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成語故事:汗馬功勞

字號:

★能力訓練頻道為大家整理的馬的成語故事:汗馬功勞,供大家閱讀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能力訓練頻道。
    【釋義】
    汗馬:在征戰(zhàn)中戰(zhàn)馬馳聘而流汗。成語的意思是指在戰(zhàn)爭中立下了大功勞。
    【用法】
    比喻戰(zhàn)斗中立下的功績,后泛指作用較大的工作成績。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史記·蕭相國世家》:“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待持文墨議論,不戰(zhàn),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成語故事】
    漢朝建立后,漢高祖劉邦成為至高無上的皇帝,開始分封有功之臣,許多將領爭著邀功請賞。劉邦認為蕭何的功勞,于是封他為贊侯。其他的人議論紛紛,說:“我們在戰(zhàn)場拼著生命與敵人戰(zhàn)斗,而蕭何只會耍筆桿、發(fā)議論,沒有任何汗馬之勞,而封賞反在我們之上,為什么?”劉邦不慌不忙地問:“你們應該都知道打獵吧?”文武大臣齊聲答道:“知道?!眲罾^續(xù)說道:“在打獵時,追殺野獸的是狗,而命令狗去追殺的卻是人。你們不過是有功的獵狗,而蕭何才是真正的有功之人。更何況,蕭何讓他家族中的九十名男子都為我一同出力,而你們大多是單身跟隨我,有同族兩三人就算很難得了。所以,他的功勞是怎么也抹殺不了的!”大家聽后,便誰也不說話了,一個個心悅誠服地接受了分封。 漢初三杰 高祖劉邦成就大業(yè)與三個人的功勞密不可分,這三人是張良、韓信與蕭何。正是由于他們的全力輔佐,劉邦才能擊敗強大的西楚霸王項羽。高祖曾對人這么說:“坐在大帳里出謀劃策,決勝千里,我比不上張良;率領千軍萬馬,攻必克,戰(zhàn)必勝,我不如韓信;籌集糧餉,安撫百姓,治理國家,我不如蕭何。這三人都是絕對出色的人才,得此三人輔佐,是我得天下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