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上冊單元八年級試卷

字號:

這篇語文上冊單元八年級試卷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積累與運用(19分)
    1.給加點的字注音。(4分)
    翩()然萌()發(fā)褶皺()潮汐()
    2.完成詞語填空。(4分)
    銷聲跡風雪途周而始草木枯
    耳不聞五彩斑無動于在難逃
    3.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①牧人驅(qū)犢返,。
    ②,波撼岳陽城。
    ③鄉(xiāng)淚客中盡,。
    ④,芳草萋萋鸚鵡洲。
    ⑤,不知轉入此中來。
    4.看下面的圖表,你能得出什么結論?(3分)
    1999年前三季度
    2000年前三季度
    增長幅度(%)
    農(nóng)村居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
    1463.41
    1500
    2.5
    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53.32
    4719
    8.4
    結論:
    5.仿照例句,以我國古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杰出人物為對象,加上適當?shù)男揎椪Z寫三句連貫的話。(3分)
    例句:我們有雄偉的萬里長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宮,有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
    仿句:。
    二、現(xiàn)代文閱讀(51分)
    (一)(18分)
    ①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xiàn)象同氣候的關系,據(jù)以安排農(nóng)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边@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②這些自然現(xiàn)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nóng)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qū)W。物候?qū)W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yǎng)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xiàn)象,從而隨著時節(jié)推移的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③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shù)據(jù)反映氣溫、溫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nóng)事活動,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qū)τ谵r(nóng)業(yè)的重要性就在這里。
    6.第①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鳥分別用了“傳語”、“暗示”、“唱歌”三個詞,作者這樣寫在修辭手法和內(nèi)容上與____________遙相呼應。(2分)
    7.根據(jù)所供材料,請你給物候?qū)W下個定義(所填不超過15字)。(3分)
    物候?qū)W就是
    的科學。
    8.文中畫線的句子分別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說明方法。(2分)
    9.第①自然段中所選的三個例子能否調(diào)換順序,為什么?(3分)
    10.請聯(lián)系你所觀察到的生活實際舉一個物候現(xiàn)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話表述),或舉出一個含有物候?qū)W道理的諺語。(3分) [4] [5] [6] [7]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的生存要適應大自然的規(guī)律。但近年不斷傳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開放,某種鳥改變了遷徙、棲息習性的消息,這都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學了《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課,聯(lián)系其它有關文章,你認為在維護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方面,我們應怎樣努力?(不少于50字)(5分)
    (二)(13分)
    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復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shù)據(jù)反映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于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nóng)事活動里,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qū)τ谵r(nóng)業(yè)的重要性就在這里。下面是一個例子。
    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jù)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qū)1962年農(nóng)業(yè)季節(jié)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12.文段中“活的儀器”指的是什么?(2分)
    13.這兩段文字使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它們分別是、、。(3分)
    14.課文前面幾段介紹物候現(xiàn)象都是說動物或者植物,而這兩段文字為什么說“生物”?(3分)
    15.結合課文內(nèi)容指出下列各例分別在說明什么?(5分)
    ①在早春三四月間,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開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華北常感覺到春季短促,冬天結束,夏天就到了。
    ②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但是在大連,連翹和榆葉梅的盛開都比北京要遲一個星期。
    ③在華南丘陵區(qū)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
    (三)(10分)
    克隆技術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好處。例如,英國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療肺氣腫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這種羊奶的售價是6000美元一升。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藥廠。用什么辦法能有效、方便地使這種羊擴大繁殖呢?好的辦法就是“克隆”。同樣,荷蘭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鐵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產(chǎn)血清白蛋白的羊。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當然還是“克隆”。
    母馬配公驢可以得到雜種優(yōu)勢特別強的動物騾,然而騾不能繁殖后代,那么,優(yōu)良的騾如何擴大繁殖?好的辦法也是“克隆”。我國的大熊貓是國寶,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瀕臨絕種。如何挽救這類珍稀動物?“克隆”為人類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
    除此之外,克隆動物對于研究癌生物學、研究免疫學、研究人的壽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可否認,“克隆綿羊”的問世也引起了許多人對“克隆人”的興趣。例如,有人在考慮,是否可用自己的細胞克隆成一個胚胎,在其成形前就冰凍起來。在將來的某一天,自身的某個器官出了問題時,就可從胚胎中取出這個器官進行培養(yǎng),然后替換自己病變的器官。這也就是用克隆法為人類自身提供“配件”。 [4] [5] [6] [7] [8]
    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萍荚桨l(fā)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我想用諾貝爾獎獲得者、分子生物學家J.D.沃森的話來結束本文:“可以期待,許多生物學家,特別是那些從事無性繁殖研究的科學家,將會嚴肅地考慮它的含意,并展開科學討論,用以教育世界人民?!?BR>    16.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15個字)(2分)
    17.這幾段文字運用的說明方法有、、。(3分)
    18.概括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了哪三個方面的好處。(3分)
    ①
    ②
    ③
    19.怎樣理解文中所引用的分子生物學愛J·D·沃森的話?(2分)
    (四)(10分)
    恐龍不可能在每一塊大陸上獨立生存,那么它們是如何越過大洋到另一個大陸上去的呢?
