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培訓心得體會優(yōu)質

字號: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初中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一
    一、選拔并培養(yǎng)小組長至關重要
    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沒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學生自制力很差,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yǎng)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確定智力水平良好、發(fā)言積極、操作能力較強、表現欲望強烈的學生當學習小組的組長。其次,對組長進行有效的培訓:第一,督促組長積極主動地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合作意識;第二,指導組長組織合作交流時,要先進行有序地安排,如鼓勵組員大膽發(fā)言,讓會說的先說,不會說的先聽后說,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第三,指導組長在交流過程中進行靈活協調,如對于回答正確的同學報以掌聲,當出現意見分歧時,組長應問個為什么,請組員說出理由,當出現冷場現象時,組長應帶頭先發(fā)言,起表率作用;第四,指導組長善于收集組員在交流中對同一道題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時準確地向老師匯報。從而培養(yǎng)組長的組織、安排、協調、歸納能力,促進合作交流的有效進行。
    二、教師的示范作用不可缺
    要在他們大腦中建立起合作學習的概念,教師必須事先做好示范。如在教學“概率”時,我先叫幾個同學作為幫手在講臺上演示,使整個操作過程和步驟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模式,給學生導個向,最后才放手讓學生自由動手操作。這樣由于教師示范在先,學生合作起來才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三、選擇恰當時機,是有效交流的保證
    小組合作交流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但是,并非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合作交流,而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才能保證交流的有效進行。一般說來,動手操作時,進行小組合作,使組員養(yǎng)成一種與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質,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做組詞、造句的練習時進行合作交流,能拓寬學生的思路。新教材有很多開放性的題目,其答案多樣化,而學生考慮問題比較單一,往往想不到多種答案,這時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學生間互相激勵,互相促進,在這種合作氛圍下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從而拓展了思維,同時也培養(yǎng)了向別人學習的好習慣。
    小組合作是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很重要的理念,但我們在教學中往往都誤會了小組合作,認為小組合作是讓課堂活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但各位老師們你們是否看到,我們所組織的小組合作除了制造了氣氛外,學生學習的效率如何?學生是否真的體現了合作精神?我看,很多時候都沒達到我們的目的。所以我覺得小組合作不能濫用,要慎用。這次小組合作,我們一定要考慮以下問題:1、要小組合作的內容一定是一個人無法完成,或者不能比較快的完成的,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提高效率的活動。2、小組里的分工一定要明確。3、一定要有足夠時間必去討論、分析、總結。所以我認為,一節(jié)課中最多不多于一次的小組合作就足夠了,我寧愿費長一點的時間完成一次小組活動,總比搞多次的形式小組活動好得多。以上是我的一點愚見,請各位多多指教。
    初中數學培訓心得體會篇二
    早上8:00準時趕到翰林學校,8:30準時開始了數學科的復習培訓會。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初中數學的培訓。上午三個多小時,下午三個多小時的培訓會,讓我受益匪淺。
    中考是初中教學的指揮棒,它決定著我們初中教學的方向。張曼老師從中考命題的角度解讀了《課程標準》,通過課本題與中考題結合,就"中考考什么?中考怎么考?"的問題給出了答案。張老師以2017年中考題為例子,幫我們分析了命題的根源及命題的思路。20__年中考題中有半數以上的題目在課本上能找到原型。原來課本就是本源,是基礎。張曼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中考命題的演變過程,每一次題目的設置和演變都體現著命題人的良苦用心:從單一考查到綜合考查,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采納,從數學的應用性和實用性上,無不滲透著命題人的心血。
    我們的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中考命體又何嘗不是這樣?命題老師處處想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以及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中考題源自教材,以考查學生能力為主。看來,我們教學的方向應該以教材為主,拓展變式,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上多下功夫。
    郝紅敏老師則在初三復習策略上給予了具體的指導。從學校層面,到教研組層面,再細到教師個人。郝老師說中考復習的根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提高。她說,一要促成學生的課堂參與,二是功夫用在課堂之外,成于落實之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最需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數學思考,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讓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
    郝老師還分別對復習課和講評課給出了具體的教學模式。她說復習課不是新授課,課前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梳理很有必要,老師選題要精,選題要在提出問題上下功夫。郝老師建議當堂檢測,及時反饋,以提高復習效率。至于講評課,郝老師認為講評課的順序應該先"評"后"講",分類評講,講評課不能就題論題。通過測試講評,要對教學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查缺"容易,"補漏"需要老師精心準備。
    馮樹軍老師高屋建瓴,從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數學教學給我們作了精彩報告。馮老師從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新理念給我們就核心素養(yǎng)與舊的教學模式作了對比。同時對數學的六大核心素養(yǎng)作了深入分析,明確了我們的教學任務。馮老師還通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教學設計實例給我們做了示范。他認為,任何一個教材中的內容的設置我們都要看到它的作用和意義。比如課本中的章頭圖作用是什么?怎樣利用?都是課題,都值得我們思考。馮老師要求我們用六大素養(yǎng)的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我們就要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課堂。
    我認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是學生把所的數學知識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東西。通過教學能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看問題,有條理地進行理性思維、嚴密求證、邏輯推理和清晰準確地表達自己意識的能力。
    許廣民老師則通過具體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怎樣對習題進行研究。許老師通過幾個幾何的例子給我們展示了一題多解的探索過程。通過習題的變式及拓展,讓學生的數學課堂變的有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存在感,讓學生的價值得以在探索中得到體現。
    今天聽了幾位專家的報告,我終于體會到了數學的魅力。其實,數學學習并不難,難的是我們怎樣把學生引入正確的學習軌道,怎樣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老師精心設計是課堂教學很關鍵的一環(huán),學生主動參與是高效課堂的保證。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下足功夫是每個教師應做的,也必須要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