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教學內(nèi)容:
必修5熱點問題專題剖析
二. 教學目的
對必修5熱點問題進行剖析,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本冊教材重點內(nèi)容。
三. 教學重點、難點
必修5各章節(jié)熱點問題解析
四. 知識分析
專題一 應(yīng)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正、余弦定理在實際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yīng)用,求解實際應(yīng)用題十分有效,下面幾個為對正、余弦定理應(yīng)用比較多的實例。
1、“海上營救”問題。
例1. 如圖,某艦艇在A處,測得遇險漁船在北偏東45°距離10海里的C處,此時得知該漁船正沿北偏東105°方向,以每小時9海里的速度航行,艦艇時速每小時21海里.問艦艇朝什么方向前進可以最快營救漁船?所需時間是多少?(方向精確到1°)
解:設(shè)所需時間為t,則有:
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此時,
由 ,即
得:
即艦艇沿北偏東67°方向前進 小時,就可以最快營救漁船。
2、“準確炮擊”問題
例2. 如圖,我炮兵陣地位于地面A處,兩觀察所分別位于地面C處和D處,已知CD=6000米,∠ACD=45°,∠ADC=75°,目標出現(xiàn)于地面B處,測得∠BCD=30°,∠BDC=15°,若想準確炮擊該目標,炮彈的落點距我炮兵陣地至少多少米?
解:由∠ACD=45°,∠ADC=75°,得:∠CAD=60°
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同理,在 △BCD 中,得:
又
所以
所以 米。
故炮彈的落點距我炮兵陣地至少6480.7米。
3、“距離測量”問題
例3. 如圖,若觀測站C在目標A的南偏西25°方向,從A出發(fā)有一條南偏東35°走向的公路,在C處測得與C相距31km的公路B處有一個人正沿著此公路向A走去,走20km到達D,此時測得CD距離為21 km,求此人在D處距 A 處還有多遠?
解:由已知得:
,所以
于是,在 △ABC中,
在△ABC中, ,
即
解得:AB=35,或AB=-11(舍去)。
因此,AD=AB-BD=35-20=15。
故此人在D處距A處還有15km。
細心的你也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雖然來源于不同的生活素材,但就其求解而言,基本上大同小異:首先轉(zhuǎn)化為三角形中的邊、角關(guān)系問題;其次再看是用正弦定理還是余弦定理.不論題目的構(gòu)思多么新穎,正、余弦定理都是“綱”,抓住了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專題二 如何判定三角形的形狀
三角形形狀的判定主要掌握三角形形狀分類的兩個標準:按邊來分類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按角來分類有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在邊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正、余弦定理尤其顯示其不凡的魅力.下面就判斷過程運用的方法略加介紹,以便同學們能夠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注意點.
必修5熱點問題專題剖析
二. 教學目的
對必修5熱點問題進行剖析,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本冊教材重點內(nèi)容。
三. 教學重點、難點
必修5各章節(jié)熱點問題解析
四. 知識分析
專題一 應(yīng)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決實際問題
正、余弦定理在實際生活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yīng)用,求解實際應(yīng)用題十分有效,下面幾個為對正、余弦定理應(yīng)用比較多的實例。
1、“海上營救”問題。
例1. 如圖,某艦艇在A處,測得遇險漁船在北偏東45°距離10海里的C處,此時得知該漁船正沿北偏東105°方向,以每小時9海里的速度航行,艦艇時速每小時21海里.問艦艇朝什么方向前進可以最快營救漁船?所需時間是多少?(方向精確到1°)
解:設(shè)所需時間為t,則有:
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此時,
由 ,即
得:
即艦艇沿北偏東67°方向前進 小時,就可以最快營救漁船。
2、“準確炮擊”問題
例2. 如圖,我炮兵陣地位于地面A處,兩觀察所分別位于地面C處和D處,已知CD=6000米,∠ACD=45°,∠ADC=75°,目標出現(xiàn)于地面B處,測得∠BCD=30°,∠BDC=15°,若想準確炮擊該目標,炮彈的落點距我炮兵陣地至少多少米?
解:由∠ACD=45°,∠ADC=75°,得:∠CAD=60°
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同理,在 △BCD 中,得:
又
所以
所以 米。
故炮彈的落點距我炮兵陣地至少6480.7米。
3、“距離測量”問題
例3. 如圖,若觀測站C在目標A的南偏西25°方向,從A出發(fā)有一條南偏東35°走向的公路,在C處測得與C相距31km的公路B處有一個人正沿著此公路向A走去,走20km到達D,此時測得CD距離為21 km,求此人在D處距 A 處還有多遠?
解:由已知得:
,所以
于是,在 △ABC中,
在△ABC中, ,
即
解得:AB=35,或AB=-11(舍去)。
因此,AD=AB-BD=35-20=15。
故此人在D處距A處還有15km。
細心的你也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雖然來源于不同的生活素材,但就其求解而言,基本上大同小異:首先轉(zhuǎn)化為三角形中的邊、角關(guān)系問題;其次再看是用正弦定理還是余弦定理.不論題目的構(gòu)思多么新穎,正、余弦定理都是“綱”,抓住了它,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專題二 如何判定三角形的形狀
三角形形狀的判定主要掌握三角形形狀分類的兩個標準:按邊來分類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按角來分類有鈍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在邊角轉(zhuǎn)化的過程中,正、余弦定理尤其顯示其不凡的魅力.下面就判斷過程運用的方法略加介紹,以便同學們能夠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注意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