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期貨從業(yè)資格考試基礎知識考點:期權

字號:

第一節(jié) 期權概述
    一、期權的產(chǎn)生及發(fā)展
    早在公元前3500年,古羅馬人和腓尼基人在商品交易合同中就已經(jīng)使用了與期權相類似的條款。17世紀人們瘋狂炒作郁金香球莖的期權引發(fā)了荷蘭郁金香事件。18世紀至19世紀,在工業(yè)革命和運輸貿(mào)易的刺激下,歐洲和美國相繼出現(xiàn)了有組織的場外期權交易,標的物以農(nóng)產(chǎn)品為主。
    1973年4月26日,一個以股票為標的物的期權交易所——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成立,標志著現(xiàn)代意義的期權市場的誕生。20世紀70年代末,倫敦證券交易所開辟了LTOM(London Traded Options Market),荷蘭成立了EOE(European Option Exchange),1982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推出了美國長期國債期貨期權合約,標志著金融期貨期權的誕生,引發(fā)了期貨交易的又一場革命。最近10年來,期權交易量超過期貨交易量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期權交易之所以受到市場的歡迎,與該交易方式自身具有的特點有關。從理論上說,任何金融產(chǎn)品都可以分解成若干期權組合,通過期權的組合可以構建任意一種金融產(chǎn)品。
    二、期權的含義、特點和分類
    1.期權的含義
    期權(Options),也稱為選擇權,是指期權的買方有權在約定的期限內(nèi),按照事先確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shù)量的某種特定商品或金融工具的權利。
    2.期權交易的特點
    (1)權利不對等。合約中約定的買人或賣出標的物的選擇權歸屬買方。
    (2)義務不對等。賣方負有必須履約的義務,當買方要求執(zhí)行期權時,賣方必須履約。
    (3)收益和風險不對等。在期權交易中,買方的損失為權利金,潛在收益巨大;賣方的收益為權利金,潛在損失巨大。
    (4)保證金繳納情況不同。賣方必須繳納保證金作為履約擔保;買方無需繳納。
    (5)獨特的非線性損益結構。
    3.期權分類
    (1)按照交易場所不同,可以分為場內(nèi)期權和場外期權。與期貨交易不同,期權既可以在交易所交易,也可以在場外交易。
    場外期權(OTC Options)是指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場所交易的非標準化的期權,也稱為店頭市場期權或柜臺期權。場內(nèi)期權也稱為交易所期權,是指由交易所設計并在交易所集中交易的標準化期權。與場內(nèi)期權相比,場外期權具有如下特點:①合約非標準化;②交易品種多樣、形式靈活、規(guī)模巨大;③交易對手機構化;④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大。
    (2)按照期權合約標的物的不同,可將期權分為現(xiàn)貨期權和期貨期權。
    (3)按照買方執(zhí)行期權時擁有的買賣標的物權利的不同,將期權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
    ①看漲期權(Ca11Options),指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權利金后,即擁有在期權合約的有效期內(nèi)或特定時間,按執(zhí)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買入一定數(shù)量的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的義務。
    ②看跌期權(Put Options),指期權的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權利金后,即擁有在期權合約的有效期內(nèi),按執(zhí)行價格向期權賣方賣出一定數(shù)量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賣出的義務。
    (4)按照買方執(zhí)行期權時對行權時間規(guī)定的不同,可以將期權分為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
    ①美式期權(American Options),指期權買方在期權有效期內(nèi)的任何交易日都可以行使權的期權。
    ②歐式期權(European Options),指期權買方在期權合約到期日之前不能行使權利,只能在期權到期日行使權利的期權。
    三、期權合約
    場外期權合約沒有規(guī)定的內(nèi)容和格式要求,由交易雙方協(xié)商決定。場內(nèi)期權合約是由交易所統(tǒng)一制定的標準化合約。除期權價格外,其他期權相關條款均應在期權合約中列明。
    期權合約與標的期貨合約有很多相關聯(lián)的條款,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下面對期權合約的主要條款及內(nèi)容進行介紹。
    (1)執(zhí)行價格(ExercisePrice),也稱為履約價格、敲定價格、行權價格。它是期權買方行使權利時,買賣雙方交割標的物所依據(jù)的價格。對于同一種期權,交易所通常根據(jù)期權價格波動按階梯形式給出一組執(zhí)行價格。
    (2)執(zhí)行價格間距(StrikePriceInterva1s)。它是指相臨兩個執(zhí)行價格的差。距到期日越近的期權合約,其執(zhí)行價格的間距越小。
    (3)合約規(guī)模(ContractSize),也稱為交易單位,指每手期權合約所交易的標的物的數(shù)量。
    (4)最小變動價位(TickSize或MinimumF1uctuation)。它是指買賣雙方在出價時,價格較上一成交價變動的最低值。
    (5)合約月份(ContractMonths),指期權合約的到期月份。在交易所上市的期權品種,交易所會推出一組到期月份不同的合約。
    (6)最后交易日(LastTradeDate),指期權合約能夠在交易所交易的最后日期。為了使期權執(zhí)行后交易雙方獲得的標的期貨合約頭寸能夠有較為充分的交易時間,期權合約的最后交易日較相同月份的標的期貨合約的最后交易日提前。
    (7)行權(Exercise),也稱為履約。通常情況下,期權合約中要載明買方履約或行權的時間和其他相關內(nèi)容。
    (8)合約到期時間(Expiration),是指期權買方能夠行使權利的最后時間,過了規(guī)定時間,沒有被執(zhí)行的期權合約停止行權.
