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章節(jié)專題練習(xí)之物體間相互作用
1.用一個水平力推放在地面上的木箱,但沒有推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B.木箱相對于地面的運動趨勢的方向與水平力方向相同
C.摩擦力與木箱對地面的壓力成正比
D.木箱受到的摩擦力與水平推力相同
解析:水平力推木箱沒有推動時,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兩個力作用而靜止,因此二力平衡。靜摩擦力和水平推力大小相等,但靜摩擦力不等于水平推力,因為二力相同必須指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木箱的運動趨勢與靜摩擦力方向相反,而與水平推力方向相同,當(dāng)靜摩擦力沒有達到值時,其數(shù)值可以在零到值之間變化。
答案:B[來源:學(xué)科網(wǎng)ZXXK]
2.(雙選)關(guān)于摩擦力與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彈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彈力
D.同一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彈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解析:有彈力是產(chǎn)生摩擦力的必要條件之一,若物體間沒有彈力,就不會產(chǎn)生摩擦力,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彈力;由于相互接觸、擠壓的兩物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并且接觸面粗糙,才會產(chǎn)生摩擦力,所以兩物體間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在同一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摩擦力和彈力,一個沿接觸面切線,一個垂直于接觸面,它們一定相互垂直。
答案:BD
3.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做勻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C做減速運動,那么它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guān)系應(yīng)是( )
A.fB>fA>fC B.fA C.fB=fA=fC D.不能比較大小[來源:學(xué)#科#網(wǎng)Z#X#X#K]
解析:三個物體均受到地面的滑動摩擦力,由f=μFN,
FN=mg可知,fB=fA=fC,故C正確。
答案:C
4.(雙選)一個物體平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水平推力F的作用,如圖1所示。F的大小由零逐漸增大,直到物體剛要開始滑動。在這一過程中,以下關(guān)于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A.靜摩擦力的大小逐漸增大,當(dāng)剛要開始滑動時達到靜摩擦力
B.大小不變,總為f=μmg
C.方向一直水平向左
D.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解析:用力F推物體,在沒推動前,物體受靜摩擦力作用,靜摩擦力的大小隨F的增大而增大。當(dāng)F增大到能推動物體時,物體受到的摩擦為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μFN=μmg,故選AC。
答案:AC[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5.如圖2所示,兩塊木板緊緊夾住木塊,一直保持靜止,木塊重為30 N,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若左右兩端的壓力F都是100 N,則木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圖2
A.30 N,方向向上 B.20 N,方向向上
C.40 N,方向向下 D.100 N,方向向上
解析:由于木塊靜止,由二力平衡可得,木板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且大小為30 N,故A正確。
答案:A
6.如圖3所示,A、B兩物體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等于0.3,同時有F=1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靜止,則地面對B和B對A的摩擦力分別為( ) 圖3
A.6 N,3 N B.1 N,1 N
C.0 N,1 N D.0 N,2 N[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解析:應(yīng)用整體法,A、B整體水平方向上外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地面對B無摩擦力。以A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上A必受大小與F相等,方向與F相反的靜摩擦力。故選項C正確。
答案:C
7.如圖4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質(zhì)量為m的物體A,連接在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彈簧上,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彈簧,使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 圖4
則彈簧伸長的長度為(重力加速度為g)( )
A.F
k
B.k
mg
[來源:Z_xx_k.Com]
C.μmg
k
D.k
μmg
解析:設(shè)彈簧伸長長度為x,由胡克定律和二力平衡得kx=μmg,所以x=k
μmg
。故選項D正確。
答案:D
