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的預測層出不窮,考生在緊張備考的同時,也要注意搜集2014高考作文素材。小編特別整理總結了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的風景,對2014年高考作文題目做出預測,為考生高考作文寫作提供素材。下面是2014高考命題作文“的風景”的素材內容,以及參考范文,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作文材料】
抗日戰(zhàn)爭中,在重慶,有一天國民黨元老陳銘樞請學者熊十力吃飯。熊十力面對浩浩長江,大發(fā)感慨,而陳銘樞則背對長江,看著熊十力。熊覺得很奇怪,說這么好的風景你怎么不看?陳答曰:“你就是的風景?!?BR> 加拿大學者阿爾維托·曼古埃爾的《閱讀史》中也有一幅照片,堪稱的風景。1940年10月22日,倫敦遭德軍轟炸,很多房子倒塌了,這間西倫敦荷蘭屋圖書館,墻壁也已傾頹,地下滿是磚石,竟然有人不顧敵機剛剛離去,又在書架前翻撿自己喜愛的圖書?;蛟S,越是這種艱難時刻,越需要書籍作為精神支撐。
請以“的風景”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茅盾在《風景談》中寫道:“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文題中的“風景”更多地指向以人為核心的活動圖景,而不僅僅指淺表層面上的供人觀賞的自然風景。而“的風景”可從以下三個維度來演繹:一是“真”。即“風景”中飄逸出的率真、本真、真性情,燭照出的生活的真諦,人生的真義。二是“善”。即“風景”中涌動著的善心、善念,充溢著的善行、善舉。三是“美”。即“風景”中折射出的人格之美、人品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以真、善、美作為內核方能鋪染出“的風景”。當然,在寫法上還要注意“形神合一”:以人為核心的活動圖景,既要得“形”之美感和亮度,又要得“神”之精髓和深度。失之前者,便不能“養(yǎng)人眼球”;失之后者,便不能“撼人心魄”。二者均不能稱之為
【作文材料】
抗日戰(zhàn)爭中,在重慶,有一天國民黨元老陳銘樞請學者熊十力吃飯。熊十力面對浩浩長江,大發(fā)感慨,而陳銘樞則背對長江,看著熊十力。熊覺得很奇怪,說這么好的風景你怎么不看?陳答曰:“你就是的風景?!?BR> 加拿大學者阿爾維托·曼古埃爾的《閱讀史》中也有一幅照片,堪稱的風景。1940年10月22日,倫敦遭德軍轟炸,很多房子倒塌了,這間西倫敦荷蘭屋圖書館,墻壁也已傾頹,地下滿是磚石,竟然有人不顧敵機剛剛離去,又在書架前翻撿自己喜愛的圖書?;蛟S,越是這種艱難時刻,越需要書籍作為精神支撐。
請以“的風景”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茅盾在《風景談》中寫道:“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偉大的,然而充滿了崇高精神的人類的活動,乃是偉大中之尤其偉大者!”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文題中的“風景”更多地指向以人為核心的活動圖景,而不僅僅指淺表層面上的供人觀賞的自然風景。而“的風景”可從以下三個維度來演繹:一是“真”。即“風景”中飄逸出的率真、本真、真性情,燭照出的生活的真諦,人生的真義。二是“善”。即“風景”中涌動著的善心、善念,充溢著的善行、善舉。三是“美”。即“風景”中折射出的人格之美、人品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以真、善、美作為內核方能鋪染出“的風景”。當然,在寫法上還要注意“形神合一”:以人為核心的活動圖景,既要得“形”之美感和亮度,又要得“神”之精髓和深度。失之前者,便不能“養(yǎng)人眼球”;失之后者,便不能“撼人心魄”。二者均不能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