力 |
|
√ |
| |
17.功 |
√ |
|
| |
18.功率 |
√ |
|
| |
19.機械能及其轉化 |
√ |
|
| |
20.杠桿 |
√ |
|
| |
21.其他簡單機械 |
√ |
|
| |
22.機械效率 |
√ |
|
| |
電學 |
1.兩種電荷 |
√ |
|
|
2.電路 |
|
√ |
| |
3.電流和電壓 |
√ |
|
| |
4.電阻和變阻器 |
√ |
|
| |
5.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的規(guī)律 |
√ |
|
| |
6.歐姆定律 |
|
|
√ | |
7.電阻的測量 |
√ |
|
| |
8.電功率 |
|
|
√ | |
9.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
√ |
|
| |
10.焦耳定律 |
|
|
√ | |
11.生活用電 |
√ |
|
| |
12.磁現(xiàn)象 磁場 |
|
√ |
| |
13.電生磁 |
√ |
|
| |
14.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
√ |
|
| |
16.信息的傳遞 |
√ |
|
|
(一)依據(jù)《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提出的課程目標,考試內容按聲學、光學、熱學、力學、電學五個部分要求如下:
(二)《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必做的20個學生實驗:
1.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表測量時間
2.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3. 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4 .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5.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6 .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
7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8 .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9 .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0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11. 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
12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3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4 .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15 .連接簡單的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
16.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17 .用電壓表測量電壓
18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19. 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20. 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三)考試內容若按力學、聲學、光學、熱學、電學五個板塊分類,試題中各板塊內容的分值比例分布如下:
知識內容 |
力學 |
聲學 |
光學 |
熱學 |
電學 |
分值 |
30分 |
3分 |
9分 |
10分 |
28分 |
比例 |
38% |
4% |
11% |
12% |
35% |
三、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閉卷、書面作答的方式??荚嚂r間,與化學合卷共150分鐘。試卷滿分:理科綜合共150分,其中物理部分占80分。
2.試卷結構
試卷分Ⅰ、Ⅱ兩卷,其中第Ⅰ卷為選擇題,約占30分,采用機讀卡答卷。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包括填空題、作圖與簡答題、實驗與探究題、計算題等題型,約占50分。物理試卷總題數(shù)控制在23個左右。
3.試題中題型的分值比例分布
題型 |
選擇題 |
填空題 |
作圖與簡答題 |
實驗與探究題 |
計算題 |
分值 |
30分 |
10分 |
6分 |
24分 |
10分 |
比例 |
38% |
12% |
8% |
30%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