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公務員申論熱點:富豪領住房補貼》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問題的背景】
(1)10月27日下午消息,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一則公告引起多方熱議:這則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fā)放的名單顯示,金蝶軟件董事長徐少春、騰訊 CEO馬化騰等均作為地方領軍人才被允許領取住房貼息。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對外發(fā)布公告,稱按照《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發(fā)放規(guī)程》(深人發(fā)[2008]89號)的規(guī)定,本季度擬向684人發(fā)放住房補貼,5人的住房補貼中止發(fā)放。
在隨后公布的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fā)放人員名單中,騰訊CEO馬化騰、金蝶軟件董事長徐少春等以“地方級領軍人才”人才層級,被允許領取購房貼息。與此同時,華為、中興、金蝶軟件等多名高管均出現(xiàn)在上述名單中。
根據(jù)2010年修訂的《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政策指南》,地方級領軍人才需要向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務中心提交申請,最終決定機關是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經過認定后的地方領軍人才可以向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提出住房優(yōu)惠政策申請。
政策指南規(guī)定地方級領軍人才可以享受購房補貼、購房貼息、租住人才公寓、租房補貼4中優(yōu)惠政策中的一種。其中工作關系及戶籍在深圳市、且在企業(yè)或非財政核撥經費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在深圳市購買商品房可申請購房貼息。
購房貼息的面積標準為100平方米,貼息標準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部門另行公布。據(jù)2008年深圳媒體的報道,地方級領軍人才的購房貼息發(fā)放標準為每月3100元。
根據(jù)不久前發(fā)布的胡潤IT富豪榜,馬化騰以293億元財富位列第二,該事件引起微博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認為已經擁有財富的馬化騰等IT高管們不應該領取住房貼息,也有微博網友指出該補貼的政策有問題。
(2)相關文件規(guī)定,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享受住房補貼的,按照以下建筑面積標準計算:兩院院士200平方米、其他領軍人才150平方米;地方級領軍人才100平方米;后備級人才80平方米。高層次專業(yè)人才可選擇的補貼方式共有購房補貼、租住人才公寓、購房貼息、租房補貼等。其中,選擇購房補貼的,購房補貼總額的30%可在購房后一次性領取,剩余購房補貼在5年內逐月等額發(fā)放。根據(jù)這一標準計算,馬化騰、徐少春等人可以在購房后獲得100平方米住房30%的總額補貼,剩余購房補貼在5年內逐月領取。
根據(jù)規(guī)定,馬化騰等高管們作為地方級領軍人領取住房補貼本無可非議,這體現(xiàn)了深圳市對高層次人才的優(yōu)待政策。但是為什么還會有眾多網友對此表示質疑呢?原來根據(jù)最新公布的《2010胡潤IT富豪榜》,馬化騰列富豪榜第二位,總資產達293億元。如此不差錢的馬化騰居然還領取住房補貼,這就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
(3)一條名為“深圳給馬化騰發(fā)房補”的消息近日成網絡熱點:深圳將向包括擁有資產293億元的騰訊CEO馬化騰在內的多名企業(yè)高管發(fā)購房補貼或貼息。記者采訪了處于輿論焦點中的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馬化騰所在的騰訊公司。
深圳社保局:馬化騰獲房補屬于人才激勵政策
10月12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公示該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發(fā)放名單,共有684人享受房補,騰訊CEO馬化騰在名單內。根據(jù)深圳有關政策,馬化騰每月可領取3100元住房貼息。
很多網民質疑:身為深圳第一富豪的馬化騰還要拿政府房補合適嗎?