    這一問題的答案是:是大陸在漂移而不是恐龍自己在遷移。幾十年前,人們發(fā)現(xiàn)地殼是由一些緊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緩慢運動的大板塊構成的。一些板塊被拉開,而另一些則擠壓在一起,一個板塊也許會緩慢地向另一板塊下面俯沖?!鞍鍓K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zhì)界幾乎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謎。
    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板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期,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xù)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在四十多億年的地球發(fā)展史中,泛大陸形成和分裂過多次,后完整的泛大陸大約是在2.25億年前形成的。這個泛大陸存在了數(shù)百萬年以后,又開始顯示出破裂的跡象。
    早期恐龍在那時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并且有機會分散到泛大陸的各個地方。所有陸地似乎都處在熱帶和溫帶環(huán)境內(nèi),所以恐龍可以在泛大陸的不同地區(qū)舒適地生活。
    20.第一段運用設問的句式有什么作用?(2分)
    21.這段文字說明的中心是什么?(3分)
    22.早期恐龍出現(xiàn)時地球處于哪個發(fā)展階段?(不超過10個字)(2分)
    23.請用一句話給“泛大陸”下定義。(3分)
    24.下列關于“板塊構造”理論說法不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整個地球是由板塊構成的B、板塊與板塊之間是相互緩慢運動的
    C.板塊之間可以被拉開、擠壓或抬升D.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等
    三、寫作(30分)
    25.以“我好想”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如“有個知心朋友”“有個好老師”“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長大”“再看一眼”或“美夢成真”“飛上月球”等。字數(shù)不少于550字。
    第四單元A卷
    一、1.piān;méng;zhě;xī2.匿;載;復;榮;睹;斕;衷;劫3.①獵馬帶禽歸;②氣蒸云夢澤;③孤帆天際看;④晴川歷歷漢陽樹;⑤常恨春歸無覓處4.1999到2000年前三季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和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上升趨勢,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絕對數(shù)和上升幅度大于農(nóng)村居民人均現(xiàn)金收入的上升幅度。5.略 [4] [5] [6] [7] [8]
    二、(一)6.“大自然的語言”或“語言”。7.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8.舉例子;作比較9.緊扣“草木榮枯,候鳥去來”這句;前兩種是植物后一個是動物;按季節(jié)順序舉例10.如“月暈午時風”“山雨欲來風滿樓”“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東虹轟隆西虹雨”等。11.要求:能扣住保護動物、森林等生態(tài)環(huán)境來寫,且表述清楚即可
    (二)12.草木枯榮、候鳥去來等物候現(xiàn)象。13.舉例子;作比較;列數(shù)據(jù)。14.前面是具體介紹,后面是總說。15.①說明緯度對物候的影響;②說明經(jīng)度對物候的影響;③說明地理位置的高下對物候的影響。
    (三)16.克隆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好處17.分類別舉例子列數(shù)字18.①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動物②挽救珍稀動物③用克隆法為人類自身提供配件19.略
    (四)20.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21.大陸漂移造成了恐龍遍布全世界22.處于“泛大陸”形成階段23.由所有地球板塊每隔一定時期匯聚而成的主要陸地叫做“泛大陸”24.A
