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瘦身能否解決中小學減負難題

字號: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在10個國家中,中國教材的難度大都排在4—6位之間,屬中等水平??傮w來看,我國理科教材并不難,課業(yè)負擔與教材難度沒有直接關系。
    學生課業(yè)負擔重,是教育內部、外部相互交叉,多種原因積累而成的,不能僅僅從教材難易程度上尋找原因,還應該考慮比難度排名更上位的價值觀問題。如教材內容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教材容易但課外題難等。
    中小學生減負,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有一種觀點認為,我國中小學的教材要比其他國家難得多,所以造成了學生負擔重。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一項國際比較研究的新成果顯示:中國教材難度中等。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在10個國家中,中國教材的難度大都排在4—6位之間,屬中等水平。”《中小學理科教材難度的國際比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袁振國教授說,“總體來看,我國理科教材并不難,課業(yè)負擔與教材難度沒有直接關系?!?BR>    長期以來,有人習慣把學生課業(yè)負擔重歸結為教材難,建議降低教材難度。我國的中小學教材到底難不難?降低教材難度能否解決減負難題?如何科學調整中小學教材難度?日前,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教材難度被高估
    2011年2月起,由袁振國擔任組長的《中小學理科教材難度的國際比較研究》,會集了150多名學科專家,分小學、初中、高中3個學段,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科學6個學科,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日本10個國家,對中小學理科教材的難易程度進行了大規(guī)模國際比較。結果表明,我國中小學教材的難度在國際上處于中等水平。
    研究發(fā)現(xiàn),在10個國家中,中國教材的難度大都排在4-6位之間,屬中等水平。其中,初中和高中物理教材難度分別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初中化學排名第四位,高中化學排名第六位;初中和高中生物均排在第七位;初中和高中地理分別排在第五和第四位;小學和初中科學分別排在第五和第六位;小學數學排在第五位,初中和高中數學排在第三位。
    課題組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我國教材難度呈現(xiàn)出不均衡的特征。據課題組相關負責人介紹,教材難度由廣度和深度決定。廣度是指教材內容的多少,即教材容量;教材深度指教材內容要求的高低。研究發(fā)現(xiàn),總體上我國教材難度處于世界中等水平,但在廣度、深度和不同知識主題的難度上表現(xiàn)出不同特征。有的學科教材容量不大,更重內容深度,表現(xiàn)出“窄而深”的傾向,如物理學科;有的學科教材知識點覆蓋面寬,知識點多,但內容較淺,表現(xiàn)出“大而寬”、“淺而散”的傾向,如化學學科。在具體內容方面,難度表現(xiàn)也有所不同,如小學數學習題難度相對偏大,初中數學教材中空間幾何圖形與統(tǒng)計內容知識點不足,習題難度較大,高中數學“集合”領域知識點過多,“集合”、“向量幾何”內容過難。
    教材不難,學生負擔為何重
    清華大學副校長謝維和認為:“國際學術界將教材難度的問題定義為教材或課本的可理解性,亦稱為可讀性??勺x性標準的初原則是保證學校的教材能夠適合于使用這些教材的學生的水平,是根據學生回答與該課文有關問題的正確率來確定的。另外,知識點是影響難度的重要因素,但還應考慮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教材難度是結構性概念,包括教材編排的周密細致,如教材的連貫性、統(tǒng)一性、針對性等,也包括課文的結構,如簡單排列、結論證據、比較對照等,還包括課本中局部的連貫一致。影響教材難度還有其他因素,比如概念的密集性、重要和非重要信息的比例,以及對需要理解的相關事實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充分等,這些尚未列入現(xiàn)有的分析因素中。”
    “就初中化學科而言,我認為教材難度與2005年課改前相比,確實下降不少。如果教材難度再降的話,對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會很不利?!睆V東省東莞市塘廈初級中學化學高級教師陳運鴻說。從教18年來,陳運鴻親身感受到初三畢業(yè)生的學業(yè)負擔日趨增大,學習時間越拉越長?!敖滩碾y度下降了,但教材內容卻大大增加了?!标愡\鴻說。他仔細對比過字數:課改前初中化學教材(一本書)共計19萬字;課改后,教材變成了兩本書,共計28.3萬字,是原教材字數的1.51倍。
    “學生負擔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教材內容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小學、初中的數學都引入了統(tǒng)計概率問題,并且難度不低;又如初中化學有一節(jié)是‘有機合成材料’,在沒有學有機化學的前提下,學生如何理解‘有機合成材料’?這肯定增加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标愡\鴻說。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qū)勵志小學原副校長范小玲教了幾十年的數學,體會了不同階段教材的特點和變化經過。她認為,現(xiàn)行教材難度并不大,難就難在課外練習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綜合運用能力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作為一名高二學生,我有權說教材簡單化并不是一種減負,而是變相的‘加負’。教材簡單了,但我們需要用更多的時間給自己充電,做大量的題,查漏補缺,但還不一定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這就陷入了‘題?!?。”長白山第二高級中學二年級(1)班學生李婉郡說。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qū)南街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王平順認為,學生負擔重,一是教材少了生活化、趣味性;二是大家超級迷戀100分;三是實踐活動課的比例太小,造成綁住手腳過度開發(fā)大腦的現(xiàn)象。
    “教材難度既然與課業(yè)負擔沒有直接關系,那降低教材難度就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課業(yè)負擔這一問題?,F(xiàn)在的關鍵問題是教材越容易,學生的負擔就越重?!备拭C省平涼市華亭縣皇甫學校九年級三班學生杏琛熙的媽媽說,“因為課本簡單,到了考試,各種難題就出來了,課本和考題之間是斷裂的,各種補習班就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BR>    減負只需減教材?
