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冊歷史初一寒假作業(yè)試題

字號:

這篇上冊歷史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呼韓邪單于向漢族提出“和親”,發(fā)生在( )
    A.漢元帝時 B.漢武帝時 C.三國時 D.南北朝時 2.“絲綢之路的”是聞名世界的東西交通要道,它開創(chuàng)于( )
    A.西漢 B.秦朝 C.東漢 D.戰(zhàn)國 3.下列不屬于張騫通西域的作用的是( )
    A.豐富了漢族的經(jīng)濟生活 B.開辟了東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C.促進了西域的經(jīng)濟發(fā)展 D.設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機構
    4.東漢時期的治理黃河的行動使得黃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沒有改道,這次治理是在誰的主持下進
    行的( ) A.王景 B.漢武帝 C.秦始皇 D.漢明帝 5.右圖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稀世珍寶,這一文物的生產(chǎn)年代是( )
    A.戰(zhàn)國 B.漢代 C.魏晉 D.秦朝
    6.右圖是我國古代的工具,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這一工具的發(fā)明者及朝代是(課本74頁上冶鐵
    水排圖,不帶下面的文字)( )
    A.西漢的王景 B.東漢的杜詩 C.東漢的王景 D.西漢的杜詩
    7.蒙古風光好,游牧在草原??珊髞硇倥劝l(fā)展畜牧業(yè),也發(fā)展農(nóng)業(yè)。這是受哪一民族的影響( )
    A.蒙古 B.漢族 C.羌族 D.越族 8.古代的西域是指( )
    A.甘肅玉門關、陽關以西,今天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 B.蔥嶺以西更遠的地區(qū) C.今天中亞和西亞一帶 D.今天的西歐一帶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一典故和誰有關( )
    A.張騫 B.班超 C.衛(wèi)青 D.霍去病 10.今天的新疆地區(qū)在歷早歸屬中央政府開始于( )
    A.西漢 B.東漢 C.戰(zhàn)國 D.秦朝 11.“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是哪
    部作品的主張( )
    A.《傷寒雜病論》 B.《齊民要術》 C.《無神論》 D.《論衡》 12.230年,孫權派衛(wèi)溫率領萬人船隊抵達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 A.臺灣 B.南京 C.洛陽 D.北京 13.“惜秦皇漢 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澤東在
    《沁園春·雪》中提及了中國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漢武”主要的功績是( )
    A.創(chuàng)立中央集權 B.結束割據(jù),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 C.穩(wěn)固大一統(tǒng)局 面 D.統(tǒng)治期間出現(xiàn)盛世局面 14.正在央視電 視劇頻道熱播的《昭君出塞》,引起了觀眾對歷這位“落雁美女”大義和親的輝
    煌事跡的極大興趣。你知道王昭君和親嫁給了哪一民族的首領( ) A.鮮卑族 B.匈奴族 C. 藏族 D.蒙古族 15.對右圖歷史 信息的解讀正確的是( ) A.漢武帝時國力 強盛
    B.漢元帝把王昭 君嫁給了松贊干布 C.東漢時對匈奴 實行和親政策
    D.此事促進了漢 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
    16.西漢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貨幣應該是下列的哪一種( )
    A.半兩錢 B.圓形方孔錢 C.五銖錢 D.刀幣 17.兩漢時期,不是手工業(yè)技術新成就的是( )
    A.冶鐵用水排鼓風 B.發(fā)明使用耬車 C.紡織使用提花機 D.用鋼材制成的兵器 18.“蒙古好風光,游牧在草原?!睔v第統(tǒng)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A.東夷 B.突厥 C.蒙古 D.匈奴 19.歐洲人早能穿上中國絲綢制成的衣服是在( )
    A.秦朝 B.漢朝 C.戰(zhàn)國 D.春秋 20.可以從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寫的《史記》中查到的歷史事件是( )
    A.楚漢之爭 B.蔡倫改進造紙術 C.班超經(jīng)營西域 D.張衡制造地動儀
    21.商鞅變法和孝文帝改革是我國古代的兩次改革,請你用表格的形式將兩次改革從目的、時期、內容和作用四個方面進行簡要比較。
    22.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圖中箭頭所示路線即我國古代的“______”,這條路線的起點是______即今天的___
    ___市,遠可到達______。
    (2)這條路線早開辟于___(朝代),對開通這條路線貢獻大的人物是____。 (3)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我國西北部地區(qū),西漢政府設置的機構是_____。
    (4)這條路開通后成為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橋梁,你知道當時中國有哪些先進技術相繼西傳?想一想,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在今天看來,對歷史發(fā)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