    三、25.略
    第四單元B卷
    班級姓名成績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8分)
    yùn()育繁yǎn()脊zhuī()追sù()
    歸咎()噴嚏()面頰()劫難()
    2.成語改錯。(8分)
    沖耳不聞無動于忠物竟天擇束手無策五采斑斕天衣無縫相安無事
    消聲匿跡周而復始風雪在途在劫難逃嘯聚山林視而不見不折不扣
    錯誤
    正確
    3.根據(jù)下面的意思,分別寫出相應的詞語。(4分)
    ①消失了聲音,藏起了形跡。()
    ②不情愿又沒有辦法。()
    ③難做的事情居然能做到,值得寶貴。()
    ④衰敗的野草無邊無際與天空相連。()
    二、現(xiàn)代文閱讀(50分)
    (一)紅樹林(23分)
    ①在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部分沿海灘涂地區(qū),生長著一片片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它們一片連著一片,宛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繚繞海岸,□□(diǎnzhuì)海灘。它,就是人們常說的紅樹林。
    ②紅樹林是一類富有特色、很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群落。它生長在淤泥深厚的熱帶、亞熱帶海灘上。漲潮時,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沒于水中,僅露出一頂頂青翠的樹冠,浮蕩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時,一棵棵紅樹帶著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現(xiàn)在灘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③與一般常見的植物不同,紅樹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一種“胎生植物”。當種子成熟時,先在樹上萌芽,然后才離開母體,飄落于地,幾個小時就可以扎下根來。倘若被海水沖走,在海上漂流兩三個月也不會死,一旦遇到海灘,照樣扎根生長,一至二年便繁衍成林。紅樹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 [4] [5] [6] [7] [8]
    ④紅樹林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沿海生態(tài)系統(tǒng)。長勢良好的紅樹林能為鳥類提供休養(yǎng)生息的場所,成為鳥類的“天堂”。據(jù)有關部門調(diào)查,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就有鳥類122種,以鷺鳥為主,珍貴的鳥類也來此居住,如屬全球性保護的卷羽鵜鶘,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白琶鷺、黑臉琶鷺、小青腳鶩等。每當秋冬季節(jié),候鳥南遷,這兒便成了鳥類的樂園。清晨,百鳥比翼,啼聲清脆,令人□□□□(xīnkuàngshényí)。落潮時,海風吹拂,海浪聲里夾雜著紅樹林的濤聲,樹上雀鳥啁啾注,樹下魚蝦跳躍……充滿了一派生機。因此,紅樹林成了人們休閑賞景、旅游觀光的好去處。
    ⑤紅樹林素來被人們譽為忠實的“海上衛(wèi)士”。它深深地把根扎進海岸灘涂,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支柱根,依靠這些根系去吸取大地的營養(yǎng),并借助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連成一個整體,固堤護岸。
    ⑥紅樹林具有防風防浪的作用。據(jù)測算,100米寬的,紅樹林帶,能把10級臺風刮起的波浪化為平波。紅樹林還能凈化海域環(huán)境,一平方米紅樹林一年凈釋放的氧氣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這比一般的城市綠地高出4—5倍。