對此,深圳市社保局28日接受新華社書面采訪時明確回應:馬化騰于2009年6月經過規(guī)定程序被認定為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按照深圳市有關人才激勵政策規(guī)定,可在5年內享受購房貼息。這屬于人才激勵范疇,與其他社會福利政策無關。
深圳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出臺了《關于加強高層次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及6項配套政策(簡稱“1+6”文件),按照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和后備級人才三個層次,給予不同程度的配套激勵政策。其中包括通過發(fā)放購房補貼、購房貼息、租房補貼,及租住人才公寓等方式給各類人才以支持。
這位負責人表示,“1+6”文件實施后,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各界人才的積極響應,并已在引進、扶持和培養(yǎng)人才方面收到顯著成效。截至2010年9月,該市共認定高層次專業(yè)人才1745名。其中,196人經認定后戶籍遷入該市,另有259人在政策實施后取得了新的業(yè)績,提升了人才層級。
“我覺得深圳給的錢少了,而不是多了?!鄙钲谝晃豢蒲腥藛T身份的地方級領軍人才說,現(xiàn)在全國各地都在爭搶人才,深圳如果能夠請來一位院士,獎勵一兩百萬并不為過。況且人才與個人資產沒有關系,政府認定他是人才并進行獎勵,這是一種價值體現(xiàn)。
騰訊:馬化騰將獎金用于慈善用途
而針對網民有關馬化騰不該拿住房補貼的議論,騰訊公司28日回應新華社采訪稱:騰訊尊重深圳特區(qū)的人才政策。過往對于各級政府給予個人的各種獎勵,馬化騰先生一向將獎金用于慈善用途。如此前獲得的深圳市長獎的一百萬元獎金就已經轉捐給了慈善基金會,本次深圳市政府提供的“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所涉及款項也會按照相同的方式來操作,請大家一起來關注和支持公益事業(yè)。
騰訊公司表示,對于外界的一些夸大事實的傳聞,如將深圳市政府提供的“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篡改為“經濟適用房補貼”等情況,完全是對該政策的一種歪曲。
而在此之前,許多網民對馬化騰擁有近300億元資產還要拿住房補貼表示不理解。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消息,是不是搞錯了?”潘石屹微博上說,像馬化騰這樣收入水平的人,不應領取房補。
【核心觀點】
(1)誠然,政府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吸引高層次人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優(yōu)惠措施無可厚非,但如果連經濟適用房這樣的福利蛋糕都能由政府代勞分一杯羹,我們不得不感慨政府的“嫌貧愛富”觀有失公允。本來社會民眾對政府的經濟適用房的詬病就頗多,作為政府理應做好示范,用實際行動對民眾的詬病作最有力的還擊。但我們的政府卻恰恰相反,不但沒有用實際行動還擊,反而卻實實在在為民眾提供一把詬病的利劍,深深刺進了政府的咽喉,也刺痛了民眾的心。
(2)城市需要人才,城市也應該采取措施吸引人才。但是城市應該如何吸引人才,則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深圳市政府本來想以住房補貼的形式關懷“馬化騰們”,但一紙公示卻使他們成為媒體爭議的焦點,這種貼心關照使“馬化騰們”無意間成了“眾矢之的”,出現(xiàn)這一讓人們預料不到的風波,實在應當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才措施的反思。其實,除了“住房補貼”等物質獎勵,在一個城市生活、工作的良好環(huán)境,還應包括“天空藍不藍,交通堵不堵,治安好不好,政府服務貼心不貼心”等。吸引“馬化騰們”這樣的人才,未必是區(qū)區(qū)金錢可以奏效的。政府給高層次人才發(fā)放住房補貼僅僅是“錦上添花”,這種物質獎勵對這些企業(yè)家來說沒有意義,而且還會帶來社會上的負面想法,不如給一些精神獎勵。
(3)當然,我們應該看到,領不領和需不需是兩回事。領,表達的是對深圳特區(qū)的人才政策的尊重。馬化騰個人或許并不需要這筆房補,但對同在684人名單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這筆房補就是雪中送炭,就是他們最終選擇深圳的原因之一。領了應該領的錢,轉捐用于慈善事業(yè),對于馬化騰的做法,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或許,真正需要檢討和反思的,應該是相關的人才機制問題了。
