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精選:褚姓歷史典故》,供大家參考。
經(jīng)學博士補史記;書法名家序雁塔。
注釋:1、西漢經(jīng)學家褚少孫,沛人,官至博士,魯詩有褚氏之學。他曾增補過司馬遷的《史記》。
2、唐初大臣、書法家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太宗時,官至中書令。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也稱“褚河南”。其書法繼二王(羲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以后,別開生面。晚年正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對后代書風影響很大。后人把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碑刻有《雁塔圣教序》等。
洋洋百卷垂寰宇;寥寥數(shù)筆動人心。
注釋:1、隋太學博士褚暉,字高明,吳郡人。以三禮學稱于江南。大業(yè)中征天下儒術(shù)之士,集內(nèi)史省,相次講論,暉博辯無所屈。有禮疏一百卷傳世(按褚暉,隨書作褚輝,此從北史)。
2、清代書畫家褚逢椿,長洲人。字仙根。善錄書,工畫。嘗為朱酉生寫何山歸棹圖,寥寥數(shù)筆,輒動人丘壑間想(見《墨林今話》)。
筠心廣志西域;彥回功封南康。
注釋:1、清代乾隆進士褚廷璋,字左莪,號筠心。長洲人。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工詩及書,通聲音字母之學。諳悉回部山川風土。有《西域圖志》、《西域同文志》等。
2、南朝南齊尚書令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文帝之婿,為明帝信任,受遺命。南齊時,封為南康郡公,任尚書。武帝時,改授司空、驃騎將軍,卒謚文簡。
寶重東南,不讓鳳鳴龍躍;儀惟端麗,爭夸目秀眉清。
注釋:1、晉代中尉褚陶,十三歲作賦,見者奇之。有“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的評價。
2、梁代長史褚向,風儀端麗,眉目如畫,每公庭聚列,為眾所瞻望。
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注釋:唐代詩人褚亮《臨高臺》詩聯(lián)句。
良朋比蘭惠;雕藻邁瓊琚。
注釋:唐初大臣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詩聯(lián)句。
經(jīng)學博士補史記;書法名家序雁塔。
注釋:1、西漢經(jīng)學家褚少孫,沛人,官至博士,魯詩有褚氏之學。他曾增補過司馬遷的《史記》。
2、唐初大臣、書法家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太宗時,官至中書令。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也稱“褚河南”。其書法繼二王(羲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以后,別開生面。晚年正書豐艷流暢,變化多姿,對后代書風影響很大。后人把他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家。碑刻有《雁塔圣教序》等。
洋洋百卷垂寰宇;寥寥數(shù)筆動人心。
注釋:1、隋太學博士褚暉,字高明,吳郡人。以三禮學稱于江南。大業(yè)中征天下儒術(shù)之士,集內(nèi)史省,相次講論,暉博辯無所屈。有禮疏一百卷傳世(按褚暉,隨書作褚輝,此從北史)。
2、清代書畫家褚逢椿,長洲人。字仙根。善錄書,工畫。嘗為朱酉生寫何山歸棹圖,寥寥數(shù)筆,輒動人丘壑間想(見《墨林今話》)。
筠心廣志西域;彥回功封南康。
注釋:1、清代乾隆進士褚廷璋,字左莪,號筠心。長洲人。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工詩及書,通聲音字母之學。諳悉回部山川風土。有《西域圖志》、《西域同文志》等。
2、南朝南齊尚書令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宋文帝之婿,為明帝信任,受遺命。南齊時,封為南康郡公,任尚書。武帝時,改授司空、驃騎將軍,卒謚文簡。
寶重東南,不讓鳳鳴龍躍;儀惟端麗,爭夸目秀眉清。
注釋:1、晉代中尉褚陶,十三歲作賦,見者奇之。有“東南之寶已盡,不意復見褚生”的評價。
2、梁代長史褚向,風儀端麗,眉目如畫,每公庭聚列,為眾所瞻望。
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注釋:唐代詩人褚亮《臨高臺》詩聯(lián)句。
良朋比蘭惠;雕藻邁瓊琚。
注釋:唐初大臣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詩聯(lián)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