    ⑦由于紅樹林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植物,因此世界上有紅樹林的國家都把它列為生態(tài)保護對象。我國也于1986年批準20個紅樹林地區(qū)為自然保護區(qū)。廈門部分沿海灘涂的土壤和水域特征非常適合于紅樹林的生長,一些有識之士已提議將紅樹林作為旅游項目和環(huán)保項目來開發(fā)。例如,在馬鑾灣地區(qū)的規(guī)劃建設問題上,專家們就普遍認為馬鑾灣的護岸建設不一定全部采用鋼筋水泥的傳統(tǒng)做法,可以考慮用紅樹林來護岸,既能保護環(huán)境又能美化城市景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紅樹林會成為海灣型城市的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線。
    注:啁啾(zhōujìu)形容鳥叫的聲音。
    4.根據(jù)語境和提供的注音,在文中空格內(nèi)填寫恰當?shù)脑~語。(4分)
    □□(diǎnzhuì)□□□□(xīnkuàngshényí)
    5.將第③段中劃線的句子“紅樹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鞭D換成感嘆句和雙重否定句。(4分)
    感嘆句:
    雙重否定句:
    6.這篇說明文依次從哪六個方面說明了紅樹林的價值?請用簡練的語句概括。(6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7.下面句子中的加點部分能否刪去?為什么?(4分)
    ⑴在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部分沿海灘涂地區(qū),生長著一片片常綠灌木和小喬木。
    ⑵紅樹林還能凈化海域環(huán)境,1平方米紅樹林一年凈釋放的氧氣是2969克,吸收的二氧化碳是4085克,這比一般的城市綠地高出4—5倍。
    8.第③段只說紅樹的繁殖方式“與一般常見的植物不同”,但并沒有明說“一般常見的植物”是怎樣繁殖的。請結合你平時對植物的觀察和認識,簡要說明“一般常見的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至少用上一種說明方法。(5分)
    (二)水的語言(15分)
    水是會“說話”的。聽聽水的聲音,可以判斷水的狀況。你不妨試一試:把滿滿的一瓶子水倒出來,聽!水在噗噗作響,它在告訴你:“我出來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這個實驗,它們發(fā)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4] [5] [6] [7] [8]
    這個原理很簡單,因為水流出來的時候,空氣要從瓶口擠過去,那一個個氣泡鉆出水面時,會因為壓力變小而猛一下子膨脹,發(fā)出沖擊,水就這樣“說話”了。
    把水壺坐在火爐上,當水壺發(fā)出叫聲的時候,水還沒有開。等水真正沸騰的時候,叫聲不是那樣響了?!伴_水不響,響水不開”,水壺里的聲音為什么能報告壺里的情況呢?
    坐在火爐上的水壺,壺底的水先熱起來,于是那里就產(chǎn)生了氣泡。這些氣泡很熱,也很輕,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邊的冷水層。熱氣泡在冷水層放出了大量的熱,它的溫度降了下來,好像泄了氣的皮球,抵擋不住水的壓力,就被水給壓破了。氣泡破裂時會發(fā)出響聲,水壺便“鳴”叫了起來。水在沸騰的時候,氣泡一個接一個地鉆出水面沖到空氣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這時水的聲音就變成“嘩啦”“嘩啦”了。
    人被燙著會喊叫,水挨燙時也要“尖叫”呢!把幾滴冷水滴在火紅的爐蓋上,聽!它咝咝地尖叫了。燒水做飯時,我們常常會聽到這種聲音。
    水當然沒有知覺,它挨燙時的“尖叫”是由于它在急速地變成汽。爐蓋或紅煤球的溫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馬上就變成了水蒸氣,一滴水要變?yōu)槠?,體積大約要膨脹1500倍,這一漲,就像小炸彈爆炸,發(fā)出了聲音。
    你會判斷壺里的水開不開嗎?
    提一壺冷水,向地面上倒一點,你聽到的是清脆的噼啪聲;提一壺開水,同樣向地面上倒一點,聽!它發(fā)出了低沉的波波聲。為什么冷水和開水聲調(diào)不同呢?這跟水的溫度有關系,當水溫在100℃左右時,水不斷地變成汽,開水四周包圍著這層汽,好像裹著一層線毯,落到地上聲調(diào)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沒有氣墊的緩沖作用,聲音也就變得清脆了。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鋼球能發(fā)出清脆的聲音,掉在棉被上的鋼球只會發(fā)出一點兒聲響一樣。
    水的奇言妙語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實驗,研究一下嗎?
