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日記推薦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數學日記推薦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整天就知道玩玩玩,懂不懂看看書。”五一黃金周,正當我玩的開心的時候,突然聽到一個美女的聲音傳過來。不看就知道,是我的媽媽再教訓我。“媽媽,我作業(yè)早做好了?!蔽亦街爝€了一句?!澳俏襾砜伎寄?,你要是做對了,我就獎勵你玩一天?!卑ィ瑡寢層忠獧z查我的學習情況了。我時常提醒媽媽不叫動氣,否則影響美容的。
    媽媽出題了:“有一個等腰三角形,其中兩條邊的長度分別9厘米和4厘米。你算算,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可能是多少?”我一聽太簡單了,真有點不想做,但一想到玩一天,做就做想嘛。我知道這道題的焦點在結論的多樣性中,這個嘛我的數學老師講過多次了,說這叫新課程。
    于是我開始分析:“如果把9厘米的邊看作腰,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就是9*2+4=22厘米。如果我把4厘米的邊看做腰的話,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周長就是:4*2+9=17厘米。”三下五除二,我得意的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笑說:“你想得很好,但你敢對自己的結果負責嗎?你去把你剛才考慮到的兩個三角形搭出來給我看看”。
    只要不讓我學習,搭個三角形有什么不行的,搭就搭。我喜滋滋的去做三角形了。第一個三角形很快搭好了,我如法炮制,可奇怪的是我擺來擺去,可是任我怎么擺,我總不是不能把腰是4厘米,底邊是9厘米的三角形拼出來,這是怎么回事???看來我前面分析的第二種計算方法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兩根4厘米長的小棒和一根9厘米長的小棒,不可能拼成一個三角形。我搭著腦袋把自己的結果告訴了媽媽。媽媽笑笑說:“學習一定要注意聯系實際,要學會對自己的結果負責任,不能想當然。”
    媽媽拋下這句話就做家務去了。我很不服氣,是不是媽媽給我出了一下特殊的條件,其它情況也不這種可能嗎?于是,我繼續(xù)自己的實驗。原來4厘米與4厘米合起來也才8厘米,沒9厘米長,當然拼不成,至少要一樣長嘛。于是我將另一根換成5厘米,一拼還是不行,換成5.5厘米,行了。5.4呢?我有意縮短了一段,還是行。我似費明白了什么。兩根短棒合起來要比9厘米長才行。這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又翻開數學書,量了很多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結果發(fā)現兩邊加起來都比另一邊大,我還是不相信,自己又畫了10多個任意的三角形,量了再加,結果還是一樣。我相信了:三角形不管哪兩邊的和都是大于所對的哪個邊的。我開始有點興奮了,大聲地對媽媽說:“媽媽,你誤導,這明明不行,你叫我怎么擺得出來?”媽媽及時表揚了我學習數學的方法很科學。
    五一節(jié)后上學,我把這個故事
    在班會上講給同學們聽了,講完后得意地問大家有無問題,沒想到班長大聲問:“你的發(fā)現很了不起,但我們想知道為什么?”這下可把我難倒了。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知道了打個電話哈:023-55**2266
    它也是公倍數
    2003年4月7日 星期一 晚上 雨
    以前,我一直以為學習”求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與”求11和12的小公倍數”類似這樣的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爺爺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車去青少年宮。我們爺倆坐的是3路車,快要出發(fā)的時候,1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fā)。此時爺爺看著這兩路車,突然笑著對我說:”小溦,爺爺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聽好了,如果1路車每3分鐘發(fā)車,3路車每5分鐘發(fā)車。這兩路車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fā)車呢?”稍停片刻,我說:”爺爺你出的這道題不能解答?!睜敔斠苫蟮乜粗遥骸迸?,是嗎?””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1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爺爺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個聰明禿頂的腦袋,笑著說:”我這個'數學博士'也有糊涂的時候,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爺爺開心地哈哈地大笑起來。