    “教材難度是長期以來始終困擾減負的問題?!苯逃炕A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說,“以往一提減負,大家就從經驗的角度,提出減教材?!?BR>    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那么,針對目前現(xiàn)狀,是否要降低教材難度?減負是否減教材就夠了?
    上海市教委巡視員尹后慶說:“學生課業(yè)負擔重,是教育內部、外部相互交叉,多種原因積累而成的,不能僅僅從教材難易程度上尋找原因,還應該考慮比難度排名更上位的價值觀問題?!?BR>    考試科目增加被認為是負擔過重的原因之一?!拔覄倓倕⒓庸ぷ鞯臅r候,中考只要考6門文化課,18年后,初中學科除了音樂、美術之外,全部要計入中考,考試科目達到11門,考試場次達到12場,如此多考試科目和場次,孩子們的負擔得有多重?”陳運鴻說。
    “老師常告誡我們:現(xiàn)在的教材把原有的一些知識都刪掉了,但考試還是要出現(xiàn)的,所以我們要多做題,涉獵更多的知識,以不變應萬變?!崩钔窨ふf,“我認為應該增加教材的難度,真正做到以教材為主,資料為輔,提高教材的質量,改變‘點少題難’的現(xiàn)狀,讓學生跳出‘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減負?!?BR>    “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應該創(chuàng)立多樣化的人才選拔模式,同時降低考試難度?!碧m州大學教育學院2013級教育學班本科生魏海瑞建議。
    也有一線教師表達了對考試選拔機制的無奈。廣西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學附小一年級數學老師劉日鳳說:“舉個例子,現(xiàn)在一年級要口算100以內加減法,而我們那時二年級才涉及。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編教材的專家看到幼兒園小朋友們都會數數了,就認為小學不該學更多嗎?為什么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輸入那么多知識?因為孩子長大后要中考、高考,總需要選拔優(yōu)秀,題目要拉開檔次,不能大家都考100分吧。”
    “難度與時間有關系?!币髴c說,“時間指的是一門學科在學段中的總課時量。如果對時間和內容不加以考量,也會影響我們對教材難度、課業(yè)負擔結論的判斷?!?BR>    尹后慶表示,高中本來是按照3年學時設計的課程教學體系,但是隨著自主招生等不斷提前,實際上壓縮了學生高中3年的學習時間,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時間壓縮和課程簡化,讓學習變成了干巴巴的知識教育,學生無法享受過程的愉悅,有心理負擔,自然就覺得課業(yè)負擔重?!币髴c說。
    這一點也得到了學生家長、廣州飛機維修公司培訓中心教員張望東的認同:“英語教學一直很無趣,大片的對話毫無故事感,不如用原版的童話故事?!?BR>    “我國的英語教材中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對白:‘你會爬樹嗎?’‘會?!銜w嗎?’‘不會,會跳?!@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基本用不著的對白,讓孩子們學有意義嗎?”課題組中學英語組負責人、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博導鄒為誠教授說。
    “要真正做到減負,關鍵是要制定出學生的學習標準,并且還要建立客觀的評價體系和公正嚴格的評價組織。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又有嚴格的評價,學生就能主動學習、高效學習?!焙幽辖棺餍尬淇h郇封鎮(zhèn)第二中心校教師康慶國說。
    “比降低教材難度更重要的是,還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比如哪種難度才算合適的難度?目前結論是我國教材處于中等難度,是否中等難度就是合適的難度?難易度是否更需要從學習的角度考慮,比如內容和習題難度的內在邏輯關系如何?是否更應考慮對孩子成長的價值體現(xiàn)?”尹后慶說。
    課題組認為,不能輕言降低教材難度。具體到各學科,數學可以兼顧實用性與教育性,物理可以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生物可以增加內容可讀性,地理可以改變知識量多應用性差的現(xiàn)狀,化學需要合理匹配教材深廣度,科學應系統(tǒng)設計教材。
    如何改進教材
    4月下旬,教育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表示將建成高校與中小學各學段上下貫通、有機銜接、互相協(xié)調、科學合理的課程教材體系,推動跨學科綜合育人。今年5月,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課程修訂工作。我國中小學教材該如何改進?
