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800字通用

字號: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800字篇一
    這本《格列佛游記》是一本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為人正直的外科醫(yī)生格列佛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jīng)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和慧馬國的奇遇來反映當時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tǒng)治集團的唯利是圖和對殖民戰(zhàn)爭殘酷暴戾進行批判。
    在這四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我最喜歡利立浦特的這個故事。它通過皇帝跟格列佛溝通時談判時談到的擔憂:他害怕在皇宮、在鄰國和宮里各黨派的壓力下導致分裂。在這個故事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猜忌、陰險、狠毒、狡詐的佛林奈浦。他是利立浦特皇帝的財政大臣,他看不起平民很有本領,但不將比運用到正途上,不為百姓做好事,格列佛把他當成朋友,可他倒反過來報復格列佛。這個故事十分生動有趣,同時也把英國上議會和下議會的黨派斗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在飛島國的歷險也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人民反抗統(tǒng)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還到了英國魔術家的國度,在那里回溯古羅馬的政治,對不了英國制度。此時,他的思想已從支持君主政體變?yōu)閾碜o共和了,不過,他還只是贊美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宗法社會。
    如果這種看法還屬于“浪漫倒退”的話格列佛對智馬國的描述,則指出了文明社會對于人民的腐蝕,表明只有在生活自然狀態(tài)下的人們。才是純潔高尚的。
    智馬國的居民分為狀似野獸是雅虎,和智慧會說話的智馬兩類。雅虎代表人類的貪婪和敗壞,兒智馬則生活在原始的善良社會。不言而喻,如果人類墮落下去,將于動物無異,那是多么可悲啊!
    這部小說我覺得是令人品味的,你只要讀過這本游記,你的情感就會升華,因為你會為作者的神奇又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筆下的精彩描述所折服!另外,當你讀這本書了解18世紀英國的亂世,就會聯(lián)想到中國古代的戰(zhàn)亂,再看看現(xiàn)在的中國正在走向富強,真是感慨萬千,我衷心希望我的祖國更好更強,成為世界強國。
    格列佛游記的讀后感800字篇二
    你知道一個人身上最美麗的品質是什么嗎?是理性和美德。當我讀完《格列佛游記》后,我更加理解了這一真理。
    說到斯威夫特的“小人國”、“大人國”的故事,幾乎稱得上家喻戶曉了。也正是他筆下格列佛那充滿神秘色彩的生命藍圖深深地吸引著我。
    格列佛,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無聊的人。小人國里的他是龐然大物,刀槍不入,甚至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饑腸轆轆。而在大人國里,他成了巨人們的玩偶,整天被玩弄于手掌間,時不時還與蒼蠅、老鼠展開激戰(zhàn)……漸漸地,我仿佛跟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些奇幻的世界。然而,令我深感汗顏的是他在慧骃國的經(jīng)歷。
    慧骃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里,格列佛結識了人的主宰——慧骃,而他卻降為供慧骃驅使的畜生“野胡”。在慧骃國,之所以人不如獸,是因為慧骃富有理性、公正誠實、仁慈友愛,而慧骃的種種美德,“野胡”絲毫都沒有,相反,他們卑鄙齷齪、貪婪好斗、好吃懶做。這兩者,無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即便是這樣,我仍羨慕格列佛有幸能到慧骃國。因為在慧骃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欺騙”這樣的字眼,他們也不懂什么叫“懷疑”、什么是“不信任”……在那里,一切都是真實而透明的,是我們所向往的理想境地。
    理想和現(xiàn)實或許就在一念之間,但終究有區(qū)別。我們都具備慧骃的理性和美德嗎?我們的社會風氣是否可與慧骃國相媲美?想必回答是斬釘截鐵的“不”。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們,仍有一部分丑陋齷齪、貪得無厭,他們恰恰和“野胡”屬于同一種類;但又因為他們自以為有理性,就變本加厲地為非作歹、腐化墮落。這樣,不僅絕不能跟慧骃相提并論,就連那毫無理性的、最可惡的“野胡”也不如。
    其實,丑陋并無大礙,重要的是要有美麗的積極進取精神。只要我們帶著一顆理性的心去面對事情,學會用美德去解決問題,或許一切都將柳暗花明。要知道,沒有永遠絕對的智者或愚者,只有不愿妥協(xié)的心。
    我相信,理性與美德是永恒的話題,也是一個智者必備的條件。或許我們并非擁有天生的聰慧,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去獲取理性與美德。若我們時刻讓理性跟隨,與美德相伴,那么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社會必將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