此時爺爺說:”那好,現在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15分鐘。因為3和5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小公倍數就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3х5=15),所以15就是它們的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再過15分鐘能同時發(fā)車?!睜敔斅犃丝湮遥骸贝鸢刚_!100分?!薄币?!”聽了爺爺的話,我高興地舉起雙手。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巧數木頭
    2003年2月1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到工地去看一位叔叔。 叔叔正在操場上數木頭,木頭正好堆成一個三角形。看到我們來,叔叔說:”你們來得正好,快幫我數木頭吧!我頭都數昏了?!?我一看仔細看看,發(fā)現這堆木頭排列有個規(guī)律:下面的一排總比上一排多一根!這下好辦了,把上面一排的根數加上下面一排的根數,再將所得的得數乘以木頭的總排數,后除以2,得到的便是木頭的總根數。當我把得數說出來時,叔叔和爸爸都滿意的笑了。后來我聽姐姐說,這堆木頭的排列恰好構成了”等差數列”。
    數學日記(四)
    我們生活在一個數字的世界里,書上有頁數,街上有里程數,樓房有層數房號,買菜有數字有很多有趣的含義,數學家很認真地研究過,比如圣經數,正值數等等。
    數學是多么重要呀!所以我們必須學好數學,只有學好了數學才能在這個數字的環(huán)境里生活,不然買菜都不會算帳呢!
    數學日記(五)
    羅老師要我們寫數學日記,我反復思考,還是寫不出來,要么就寫成了作文,變成了語文作業(yè),要么就寫1、2、3、4、5、6、7、8、9,但這又不是日記,這讓我冥思苦想。我把生活中的事反復思考,突然,我想起動物的腳都是雙數,比如人是兩只腳,豬、牛等都是四只腳,有些昆蟲是6只腳,8只腳,甚至是1000只腳。為什么這些數都是雙數而不是單數。
    我實在想不出這個問題,希望羅老師幫忙。
    數學日記(六)——數字的歷史
    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60秒是一分,60分是一小時,24小時是一天,30天是一個月,12個月是一年,100年是一個世紀,10個世紀是一千年,我們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了,五千年歷史也是一秒一秒過去的,所以說時間就是生命,我們不能放過每一秒。就象蓋房子一樣,也是一點點地用磚蓋起來的,我們不一點點地把知識積累起來,長大后就成不了有用的人,就象蓋房子一樣,要先打好基礎,不然就蓋不了高樓大廈。我們必須抓住每一秒去積累知識,來豐富我們的頭腦。中國人民就是這樣一代代地努力,才創(chuàng)造了五千年的歷史。
    數學日記(八)
    我實在寫不出數學日記,就寫一篇數學成語。
    一本正經,一了百了,一念之差,一日千里,一窮二白,一心一意,一干二凈,一絲一毫,一氣呵成,一刀兩斷,一落千丈,一馬當先,一目了然,一事無成,一日三秋,一絲不茍,一季之長,一字千金,一無所知,一衣帶水,一言為定,一朝一夕,一張一馳,一夜之秋,一針見血,,三心二意,三思而行,三長兩短,三言兩語,三番五次,四面楚歌,四分五裂,五湖四海,五光十色,五花八門,七手八腳,七上八下,八面玲瓏,八面威風,混為一談,幾次三番,濟濟一堂,狡兔三窟,接二連三,舉一反三,兩面三刀。
    數學日記(九)——數學詩
    我給大家介紹幾首數學詩,是在網上查到的。如下:
    一去二三里,煙材四五家,平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徐再思寫的。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萬片無
    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這是鄭板橋寫的。
    一蓑一笠一漁翁,一個漁翁一釣鉤,一拍一呼還一笑,一人獨占一江秋。這是紀曉嵐寫的。
    一花一柳一魚磯,一抹斜陽一鳥飛。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黃葉一僧歸。這是何佩玉寫的。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這是徐再思寫的。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處。舉頭紅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這是唐伯虎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