    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輯韋志榕是學地理出身,也一直在教材編寫一線。談及報告結果對教材編寫的影響,韋志榕認為,報告啟發(fā)教材編寫者如何科學確定不同學科、不同學習主題的比例?!氨热缰R點、實驗、例題、習題,這些不同功能的學習主題,還需要我們做一些比較,確定合理的比例?!?BR>    韋志榕也很關注教材編寫中廣度、深度的匹配是否恰當,“是寬而淺,還是窄而深,還是既寬又深?學段如何銜接、學習如何進階,都是我們要關注的問題”。
    “有人提出降低教材難度以減負,但我們更需要分析有些部分為什么難,如何化難為易。需要研究同樣的知識點,國外怎么講,為什么國外的表述更簡單?!表f志榕建議,教材內容的確定需要國際視野,同時,在教材的選材和布局上,仍應立足中國國情。
    其實,近年來,中國教育也引起了其他國家的重視。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近的調查顯示,英國成年人數學不好導致英國政府每年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200億英鎊。今年2月,英國教育大臣到中國上?!叭〗洝保瑢W習“乘法表”?;氐接螅疀Q定從中國引進數學老師到英國教數學。
    “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如何適合學生需求,需要弄清楚哪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知識?!碧锘凵f。
    尹后慶的觀點與田慧生不謀而合。尹后慶建議,深化課程改革必須考慮學生感受,與學生感受聯(lián)系在一起。
    田慧生用“不是不著力,而是不知道在哪兒著力”形容自己在課改推進過程中的感受?!拔覀儼舜握n改,有一個不變的目標是精簡課程內容,減輕學業(yè)負擔,但是我們一直沒有改變的現(xiàn)狀是,學生負擔仍然很重?!碧锘凵f。
    “我們對于什么是現(xiàn)有的學科體系始終沒有科學的判斷,哪些必須保留、哪些需要調整,很多意見仍然不夠清晰?!碧锘凵f,“減了課時,內容怎么辦?學生的損失誰來負責?”
    田慧生在課程改革討論會上,曾聽到這樣的聲音:“誰把這塊拿掉,誰就是歷史的罪人?!睂τ谀骋粔K內容的去留,爭議爭執(zhí)太多,缺乏專業(yè)角度的科學依據。
    “缺乏科學取舍的依據,不僅國內沒有解決好,在國外也是難題,國外也一直在研究什么知識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田慧生說,專家們也試圖證明沒有什么知識是不能動的。
    方程在數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田慧生曾做過一些現(xiàn)場調查,問在場聽眾:學習過方程的舉手,一般都是100%舉手。再問,在工作中、生活中經常或者偶爾運用方程知識的舉手,寥寥無幾。有有七八個人舉手,田慧生很高興地問他們怎么運用的,舉手的人回答,他們是數學老師。
    “現(xiàn)在我們強調知識的邏輯性是緊密不可打斷的,哪一塊知識點我們都不敢拿掉,但這些知識點存在的價值在哪兒?只能憑經驗說話。從學生發(fā)展、學習邏輯來看,哪些是可學可不學的,哪些是任何時候都能學的?如何使學科組合更理性?這些都是我們在課程修訂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碧锘凵f。
    對改進我國中小學教材編寫,袁振國建議:第一,加強課標與教材的系統(tǒng)設計,注重不同學段的有效銜接。第二,優(yōu)化教材結構,加強知識類型的均衡選擇。改進均衡設計知識比例和難度要求,如數學教材需適當降低習題難度,物理教材要降低教材的深度,化學教材應適當減少偏離核心概念的知識點數量。第三,變革教材呈現(xiàn)方式,增強趣味性,增加實物圖、示意圖等形象、直觀、生動的素材,增強教材的吸引力。第四,在中小學理科教材編寫中加強本土文化的滲透,融合價值觀教育。第五,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