【社會問題的背景】
(1)10月27日下午消息,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一則公告引起多方熱議:這則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fā)放的名單顯示,金蝶軟件董事長徐少春、騰訊 CEO馬化騰等均作為地方領軍人才被允許領取住房貼息。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日前對外發(fā)布公告,稱按照《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發(fā)放規(guī)程》(深人發(fā)[2008]89號)的規(guī)定,本季度擬向684人發(fā)放住房補貼,5人的住房補貼中止發(fā)放。
在隨后公布的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2010年第三季度住房補貼擬發(fā)放人員名單中,騰訊CEO馬化騰、金蝶軟件董事長徐少春等以“地方級領軍人才”人才層級,被允許領取購房貼息。與此同時,華為、中興、金蝶軟件等多名高管均出現(xiàn)在上述名單中。
根據(jù)2010年修訂的《深圳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政策指南》,地方級領軍人才需要向深圳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務中心提交申請,最終決定機關是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局。經過認定后的地方領軍人才可以向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提出住房優(yōu)惠政策申請。
政策指南規(guī)定地方級領軍人才可以享受購房補貼、購房貼息、租住人才公寓、租房補貼4中優(yōu)惠政策中的一種。其中工作關系及戶籍在深圳市、且在企業(yè)或非財政核撥經費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在深圳市購買商品房可申請購房貼息。
購房貼息的面積標準為100平方米,貼息標準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部門另行公布。據(jù)2008年深圳媒體的報道,地方級領軍人才的購房貼息發(fā)放標準為每月3100元。
根據(jù)不久前發(fā)布的胡潤IT富豪榜,馬化騰以293億元財富位列第二,該事件引起微博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認為已經擁有財富的馬化騰等IT高管們不應該領取住房貼息,也有微博網友指出該補貼的政策有問題。
(2)相關文件規(guī)定,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享受住房補貼的,按照以下建筑面積標準計算:兩院院士200平方米、其他領軍人才150平方米;地方級領軍人才100平方米;后備級人才80平方米。高層次專業(yè)人才可選擇的補貼方式共有購房補貼、租住人才公寓、購房貼息、租房補貼等。其中,選擇購房補貼的,購房補貼總額的30%可在購房后一次性領取,剩余購房補貼在5年內逐月等額發(fā)放。根據(jù)這一標準計算,馬化騰、徐少春等人可以在購房后獲得100平方米住房30%的總額補貼,剩余購房補貼在5年內逐月領取。
根據(jù)規(guī)定,馬化騰等高管們作為地方級領軍人領取住房補貼本無可非議,這體現(xiàn)了深圳市對高層次人才的優(yōu)待政策。但是為什么還會有眾多網友對此表示質疑呢?原來根據(jù)最新公布的《2010胡潤IT富豪榜》,馬化騰列富豪榜第二位,總資產達293億元。如此不差錢的馬化騰居然還領取住房補貼,這就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了。
(3)一條名為“深圳給馬化騰發(fā)房補”的消息近日成網絡熱點:深圳將向包括擁有資產293億元的騰訊CEO馬化騰在內的多名企業(yè)高管發(fā)購房補貼或貼息。記者采訪了處于輿論焦點中的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馬化騰所在的騰訊公司。
深圳社保局:馬化騰獲房補屬于人才激勵政策
10月12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公示該市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發(fā)放名單,共有684人享受房補,騰訊CEO馬化騰在名單內。根據(jù)深圳有關政策,馬化騰每月可領取3100元住房貼息。
很多網民質疑:身為深圳第一富豪的馬化騰還要拿政府房補合適嗎?
