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平行志愿填報要避的風險
風險之一:投檔
一般情況下,省區(qū)市考試院會按照招生計劃的110%~120%比例向招生的高校投檔,而平行志愿投檔比例如果超過1:1的話,很多高校無法通過預留計劃將全部投檔合格的考生錄完,多余的考生只能退檔。由于平行志愿的同批次院校是同時投檔和錄取的,退檔后的這些考生無法再向下一志愿院校投檔,這部分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降到下一批次。如果嚴格按照1:1投檔的話,只要有一個學生身體不合格或者專業(yè)志愿不服從調劑,沒有檔案補充,學校就要參加征集志愿。每個省區(qū)市的投檔比例規(guī)定不一樣,考生要了解本省區(qū)市關于投檔比例的規(guī)定情況,適當規(guī)避這種被退檔的風險。
風險之二:梯度
填報志愿時,考生定位較高且各院校之間沒有拉開梯度,致使考生的檔案無法投出。在填報平行志愿時,有的考生沒有針對自己的高考實力,合理定位選擇與自己實力比較匹配的院校而是一股腦地把自己喜歡的并且大都處于同一層次的院校全部填上去,也不管這些院校往年在其所在地的錄取情況怎樣。這種志愿填報方式,很可能造成考生檔案如果投不進其中一所學校的話,其他院校也無法投進。比如去年某省一名理科考生高出一本線35分,一本平行志愿依次填報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毋庸置疑,這位考生肯定落選。浙大在其所在省的調檔線高出當?shù)匾槐揪€105分,復旦大學的調檔線高出當?shù)匾槐揪€115分,南京大學高出當?shù)匾槐揪€95分,上海交大高出當?shù)匾槐揪€112分。
從該生填報的院校志愿來看,在填報志愿前根本沒有對這些院校往年的錄取資料進行分析,也沒有結合自己的高考實際情況合理定位為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實力的院校。在選擇院校時,更談不上拉開梯度了,選擇的幾乎都是我國的頂尖院校,只要其檔案進不了其中一所院校,其他院校也就根本不可能。如果他能在A志愿選擇了浙江大學,后續(xù)志愿選擇了往年在其所在地錄取線高出當年一本線30分以內的院校,這位考生也不至于落選了。
風險之三:調劑
考生專業(yè)不服從調劑帶來的退檔風險。由于平行志愿的投檔模式?jīng)Q定了考生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考生的檔案投進某所高校,但是因為考生的高考分數(shù)達不到所填報專業(yè)的錄取線,或者考生的單科成績達不到所報專業(yè)的要求,或者身體不符合所報專業(yè)的要求等,如果考生不符合專業(yè)調劑的話,就面臨被退檔的危險。而考生一旦被退檔,就只能等待這個批次的征集志愿或者進入下個批次參與錄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