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理綜模擬試題《物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個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
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
選錯的得0分。)
1、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 )
A.力很大,位移也很大,這個力做的功一定很大
B.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相互作用的系統(tǒng)做功之和一定為零
C.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不做功,滑動摩擦力對 物體一定做負功
D.重力勢能與參考面的選擇有關,重力勢能的變化量與參考面的選擇無關
2、農(nóng)民在精選谷種時,常用一種叫“風車”的農(nóng)具進行分選。在同一風力作用下,谷種和癟谷都從洞口
水平飛出,結果谷種和癟谷落地點不同,自然分開,如圖所示。若不計空氣阻力,對這一現(xiàn)象,下
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谷種飛 出洞口時的速度比癟谷飛出洞口時的速度大些
B.谷種和癟谷飛出洞口后都做勻變速曲線運動
C.谷種和癟谷從飛出洞口到落地的時間不相同
D.M處是癟谷,N處為谷種
3、一滑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線滑行,t=0時速度為1 m/s,從此時刻開始在滑塊運動直線上再施加一水
平作用力F,力F和滑塊的速度v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分別如圖所示.設在第1s、第2s、第3s內(nèi)力F
對滑塊做的功分別為W1、W2、W3,則以下關系正確的是 ( )
A. B.
C. D.
4、如圖所示,是美國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經(jīng)過長 達7年的“艱苦”旅行,進入繞土星飛行的軌道.若“卡
西尼”號探測器在半徑為R的土星上空離土星表面高h的圓形軌道上繞土星飛行,環(huán)繞n周飛行時間
為t,已知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關于土星質量M和平均密度ρ的表達式正確的是 ( )
A.M= ,ρ=
B.M= ,ρ=
C.M= ,ρ=
D.M= ,ρ=
5、如圖所示是一個玩具陀 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 個點.當陀螺繞垂直于地面的軸線以角速 度
ω穩(wěn)定旋轉時 ( )
A.a、b的角速度比c的大 B.a、b、c三點的角速度相等
C.a、b、c三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D.a、b的線速度比c的小
6、中國某顆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天鏈一號01星”2011年x月x日23時35分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
中國航天器有了天上數(shù)據(jù)“中轉站”。 25分鐘后,西安衛(wèi)星測控中心傳來數(shù)據(jù)表明,衛(wèi)星準確進入預
定的飛行軌道。若“天鏈一號01星”沿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的半徑為R,國際空間站沿圓形軌道繞地
球勻速圓周運動 的半徑為 ,且 .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確定 ( )
A.國際空間站的加速度比“天鏈一號01星”大
B.國際空間站的線速度比“天鏈一號01星”大
C.國際空間站的周期比“天鏈一號01星”長
D.國際空間站的角速度比“天鏈一號01星”大
7、如圖所示,a 、b 兩物塊質量分別為 m 、2 m ,用不計質量的細繩相連接,懸掛在定滑輪的兩側,
不計滑輪質量和一切摩擦.開始時,a 、b 兩物塊距離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塊 b ,然后突然
由靜止釋放,直至a、b 物塊間高度差為 h .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塊 a 的機械能逐漸增加
B.物塊 b 機械能減少了
C.物塊 b 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細繩拉力對它所做的功
D.物塊 a 重力勢能的增加量小于其動能增加
8、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關系如圖所示,已知在第1秒內(nèi)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
A.從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為4 W
B.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為-2 W
C.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為W
D.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為-0.75W
9、有三個質量都是m的小球a、b、c,從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率v0在空中分別豎直向上、水平和豎直
向下拋出。以地面為重力勢能參考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三球運動所用時間相同 B.整個運動過程重力做功同
C.落地前任一時刻機械能相同 D.落地瞬間重力功率相同
10、質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別懸掛在長為L和2L的不伸長繩上。先將小球拉至同一水平位置(如圖
示)從靜止釋放,當二繩豎直時,則 ( )
A.兩球速度一樣大 B.兩球的動能一樣大
C.兩球的機械能一樣大 D.兩球所受的拉力一樣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8分。解答時只需要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填在試卷上
的無分,不必寫出演算步驟。)
11、(8分)某實驗小組采用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圖中小車中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
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打點針時器工作頻率為50 Hz.
(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①在小車中放入砝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②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
帶上打下一列點,最后關閉電源,取下紙帶;
③改變鉤碼或小車中砝碼的數(shù)量,更換紙帶,重復②的操作。
(2)如圖是鉤碼質量為0.03 kg,砝碼質量為0.02 kg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擇起始點0
及A、B、C、D和E五個計數(shù)點,可獲得各計數(shù)點到0的距離S及對應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
v,請將C點的測量結果填在表1中的相應位置.