8.(雙選)如圖5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一疊共計54張的撲克牌,每一張的質(zhì)量均為m。用一手指以豎直向下的力壓第1張牌,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動手指,確保手指與第1張牌之間有相對滑動。設(shè)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同,手指與第1張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牌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2,第54張牌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3,且有μ1>μ2>μ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可能發(fā)生相對滑動
B.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不可能發(fā)生相對滑動[來源:Zxxk.Com]
C.第1張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
D.第54張牌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左
解析:由題意知,第1張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錯誤;如果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發(fā)生了相對滑動,則其中的某一張牌受到的來自于其上方的牌的摩擦力f上必大于其所受來自下方牌的摩擦力f下,牌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均為μ2,令每張牌的重力為mg,令f上=μ2FN,則f下=μ2(mg+FN),總有f下>f上,即從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不可能有相對滑動發(fā)生。將第2張牌到第53張牌視為一個整體,該整體受第1張牌的摩擦力向右,由力的相互性知第53張牌對第54張牌的摩擦力向右,則桌面對第54張牌的摩擦力必向左。
答案:BD
9.風(fēng)洞實驗室中可產(chǎn)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調(diào)節(jié)的風(fēng)力?,F(xiàn)將一套有小球的細直桿置于風(fēng)洞實驗室。小球孔徑略大于細桿直徑,當(dāng)桿在水平方向固定時,調(diào)節(jié)風(fēng)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桿上做勻速運動,如圖6所示。這時小球所受的風(fēng)力等于小球重力的0.5倍,求小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來源:學(xué)科網(wǎng)ZXXK]
圖6
解析:風(fēng)力等于滑動摩擦力,0.5G=μFN,
又FN=G,故解出μ=0.5。
答案:0.5
10.如圖7所示,當(dāng)水平拉力為F=40 N時,質(zhì)量為m=10 kg的木塊可以在水平面上勻速前進。若在木塊上再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鐵塊,為使它們勻速前進,水平拉力為60 N,求鐵塊的質(zhì)量M。(取g=10 N/kg)
圖7
解析:拉力F=40 N時,滑動摩擦力f=40 N,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mg=100 N,
由f=μFN得,動摩擦因數(shù)μ=100
40
=0.4。
當(dāng)拉力F′=60 N時,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10+M)g=100+10 M,
摩擦力f′=60 N,由f′=μFN′得60=0.4×(100+10M),解得M=5 kg。
答案:5 kg
1.用一個水平力推放在地面上的木箱,但沒有推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水平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B.木箱相對于地面的運動趨勢的方向與水平力方向相同
C.摩擦力與木箱對地面的壓力成正比
D.木箱受到的摩擦力與水平推力相同
解析:水平力推木箱沒有推動時,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受兩個力作用而靜止,因此二力平衡。靜摩擦力和水平推力大小相等,但靜摩擦力不等于水平推力,因為二力相同必須指兩個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木箱的運動趨勢與靜摩擦力方向相反,而與水平推力方向相同,當(dāng)靜摩擦力沒有達到值時,其數(shù)值可以在零到值之間變化。
答案:B[來源:學(xué)科網(wǎng)ZXXK]
2.(雙選)關(guān)于摩擦力與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彈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不一定有彈力
D.同一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彈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解析:有彈力是產(chǎn)生摩擦力的必要條件之一,若物體間沒有彈力,就不會產(chǎn)生摩擦力,所以有摩擦力必有彈力;由于相互接觸、擠壓的兩物體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并且接觸面粗糙,才會產(chǎn)生摩擦力,所以兩物體間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在同一接觸面上產(chǎn)生的摩擦力和彈力,一個沿接觸面切線,一個垂直于接觸面,它們一定相互垂直。
答案:BD
3.三個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由于所受水平拉力不同,A做勻速運動,B做加速運動,C做減速運動,那么它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關(guān)系應(yīng)是( )
A.fB>fA>fC B.fA
解析:三個物體均受到地面的滑動摩擦力,由f=μFN,
FN=mg可知,fB=fA=fC,故C正確。
答案:C
4.(雙選)一個物體平放在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水平推力F的作用,如圖1所示。F的大小由零逐漸增大,直到物體剛要開始滑動。在這一過程中,以下關(guān)于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圖1[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A.靜摩擦力的大小逐漸增大,當(dāng)剛要開始滑動時達到靜摩擦力