對此,深圳市社保局28日接受新華社書面采訪時明確回應:馬化騰于2009年6月經過規(guī)定程序被認定為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按照深圳市有關人才激勵政策規(guī)定,可在5年內享受購房貼息。這屬于人才激勵范疇,與其他社會福利政策無關。
深圳市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出臺了《關于加強高層次專業(yè)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及6項配套政策(簡稱“1+6”文件),按照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和后備級人才三個層次,給予不同程度的配套激勵政策。其中包括通過發(fā)放購房補貼、購房貼息、租房補貼,及租住人才公寓等方式給各類人才以支持。
這位負責人表示,“1+6”文件實施后,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各界人才的積極響應,并已在引進、扶持和培養(yǎng)人才方面收到顯著成效。截至2010年9月,該市共認定高層次專業(yè)人才1745名。其中,196人經認定后戶籍遷入該市,另有259人在政策實施后取得了新的業(yè)績,提升了人才層級。
“我覺得深圳給的錢少了,而不是多了?!鄙钲谝晃豢蒲腥藛T身份的地方級領軍人才說,現(xiàn)在全國各地都在爭搶人才,深圳如果能夠請來一位院士,獎勵一兩百萬并不為過。況且人才與個人資產沒有關系,政府認定他是人才并進行獎勵,這是一種價值體現(xiàn)。
騰訊:馬化騰將獎金用于慈善用途
而針對網民有關馬化騰不該拿住房補貼的議論,騰訊公司28日回應新華社采訪稱:騰訊尊重深圳特區(qū)的人才政策。過往對于各級政府給予個人的各種獎勵,馬化騰先生一向將獎金用于慈善用途。如此前獲得的深圳市長獎的一百萬元獎金就已經轉捐給了慈善基金會,本次深圳市政府提供的“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所涉及款項也會按照相同的方式來操作,請大家一起來關注和支持公益事業(yè)。
騰訊公司表示,對于外界的一些夸大事實的傳聞,如將深圳市政府提供的“高層次專業(yè)人才住房補貼”篡改為“經濟適用房補貼”等情況,完全是對該政策的一種歪曲。
而在此之前,許多網民對馬化騰擁有近300億元資產還要拿住房補貼表示不理解。
“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消息,是不是搞錯了?”潘石屹微博上說,像馬化騰這樣收入水平的人,不應領取房補。
【核心觀點】
(1)誠然,政府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吸引高層次人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優(yōu)惠措施無可厚非,但如果連經濟適用房這樣的福利蛋糕都能由政府代勞分一杯羹,我們不得不感慨政府的“嫌貧愛富”觀有失公允。本來社會民眾對政府的經濟適用房的詬病就頗多,作為政府理應做好示范,用實際行動對民眾的詬病作最有力的還擊。但我們的政府卻恰恰相反,不但沒有用實際行動還擊,反而卻實實在在為民眾提供一把詬病的利劍,深深刺進了政府的咽喉,也刺痛了民眾的心。
(2)城市需要人才,城市也應該采取措施吸引人才。但是城市應該如何吸引人才,則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深圳市政府本來想以住房補貼的形式關懷“馬化騰們”,但一紙公示卻使他們成為媒體爭議的焦點,這種貼心關照使“馬化騰們”無意間成了“眾矢之的”,出現(xiàn)這一讓人們預料不到的風波,實在應當引起政府有關部門對人才措施的反思。其實,除了“住房補貼”等物質獎勵,在一個城市生活、工作的良好環(huán)境,還應包括“天空藍不藍,交通堵不堵,治安好不好,政府服務貼心不貼心”等。吸引“馬化騰們”這樣的人才,未必是區(qū)區(qū)金錢可以奏效的。政府給高層次人才發(fā)放住房補貼僅僅是“錦上添花”,這種物質獎勵對這些企業(yè)家來說沒有意義,而且還會帶來社會上的負面想法,不如給一些精神獎勵。
(3)當然,我們應該看到,領不領和需不需是兩回事。領,表達的是對深圳特區(qū)的人才政策的尊重。馬化騰個人或許并不需要這筆房補,但對同在684人名單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這筆房補就是雪中送炭,就是他們最終選擇深圳的原因之一。領了應該領的錢,轉捐用于慈善事業(yè),對于馬化騰的做法,我們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或許,真正需要檢討和反思的,應該是相關的人才機制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