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教材:人力資源的時間配置

字號:

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師三級教材:人力資源的時間配置
    第二章 人員招聘與配置
    第二單元 人力資源的時間配置
    【學習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工作時間組織的內容以及應注意的問題;掌握人力資源時間配置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知識要求】
    一、人力資源時間配置的內容
    企業(yè)人力資源配置不僅表現為部門、工種、崗位,以及工作地、勞動環(huán)境等空間上勞動分工與協作,還表現為時間維度上的勞動分工與協作,即員工的工作時間組織。
    工作時間就是指員工在工作場所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消耗的勞動時間。
      它通常是以工時為單位進行計量。當以工作日表示時,則需明確工作日長度,即工作日內工作的工時數。在企業(yè)員工人數和工作日長度不變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 用工作時間,消除各種工時的損失,意味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和勞動量的增加,這樣就能增加工作產出,保持較高水平的勞動生產率。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不但可 以提高勞動效率,還有利于安排員工業(yè)余時間和家庭生活,勞逸結合,保護員工的身心健康。
    員工工作時間不能無限度地延長,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內變動,它的界限取決于員工的生理和社會的需要,既要保證員工的休息、睡眠和其他生理需要的時間,以便恢復員工的勞動能力,又能不斷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增加員工的收入,滿足員工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上的需要。
    由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工作時間長度稱之為制度工作時間,對其具體內容和形式的規(guī)定簡稱為工時制度。
    根據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和企業(yè)生產經營等不同的特點和條件,工時制度可分為以下三類。
    1.標準工時工作制。即國家規(guī)定的員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標準工時制度。我國多數企業(yè)采用這一制度。
      2.綜合工時工作制。即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它是針對因工作性質特殊,需連續(xù)作業(yè)或受季節(jié)及自然條件限制的企業(yè)的部分員工,采用以周、月、季或年度為周 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一種工時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當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該種工時制度主要適用于交通、鐵路、郵電、水 運、航空、漁業(yè)等企業(yè)中因工作性質特殊,需要連續(xù)作業(yè)的員工;地質、石油及資源勘探、建筑、制鹽、制糖、旅游等受季節(jié)和自然條件限制的企業(yè)中的部分員工; 以及其他特殊生產經營情況的企業(yè)員工。
    3.不定時工作制。不定時工作制是針對因生產特點、工作特殊需要或職責范圍的關系,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 衡量或需要機動作業(yè)的員工所采取的一種工時制度。例如,企業(yè)中從事高級管理、推銷、貨運、裝卸、長途運輸駕駛、押運、非生產性值班和特殊工作形式的個體工 作崗位的員工,出租車駕駛員等,可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鑒于每個企業(yè)的情況不同,企業(yè)可依據上述原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并按照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規(guī)定上報,經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才能實行綜合工時工作制或不定時工作制。
    企業(yè)為了實現既定的工作目標,促進生產的全面發(fā)展,不僅要根據各類崗位工作性質和特點,選擇并推行上述某種工時制度,還要從生產技術組織條件出發(fā),根據勞動分工與協作的要求,組建專業(yè)或綜合作業(yè)組,建立工作輪班制,它構成了企業(yè)人力資源時間配置的基本內容。
    二、工作輪班制度的概念和種類
    工 作輪班制作為企業(yè)工作時間組織的基本形式,它是指在工作日內組建不同班次的作業(yè)組,在同一工作地輪番進行生產的勞動協作形式。企業(yè)的工作輪班制,除特殊情 況實行單班制,即每天組織一班生產之外,主要是指多班制,即每天組織兩班或兩班以上的員工輪流進行生產,完成工作任務??傊?,工作輪班制是特指在實行多班 制生產條件下,組織各班員工按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和班次順序,輪流進行生產或工作活動的一種勞動組織形式,它體現了員工在時間上的分工與協作關系。
