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復習 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政策知識點梳理

字號:

這篇關于2014考研政治復習 國際戰(zhàn)略和外交政策知識點梳理,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4年考試大綱本章考點列表:
    1.國際形勢的發(fā)展及特點
    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
    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fā)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
    (一)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1.毛澤東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際形勢的分析
    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有兩個中間地帶: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個中間地帶;歐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個中間地帶。日本也屬于第二個中間地帶?!?BR>    1974年,三個世界。毛澤東對贊比亞總統(tǒng)卡翁達說,“美國、蘇聯(lián)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他還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2.鄧小平對時代主題的新判斷
    1987年十三大確認了和平與發(fā)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這一深刻論斷。
    2005年9月,胡錦濤指出,當今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全球總體上保持和平穩(wěn)定。但是,世界還很不安寧。要和平、促發(fā)展、謀合作是時代的主旋律。
    和平是人類社會實現發(fā)展目標的根本前提,只有堅持多邊主義,才能實現共同安全;
    發(fā)展事關各國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關消除全球安全威脅的根源,只有堅持互利合作,才能共同繁榮。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只有堅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諧世界。
    (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fā)展
    1.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fā)展
    世界多極化:在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系有突出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相互作用而趨向于形成多極格局的一種發(fā)展趨勢,是對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實力分布狀態(tài)的一種反映。
    蘇東劇變標志著兩極格局的終結。
    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多極化的最終形成漫長、曲折、復雜。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是國際斗爭的焦點。合作中的競爭和競爭中的合作成為多極化趨勢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特征。
    多極化與單邊主義的斗爭中,軍事力量仍是關鍵。
    綜合國力競爭中,經濟技術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2.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fā)展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全球化。
    科技革命和生產力的發(fā)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新科技革命是當代經濟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動力。
    經濟全球化在本質上是資本的跨國流動,是資本國際循環(huán)與周轉的形成。
    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全球經濟市場化的過程。
    (三)中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的道路
    和平、發(fā)展、開放、合作、和諧、共贏
    1.是一條勇于參與經濟全球化而又堅持廣泛合作、互利共贏的發(fā)展道路。
    2.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
    3.是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必然選擇。中華文化是一種和平的文化。
    4.是基于當今世界發(fā)展潮流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