B.大小不變,總為f=μmg
C.方向一直水平向左
D.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解析:用力F推物體,在沒推動前,物體受靜摩擦力作用,靜摩擦力的大小隨F的增大而增大。當(dāng)F增大到能推動物體時,物體受到的摩擦為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μFN=μmg,故選AC。
答案:AC[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5.如圖2所示,兩塊木板緊緊夾住木塊,一直保持靜止,木塊重為30 N,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若左右兩端的壓力F都是100 N,則木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 圖2
A.30 N,方向向上 B.20 N,方向向上
C.40 N,方向向下 D.100 N,方向向上
解析:由于木塊靜止,由二力平衡可得,木板對木塊的靜摩擦力方向豎直向上,且大小為30 N,故A正確。
答案:A
6.如圖3所示,A、B兩物體重力都等于10 N,各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都等于0.3,同時有F=1 N的兩個水平力分別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靜止,則地面對B和B對A的摩擦力分別為( ) 圖3
A.6 N,3 N B.1 N,1 N
C.0 N,1 N D.0 N,2 N[來源:學(xué)&科&網(wǎng)]
解析:應(yīng)用整體法,A、B整體水平方向上外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地面對B無摩擦力。以A為研究對象,水平方向上A必受大小與F相等,方向與F相反的靜摩擦力。故選項C正確。
答案:C
7.如圖4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質(zhì)量為m的物體A,連接在一勁度系數(shù)為k的彈簧上,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用一水平力F向右拉彈簧,使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 圖4
則彈簧伸長的長度為(重力加速度為g)( )
A.F
k
B.k
mg
[來源:Z_xx_k.Com]
C.μmg
k
D.k
μmg
解析:設(shè)彈簧伸長長度為x,由胡克定律和二力平衡得kx=μmg,所以x=k
μmg
。故選項D正確。
答案:D
8.(雙選)如圖5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一疊共計54張的撲克牌,每一張的質(zhì)量均為m。用一手指以豎直向下的力壓第1張牌,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動手指,確保手指與第1張牌之間有相對滑動。設(shè)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同,手指與第1張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牌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2,第54張牌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3,且有μ1>μ2>μ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可能發(fā)生相對滑動
B.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不可能發(fā)生相對滑動[來源:Zxxk.Com]
C.第1張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
D.第54張牌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左
解析:由題意知,第1張牌受到手指的摩擦力方向向右,C錯誤;如果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發(fā)生了相對滑動,則其中的某一張牌受到的來自于其上方的牌的摩擦力f上必大于其所受來自下方牌的摩擦力f下,牌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均為μ2,令每張牌的重力為mg,令f上=μ2FN,則f下=μ2(mg+FN),總有f下>f上,即從第2張牌到第53張牌之間不可能有相對滑動發(fā)生。將第2張牌到第53張牌視為一個整體,該整體受第1張牌的摩擦力向右,由力的相互性知第53張牌對第54張牌的摩擦力向右,則桌面對第54張牌的摩擦力必向左。
答案:BD
9.風(fēng)洞實驗室中可產(chǎn)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調(diào)節(jié)的風(fēng)力?,F(xiàn)將一套有小球的細直桿置于風(fēng)洞實驗室。小球孔徑略大于細桿直徑,當(dāng)桿在水平方向固定時,調(diào)節(jié)風(fēng)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桿上做勻速運動,如圖6所示。這時小球所受的風(fēng)力等于小球重力的0.5倍,求小球與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來源:學(xué)科網(wǎng)ZXXK]
圖6
解析:風(fēng)力等于滑動摩擦力,0.5G=μFN,
又FN=G,故解出μ=0.5。
答案:0.5
10.如圖7所示,當(dāng)水平拉力為F=40 N時,質(zhì)量為m=10 kg的木塊可以在水平面上勻速前進。若在木塊上再放一個質(zhì)量為M的鐵塊,為使它們勻速前進,水平拉力為60 N,求鐵塊的質(zhì)量M。(取g=10 N/kg)
圖7
解析:拉力F=40 N時,滑動摩擦力f=40 N,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mg=100 N,
由f=μFN得,動摩擦因數(shù)μ=100
40
=0.4。
當(dāng)拉力F′=60 N時,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10+M)g=100+10 M,
摩擦力f′=60 N,由f′=μFN′得60=0.4×(100+10M),解得M=5 kg。
答案: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