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最新2013情感日志大全:老鐘他們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鐘是我父親生前的同事,在我們家最困難、無助的那段時光,他和他的幾個同事每年都來看望我們,直到我們長大、走出困境。
二十多年過去了。有一天,大哥來電,說老鐘來了。無需任何解釋,那個一臉慈祥清瘦高大的身影從記憶的匣子里走了出來,頓時,一股親切的暖流涌上心頭。
說來慚愧,這么些年來,我們忙來忙去,竟把這個大恩人給忘了。如今老鐘老了,還惦念著我們這幫沒有父親的孩子。知道母親去世多年,老鐘很是為之惋惜,說老萬這人吃了太多的苦,卻走得如此匆忙;知道我們兄弟還好,老鐘臉上露出了輕松的微笑,仿佛是發(fā)自于一位老父親的一種欣慰。
在我的記憶里,老鐘的印象不比父親模糊。父親在我七歲那年就離我們而去,在我們的記憶里,父親給我們留下的更多是饑寒和饑寒中的企盼。那時,我們理解不了老鐘他們的行為意味著什么,但每見到老鐘他們,心里總是充滿無比的溫暖,就像有了主心骨。那時,我們是多么多么的需要他們啊!現(xiàn)在意會起來,才感覺到這其中的情義是多么的深重。
關于對老鐘的稱謂,是因為年少無知,母親怎么叫,我們也隨口,老鐘并不忌諱,自然便成了習慣。雖然這樣叫有些不恭,但在我們的心里倍感親切。
說起老鐘他們,我便會與贛州的舅舅聯(lián)系起來。父親去世以后,舅舅們幾乎每年都來看望我們,特別是二舅從部隊轉業(yè)后,就不再間斷。說起母親的往事,二舅道出了他們當初的想法:姐夫不在了,大姐(我母親)和她的孩子們可憐啊,我們兄弟每年得去瑞金走走看看,讓大姐的村人知道,她在贛州還有幾個人模人樣的兄弟,他們在關心她、牽掛她,這是一種無聲的力量。每次進村,舅舅們總是會一路問詢:贛州嫁過來的老萬在家嗎?就是原來在林業(yè)局工作的劉運坤家,我們家大姐……他們一路進村,全村人就知道是我們贛州的舅舅來了。小孩子們歡呼著,相擁著,這一喜訊早就傳給了還在田間勞作的母親。此時,不知是哪一雙大手撫摸在我的腦后:“走,去你家!”一種莫名的幸福與自豪油然而生,那感覺比過年還好。
老鐘他們給我的感覺不亞于這樣的親人。在那個艱苦的歲月,他們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放下自己及一家,犧牲休息時間,從幾十里外的縣城騎著破舊的自行車來到我們這個搖搖欲墜的家,雖然只是短暫的大半天,對于我們來說卻是多么的寶貴。老鐘他們來了,抑或帶來了同事們的關切和組織上的溫暖。村里人都知道,我父親雖然走了,可同事們并沒有忘記他,組織上還惦記著他的兒女。他們的腳步、他們的身影只要在村里一現(xiàn),那意義非同凡響。這是對生者的一種鼓舞,對死者的一種慰藉,這是一個父親無奈的信托,是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母親曾告訴過我,父親走后,她有過許多輕生的念頭。誰能想到一個三十出頭的寡婦拉扯著七個未成年的兒女有多么的艱難?每每遇到難事,幼小的我很自然就想到贛州的舅舅,還有老鐘他們。記得有一次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我竟揚言叫贛州的舅舅來教訓他們。正是有舅舅、老鐘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和鼓舞,正因為我們有一個堅強的、吃苦耐勞的母親,我們才得以重生,得以成長。
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老鐘及其他幫助、關心過我們的人,更不能忘記為我們作出了重大犧牲的母親!
老鐘是我父親生前的同事,在我們家最困難、無助的那段時光,他和他的幾個同事每年都來看望我們,直到我們長大、走出困境。
二十多年過去了。有一天,大哥來電,說老鐘來了。無需任何解釋,那個一臉慈祥清瘦高大的身影從記憶的匣子里走了出來,頓時,一股親切的暖流涌上心頭。
說來慚愧,這么些年來,我們忙來忙去,竟把這個大恩人給忘了。如今老鐘老了,還惦念著我們這幫沒有父親的孩子。知道母親去世多年,老鐘很是為之惋惜,說老萬這人吃了太多的苦,卻走得如此匆忙;知道我們兄弟還好,老鐘臉上露出了輕松的微笑,仿佛是發(fā)自于一位老父親的一種欣慰。
在我的記憶里,老鐘的印象不比父親模糊。父親在我七歲那年就離我們而去,在我們的記憶里,父親給我們留下的更多是饑寒和饑寒中的企盼。那時,我們理解不了老鐘他們的行為意味著什么,但每見到老鐘他們,心里總是充滿無比的溫暖,就像有了主心骨。那時,我們是多么多么的需要他們啊!現(xiàn)在意會起來,才感覺到這其中的情義是多么的深重。
關于對老鐘的稱謂,是因為年少無知,母親怎么叫,我們也隨口,老鐘并不忌諱,自然便成了習慣。雖然這樣叫有些不恭,但在我們的心里倍感親切。
說起老鐘他們,我便會與贛州的舅舅聯(lián)系起來。父親去世以后,舅舅們幾乎每年都來看望我們,特別是二舅從部隊轉業(yè)后,就不再間斷。說起母親的往事,二舅道出了他們當初的想法:姐夫不在了,大姐(我母親)和她的孩子們可憐啊,我們兄弟每年得去瑞金走走看看,讓大姐的村人知道,她在贛州還有幾個人模人樣的兄弟,他們在關心她、牽掛她,這是一種無聲的力量。每次進村,舅舅們總是會一路問詢:贛州嫁過來的老萬在家嗎?就是原來在林業(yè)局工作的劉運坤家,我們家大姐……他們一路進村,全村人就知道是我們贛州的舅舅來了。小孩子們歡呼著,相擁著,這一喜訊早就傳給了還在田間勞作的母親。此時,不知是哪一雙大手撫摸在我的腦后:“走,去你家!”一種莫名的幸福與自豪油然而生,那感覺比過年還好。
老鐘他們給我的感覺不亞于這樣的親人。在那個艱苦的歲月,他們在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放下自己及一家,犧牲休息時間,從幾十里外的縣城騎著破舊的自行車來到我們這個搖搖欲墜的家,雖然只是短暫的大半天,對于我們來說卻是多么的寶貴。老鐘他們來了,抑或帶來了同事們的關切和組織上的溫暖。村里人都知道,我父親雖然走了,可同事們并沒有忘記他,組織上還惦記著他的兒女。他們的腳步、他們的身影只要在村里一現(xiàn),那意義非同凡響。這是對生者的一種鼓舞,對死者的一種慰藉,這是一個父親無奈的信托,是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母親曾告訴過我,父親走后,她有過許多輕生的念頭。誰能想到一個三十出頭的寡婦拉扯著七個未成年的兒女有多么的艱難?每每遇到難事,幼小的我很自然就想到贛州的舅舅,還有老鐘他們。記得有一次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我竟揚言叫贛州的舅舅來教訓他們。正是有舅舅、老鐘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和鼓舞,正因為我們有一個堅強的、吃苦耐勞的母親,我們才得以重生,得以成長。
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老鐘及其他幫助、關心過我們的人,更不能忘記為我們作出了重大犧牲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