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考研教育學綜合真題參考答案

字號:

為廣大考生整理了12年考研教育學綜合真題參考答案,供廣大考生參考:
    教育學基礎綜合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18. C 19. D 20. A
    21. C 22. A 23. D 24. B 25. A
    26. B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C
    36.B 37.B 38.C 39.C 40. B
    41.C 42.A 43.C 44.D 45.
    二、辨析題
    46.理想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中心。
    答案要點:
    正確。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活動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理想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和教育目標完成的基本保證,是師生主體間關系的優(yōu)化。就教育內部而言,建立教師在理想的師生關系中起主導作用,學生為中心的師生關系。理想的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尊師愛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諧親密;3.共享共創(chuàng),教學相長。其途徑和方法是:1.了解和研究學生;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3.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4.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養(yǎng),健全人格。
    47.馬卡連柯倡導的集體教育即集體主義教育
    答案要點:錯誤
    馬卡連柯認為,教育工作的基本對象是集體,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集體教育,因此,集體教育的核心即“通過集體、在集體中和為了集體”。馬卡連柯集體教育原則也被稱為“平行教育原則”,即:教師對集體和集體中的每個成員的影響是同時的;教師和整個班級對每個成員的影響是平行的。教育過程的最終目的是把整個集體教育好,同時把集體中的每個成員教育好。因此,馬卡連柯的集體教育不同于通常我們所說的“集體主義教育”,更多地是指一種教育工作的方式、對象和目的。
    48.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即可。
    答案要點:錯誤。
    心智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具體有三個特點:第一,動作對象的觀念性;第二,動作執(zhí)行的內潛性。第三,動作結構的減縮性(不用像動作技能那樣一一出現(xiàn),內部語言是可以合并、省略和簡化的)。
    心智技能的獲得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原型定向階段——即了解這種實踐模式,了解動作結構,各動作成分及其順序等,該階段主要是在頭腦中形成程序性知識;原型操作階段——在該階段,活動方式是物質化的,即以外部語言,外顯的動作,按照活動模式一步步展開執(zhí)行;原型內化階段——該階段已經擺脫了實踐模式,但已經將實踐模式內化成一種熟練的思維活動方式,突出表現(xiàn)在外顯的言語活動明顯減少。三階段表明,當最初面臨一個新任務時,先是復述任務規(guī)則,也就是練習,但是隨著練習的不斷進行,法則復述消失,也就是內化了。
    該題目認為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 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即可忽略了原型內化階段,機械的認為只要通過外部練習就可以獲得的觀點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