      實行單班制還是多班制,主要取決于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性質和特點。例如發(fā)電、化工、石油、冶金等類型企業(yè),其主要生產工藝過程都是連續(xù)性的,除特殊情 況外不能隨意間斷,這類企業(yè)為了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必須實行多班制。而機械制造、紡織、輕工、建筑等類型企業(yè),其生產工藝過程是可以問斷進行的,這類企 業(yè)不必強制實行多班制,可以根據企業(yè)生產經營的實際需要以及生產技術組織條件,自行選擇單班制或多班制。一般來說,實行單班制的勞動組織工作也比較簡單, 員工生活起居比較有規(guī)律,有利于員工的身體健康,但不能充分發(fā)揮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潛能。
    而實行多班制,不但有利于挖掘各種固定資產的潛力,縮短生產周期,擴大生產空間,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產出,還能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但工作輪班組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精心設計、嚴格管理,才能提高人力資源時間配置的效益。
      根據企業(yè)實際靈活安排工時制度也是工作時間組織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已經把周制度工時從48小時縮短到40小時。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試行較為靈活的工 作時間制度,即采取軟化工時的模式,如實行彈性工作制,即每周制度工時不變,在每天工作時間中規(guī)定有核心時間,在核心時間內必須上班,核心時間之外可以自 由選擇上下班時間;非全時工制,即是以天或以周為單位,其工時長度可以少于社會的正常工時,比如一天只工作4~6小時,一周只工作344天,這一制度最適 合家庭主婦;分職制,即一個職業(yè)崗位由兩個人分擔,共同從事全時的工作,工資與福利待遇按各人所做的工時比例分配。另外,還有在家做工和野外工作的大班制 等。設計靈活而適宜的工時制度,有助于緩和冗員過多的矛盾,滿足勞動者的實際需要,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提高勞動積極性。
    【能力要求】
    工作輪班的組織形式很多,企業(yè)曾經采用過的有兩班制、三班制和四班制。
    一、兩班制兩班制是每日分早、中兩班組織生產,員工不上夜班。這 有利于員工的身體健康,也便于機器設備的維修保養(yǎng)和做好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員工倒班也比較簡單,每隔一周輪換一下即可。目前,很多企業(yè)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特 點,推行了對班制,即全年從1月1 日起到12月31 日,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每個工作日不超過12小時(包括正餐和工間休息時間)①,如上班日與國家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元旦、春節(jié)、勞動節(jié)和國慶節(jié))重疊,按 照國家規(guī)定支付相應加班費。推行對班制的企業(yè)主要是值守性、窗口性的后勤、保障、供應、服務等類崗位,如倉庫保管員、消防安全員、車站售票員、銀行營業(yè) 員、短途乘務員等。
    二、三班制三班制是每天分早、中、夜三班組織生產。根據公休日是否進行生產,又可分為間斷性三班制和連續(xù)性三班制。實行三班制必須組織好員工的倒班,對連續(xù)性三班制的員工還要組織好輪休。
      (一)間斷性三班制間斷性三班制是指有固定公休日的形式,即公休日停止生產,全體員工休息,公休日后輪換班次。其倒班的方法分為正倒班和反倒班。正倒班 是甲、乙、丙三班員工都按早一中一夜的順序倒班,即原來的早班倒中班,原來的中班倒夜班,原來的夜班倒早班。反倒班是甲、乙、丙三班員工都按早一夜一中的 順序倒班,即原來的早班倒夜班,原來的夜班倒中班,原來的中班倒早班。兩種倒班方式見表2—20。
    上述兩種倒班方式在間斷性三班制中都可采用,但一般采取正倒班較好,因為公休日前最后一班的員工就是公休日后第一班的員工,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因公休日全部停止生產而工作無法交接的現象。
    (二)連續(xù)性三班制①如果按照每個工作日實際工作11小時計算,則全年累計11×365/2=2 007.5小時,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如實行綜合計時制,全年制度工時為2 000工時,該種輪班制度僅超過標準7.5小時,可采用輪休形式予以解決。
    對于生產過程不能間斷的企業(yè),一年內除了設備檢修或停電等時間外,每天必須連續(xù)組織生產,公休日也不間斷。這時必須實行連續(xù)性三班制。員工不能一起休息,只能組織輪休。
    在原來的每周48小時工時制下,企業(yè)可以實行三班輪休制、三班半輪休制和四班輪休制。實行每周40小時工時制后,三班輪休制和三班半輪休制都超過了制度工時,不宜再采用。
    四班輪休制即四班三運轉,也稱四三制。四班三運轉的輪休制,是以8天為一個循環(huán)期,組織4個輪班,實行早、中、夜三班輪流生產,保持設備連續(xù)生產不停,員工每8天輪休兩天的輪班工作制度。具體倒班方式見表2—21.