(3)實驗小組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了圖中的圖線(其中Δv2=v2-v20),根據(jù)圖線可獲得的結論
是 .要驗證“動能定理”,還需要測
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
表1紙帶的測量結果
測量點 S/cm v/(m•s-1)
0[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x.k.b.1
D 7.15 0.54
E 9.41 0.6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個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
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
選錯的得0分。)
1、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 )
A.力很大,位移也很大,這個力做的功一定很大
B.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相互作用的系統(tǒng)做功之和一定為零
C.靜摩擦力對物體一定不做功,滑動摩擦力對 物體一定做負功
D.重力勢能與參考面的選擇有關,重力勢能的變化量與參考面的選擇無關
2、農(nóng)民在精選谷種時,常用一種叫“風車”的農(nóng)具進行分選。在同一風力作用下,谷種和癟谷都從洞口
水平飛出,結果谷種和癟谷落地點不同,自然分開,如圖所示。若不計空氣阻力,對這一現(xiàn)象,下
列分析正確的是: ( )
A.谷種飛 出洞口時的速度比癟谷飛出洞口時的速度大些
B.谷種和癟谷飛出洞口后都做勻變速曲線運動
C.谷種和癟谷從飛出洞口到落地的時間不相同
D.M處是癟谷,N處為谷種
3、一滑塊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線滑行,t=0時速度為1 m/s,從此時刻開始在滑塊運動直線上再施加一水
平作用力F,力F和滑塊的速度v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分別如圖所示.設在第1s、第2s、第3s內(nèi)力F
對滑塊做的功分別為W1、W2、W3,則以下關系正確的是 ( )
A. B.
C. D.
4、如圖所示,是美國的“卡西尼”號探測器經(jīng)過長 達7年的“艱苦”旅行,進入繞土星飛行的軌道.若“卡
西尼”號探測器在半徑為R的土星上空離土星表面高h的圓形軌道上繞土星飛行,環(huán)繞n周飛行時間
為t,已知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關于土星質量M和平均密度ρ的表達式正確的是 ( )
A.M= ,ρ=
B.M= ,ρ=
C.M= ,ρ=
D.M= ,ρ=
5、如圖所示是一個玩具陀 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 個點.當陀螺繞垂直于地面的軸線以角速 度
ω穩(wěn)定旋轉時 ( )
A.a、b的角速度比c的大 B.a、b、c三點的角速度相等
C.a、b、c三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D.a、b的線速度比c的小
6、中國某顆數(shù)據(jù)中繼衛(wèi)星“天鏈一號01星”2011年x月x日23時35分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
中國航天器有了天上數(shù)據(jù)“中轉站”。 25分鐘后,西安衛(wèi)星測控中心傳來數(shù)據(jù)表明,衛(wèi)星準確進入預
定的飛行軌道。若“天鏈一號01星”沿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的半徑為R,國際空間站沿圓形軌道繞地
球勻速圓周運動 的半徑為 ,且 .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確定 ( )
A.國際空間站的加速度比“天鏈一號01星”大
B.國際空間站的線速度比“天鏈一號01星”大
C.國際空間站的周期比“天鏈一號01星”長
D.國際空間站的角速度比“天鏈一號01星”大
7、如圖所示,a 、b 兩物塊質量分別為 m 、2 m ,用不計質量的細繩相連接,懸掛在定滑輪的兩側,
不計滑輪質量和一切摩擦.開始時,a 、b 兩物塊距離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塊 b ,然后突然
由靜止釋放,直至a、b 物塊間高度差為 h .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塊 a 的機械能逐漸增加
B.物塊 b 機械能減少了
C.物塊 b 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細繩拉力對它所做的功
D.物塊 a 重力勢能的增加量小于其動能增加
8、物體沿直線運動的v-t關系如圖所示,已知在第1秒內(nèi)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則 :( )
A.從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為4 W
B.從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為-2 W
C.從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為W
D.從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為-0.75W
9、有三個質量都是m的小球a、b、c,從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率v0在空中分別豎直向上、水平和豎直
向下拋出。以地面為重力勢能參考點,不計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三球運動所用時間相同 B.整個運動過程重力做功同
C.落地前任一時刻機械能相同 D.落地瞬間重力功率相同
10、質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別懸掛在長為L和2L的不伸長繩上。先將小球拉至同一水平位置(如圖
示)從靜止釋放,當二繩豎直時,則 ( )
A.兩球速度一樣大 B.兩球的動能一樣大
C.兩球的機械能一樣大 D.兩球所受的拉力一樣大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8分。解答時只需要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填在試卷上
的無分,不必寫出演算步驟。)
11、(8分)某實驗小組采用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圖中小車中可放置砝碼,實驗中,小車碰到
制動裝置時,鉤碼尚未到達地面,打點針時器工作頻率為50 Hz.
(1)實驗的部分步驟如下:
①在小車中放入砝碼,把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連在小車后端,用細線跨過定滑輪連接小車和鉤碼;
②將小車停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先接通電源,再放開小車,小車拖動紙帶,打點計時器在紙
帶上打下一列點,最后關閉電源,取下紙帶;
③改變鉤碼或小車中砝碼的數(shù)量,更換紙帶,重復②的操作。
(2)如圖是鉤碼質量為0.03 kg,砝碼質量為0.02 kg時得到的一條紙帶,在紙帶上選擇起始點0
及A、B、C、D和E五個計數(shù)點,可獲得各計數(shù)點到0的距離S及對應時刻小車的瞬時速度
v,請將C點的測量結果填在表1中的相應位置.
(3)實驗小組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了圖中的圖線(其中Δv2=v2-v20),根據(jù)圖線可獲得的結論
是 .要驗證“動能定理”,還需要測
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和 .
表1紙帶的測量結果
測量點 S/cm v/(m•s-1)
0[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x.k.b.1
D 7.15 0.54
E 9.41 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