    9.按照說明對象看,這是一篇說明文,其說明順序是順序。(4分)
    10.為了生動地說明水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很多地方運用了的修辭方法。(2分)
    11.第二段畫線句是為了解釋(用原文回答)。(3分)
    12.文章說明了水在三種情況下的語言:①;②;③。(3分)
    13.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怎樣才能判斷出壺里的水是否是開的?(3分)
    (三)“空中惡魔”——酸雨(12分)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是大氣污染的一種表現(xiàn)。因為早引起人們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習慣上就稱酸雨。酸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影響面極大,它會使土壤融化,養(yǎng)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壞,樹木枯萎;酸雨還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響魚類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蝕能力很強,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蝕速度。因此,人們把酸雨稱為“空中惡魔”。
    酸雨沉降會導致大片森林枯亡,樹木受酸雨侵襲以后,葉子脫落,抗病蟲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國南方重酸雨區(qū),已發(fā)現(xiàn)一些森林衰亡現(xiàn)象。重慶南山1800公頃馬尾松林死亡率達46%;四川峨眉山金頂冷杉死亡率達40%;四川奉節(jié)縣芳草壩林場6000多公頃華山松96%已死。酸雨還會毀壞農(nóng)作物,使之減產(chǎn)。我國受酸雨危害的農(nóng)田有4000多萬畝,每年經(jīng)濟損失超過20億元。 [4] [5] [6] [7] [8]
    酸雨會造成湖泊酸化,水質(zhì)酸化會抑制微生物的活動,影響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機物的分解。當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時,大部分魚類很難生存,當pH小于4.5時,各種魚類、兩棲動物和大部分昆蟲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動物絕跡。
    酸雨嚴重腐蝕著世界各地的古跡,凡是酸雨嚴重的地區(qū),古跡損壞速度加快。從柬埔寨吳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從印度泰姬陵到英國圣保羅大教堂,這些珍貴的歷史古跡,都曾經(jīng)受住千百年的風化考驗,如今卻難以抵擋酸雨的襲擊。
    14.本文的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5.“空中惡魔”的“惡”表現(xiàn)在哪三個方面?(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③
    16.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3分)
    ①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氣降水。()
    ②在我國南方重酸雨區(qū),已發(fā)現(xiàn)一些森林衰亡現(xiàn)象。重慶南山1800公頃馬尾松林死亡率達46%;四川峨周山金頂冷杉死亡率達40%;四川奉節(jié)縣芳草壩林場6000多公頃華山松96%已死。()()
    三、寫作(30分)
    17.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管是生活在喧鬧的都市,還是在寧靜的鄉(xiāng)村,每個人對大自然都會懷有濃濃的依戀之情。某走進自然的行動,會給你留下難忘的記憶:也許是觀賞萬頃碧波,也許是留意田間小路,也許是仰望當空皓月,也許是諦聽枝頭蟬鳴……自然的美妙讓你流連忘返,心醉神迷。
    要求:
    以“讓我陶醉”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于500字。
    第四單元B卷
    一、1.孕;衍;椎;溯;jiù;tì;jiá;jié2.沖-充;忠-衷;竟-競;消-銷;在-載3.①銷聲匿跡②無可奈何③難能可貴④衰草連天
    二、(一)4.點綴;心曠神怡5.感嘆句:紅樹林的“胎生繁衍”真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啊!雙重否定句:紅樹林的“胎生繁衍”不能不說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6.①紅樹林是一類富有特色、很有觀賞價值的植物群落。②紅樹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觀之一。③紅樹林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沿海生態(tài)系統(tǒng)。④紅樹林能固堤護岸,是忠實的“海上衛(wèi)士”。⑤紅樹林具有防風防浪的作用。⑥紅樹林能凈化海域環(huán)境。7.(1)不能?!安糠帧币辉~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說明不是所有的沿海灘涂地區(qū)都能生長紅樹林的,表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2)不能。此句主要采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紅樹林與城市綠地的比較,更清楚地說明紅樹林在凈化海域環(huán)境方面的作用。8.提示:注意說明清楚跟紅樹不同的繁殖方式,并且至少用上一種說明方法。
    (二)9.事理;邏輯10.擬人11.水流出來時為什么噗噗作響12.流出來時;水不開時;水被“燙”時13.向地上倒,清脆的噼叭聲的是冷水,低沉的波波聲是開水。
    (三)14.酸雨的危害15.①使土壤酸化,養(yǎng)分淋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壞,樹木枯萎。②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響魚類及水生生物的生長。③加快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蝕速度。16.①下定義。②列數(shù)字、舉例子。 [4] [5] [6] [7] [8]
    三、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