      四班三運轉的組織方法,除上面介紹的每天三個班生產,一個班輪休,2天一倒班,工作6天休息2天之外,還可以安排工作3天休息1天.或者工作9天休息3 天,從循環(huán)期上看,可分為4天、8天、12天等形式。在實行每周40小時的工時制度下,企業(yè)采用本輪班方法時,每個月還需要安排員工輪休,以補付員工每周 工作平均超出的工作工時。
    三、多班制
    多班制主要是指每天組織4個或4個以上工作班輪番進行生產的輪班制度。主要有四八交叉、四六工作制和五班輪休制。
    (一)四八交叉
    四八交叉也稱四班交叉作業(yè),是指在一晝夜24小時內組織4個班生產,每班工作8小時,前后兩班之間的工作時間相互交叉。交叉時間一般為24小時,具體組織形式見表2—22。
    在交叉時間里,接班員工進行生產準備工作,了解和研究完成本班生產任務的一些關鍵性問題,并與上一班員工一起進行生產活動。這樣可以加強各班之間的協作,縮短生產準備和交接班時間,更充分地利用工時和設備工具。
    (二)四六工作制
    四六工作制是每一個工作日由原來組織三班生產,改為四班生產,每班由8小時工作制改為6小時工作制。
      四六工作制是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煤炭企業(yè)井下采掘員工開始實行的工作時間制度。一般適用于在井下采煤、掘進、開拓延伸員工以及礦建工程中的掘進員 工。如果范圍擴大,需要增加人員過多,勢必影響效率,加大成本。但在企業(yè)冗員較多,人浮于事,一線崗位卻留不住人的客觀情況下,實行四六工作制不失為解決 企業(yè)富余人員問題,增強一線崗位吸引力的一條有益途徑。
    (三)五班輪休制五班輪休制即五班四運轉,它是員工每工作10天輪休2天的輪班制度。
    五班四運轉的輪休制,是以10天為一個循環(huán)期,組織5個輪班,實行早、中、夜三班輪流生產,保持設備連續(xù)生產不停,并每天安排~個副班,按照白天的正常時間上班(不超過6小時),負責完成清洗設備、打掃衛(wèi)生、維護環(huán)境等輔助性、服務性工作任務。
    五班輪休制是我國企業(yè)推行40小時工時制度以后,在四班三運轉的基礎上實行的一種新的輪班制度,它保證了企業(yè)員工某月平均工作時間不超過166.64小時(20.83×8)的規(guī)定。具體倒班方式見表2-23,該輪班制適合大中型連續(xù)生產的企業(yè)采用。
    1.工作輪班的組織,應從生產的具體情況出發(fā),以便充分利用工時和節(jié)約人力。在一個企業(yè)里,并非各類員工都須實行統一的輪班制度。例如,在化工企業(yè), 有的化工產品的操作員工需要三班連續(xù)工作,但包裝員工也可組織兩班制甚至單班制生產。再如,車間的檢修員工,除在系統停車大修或主要設備發(fā)生故障時需要實 行多班制,通常只需要實行單班制。
    2.要平衡各個輪班人員的配備。應注意各班人員數量保持大致相等,避免相差過多。在業(yè)務素質、技術力量的配 備上,也要注意平衡,防止把骨干力量都集中在一個班,使其余各班力量相對削弱,各班人員配備后,應盡量保持相對固定,避免調動頻繁,以利于加強班組管理和 員工之間的聯系。
    3.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時,對于交接設備的完整、清潔、潤滑和安全,機器的使用和運轉,工具有無丟失,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在制品的完成程度以及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等情況,都要按規(guī)定的手續(xù)交接清楚。
    這樣不僅能明確各班員工的責任,使各班員工更關心本班生產,并且能夠加強各班之間的協作,使上一班員工關心下一班員工的工作,主動為下一班創(chuàng)造有利的生產條件。
      4.適當組織各班員工交叉上班。當員工從事前后密切銜接的不同工序時,為了便利下一班員工在接班前做好準備工作,上一班員工做好結束工作,可以把各班員 工的上下班的起止時間,進行適當的交叉;或者下一班員工中的一部分員工,提前上班,先做好生產準備工作。這就可使前后兩班的工作更密切地配合,減少不必要 的工時損失。
    5.工作輪班制對人的生理、心理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夜班對人的影響??茖W家和社會學者的研究表明,倒班制使員工的生物 鐘發(fā)生極大混亂。當員工在短時問內頻繁地改變上班時間時,他們的睡眠周期就不能適應。國外調查資料表明,有8%的長期上夜班的員工因睡不好覺而垮掉,而在 每個星期輪班時,有60%的人在班上打盹。倒班特別是經常上夜班給員工造成許多身心危害,還造成許多工業(yè)事故,例如美國三里島核電站和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 電站出現的核泄漏事故,大都發(fā)生在后半夜。
    為了解決夜班疲勞、員工生理心理不適應和工作效率下降的問題,一般可采用以下兩種辦法。
    (1)適當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時間。
    (2)縮短上夜班的次數,例如采取四班三運轉的倒班辦法。
      時間生物學家科爾曼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員在美國猶他州大鹽湖礦物和化學公司做了實驗。過去,該公司的員工上一個星期白班,接著上一個星期夜班,然后再上一 個星期中班,而研究人員設計的新的倒班方法是,先上白班,接著上中班,然后再上夜班,每班工作時間每天向前推移1~2個小時,而且每3個星期才換班一次, 在每次倒班時還給幾天空閑時間。他們認為,這樣做才能符合人體生物鐘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使工作輪班與人體生理機構相互適應。經過9個月的實驗,工廠管理人員 發(fā)現員工生病、缺勤和事故數量大大減少,而員工生產效率提高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