    (9)期權類型(OptionSty1e)。期權是美式還是歐式,需在合約中載明,或通過執(zhí)行條款,按照期權規(guī)定的買方行權時間區(qū)分期權類型。
    除以上所列出的主要條款外,期權合約會列出交易時間、每日價格限制等條款。
    四、期權交易
    1.期權交易指令
    期權交易指令一般包括:申報方向(買入或賣出)、數(shù)量、合約(代碼)、合約月份及年份(期限超過1年的合約,同一月份的合約有不同年份)、執(zhí)行價格、期權類型或期權方向(買權或賣權)、期權價格、市價或限價等。
    2.期權頭寸的建立與了結方式
    (1)頭寸建立。
    ①買人開倉(多頭),包括買入看漲期權和買入看跌期權。
    ②賣出開倉(空頭),包括賣出看漲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
    (2)頭寸了結。
    ①期權多頭頭寸的了結方式:對沖平倉;行權了結;持有合約至到期。
    ②期權空頭頭寸的了結方式:對沖平倉;接受買方行權;持有合約至到期。
    第二節(jié) 權利金的構成及影響因素
    一、權利金及其構成
    1.權利金
    (1)權利金(Premium)。也稱為期權費、期權價格,是期權買方為取得期權合約所賦予的權利而支付給賣方的費用。
    (2)權利金的取值范圍。
    ①期權的權利金不可能為負。
    ②看漲期權的權利金不應該高于標的物的市場價格,即通過期權方式取得標的物存在的潛在損失不應該高于直接從市場上購買標的物所產(chǎn)生的損失。
    ③美式看跌期權的權利金不應該高于執(zhí)行價格,歐式看跌期權的權利金不應該高于將執(zhí)行價格以無風險利率從期權到期貼現(xiàn)至交易初始時的現(xiàn)值。
    (3)權利金的構成:期權的權利金由內(nèi)涵價值和時間價值組成。
    2.內(nèi)涵價值
    (1)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IntrinsicVa1ue)是指在不考慮交易費用和期權費的情況下,買方立即執(zhí)行期權合約可獲取的行權收益。
    看漲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max{標的物的市場價格-執(zhí)行價格,0}
    看跌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max{執(zhí)行價格-標的物的市場價格,0}
    (2)按照期權執(zhí)行價格與標的物市場價格的關系的不同,可將期權分實值期權、虛值期權和平值期權。
    3.時間價值
    (1)期權的時間價值(TimeVa1ue),又稱外涵價值,是指權利金扣除內(nèi)涵價值的剩余部分,它是黻有效期內(nèi)標的物市場價格波動為期權持有者帶來收益的可能性所隱含的價值。
    (2)時間價值的計算:
    時間價值=權利金-內(nèi)涵價值
    (3)不同期權的時間價值。
    ①平值期權和虛值期權的時間價值總是大于等于0。
    ②美式期權的時間價值總是大于等于0。
    ③實值歐式期權的時間價值可能小于0。特別是,處于深度實值狀態(tài)的歐式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由于標的物的市場價格與執(zhí)行價格的差距過大,標的物市場價格的進一步上漲或下跌的難度較大,時間價值小于0的可能性更大。
    二、影響權利金的基本因素
    1.標的物市場價格和執(zhí)行價格
    期權的執(zhí)行價格與標的物的市場價格是影響期權價格的重要因素。
    執(zhí)行價格與市場價格的相對差額決定了內(nèi)涵價值的有無及其大小。在標的物市場價格一定時,執(zhí)行價格的大小決定著期權內(nèi)涵價值的高低,即當期權處于實值狀態(tài),執(zhí)行價格與看漲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呈負相關關系,與看跌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呈正相關關系。同樣,在執(zhí)行價格一定時,標的物市場價格的上漲或下跌決定著期權內(nèi)涵價值的大小,對于實值期權,標的物市場價格與看漲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呈正相關關系,與看跌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呈負相關關系。由于虛值和平值期權的內(nèi)涵價值為0,所以,當期權處于虛值或平值狀態(tài)時,標的物市場價格的上漲或下跌及執(zhí)行價格的高低不會使內(nèi)涵價值發(fā)生變化。
    執(zhí)行價格與標的物市場價格的相對差額也決定著時間價值的有無和大小。一般來說,執(zhí)行價格與標的物市場價格的相對差額越大,則時間價值就越小;反之,相對差額越小,則時間價值就越大。
    2.標的物價格波動率
    標的物市場價格波動率是指標的物市場價格的波動程度,它是期權定價模型中的重要變量。標的物市場價格的波動率越高,期權的價格也應該越高。
    3.期權合約的有效期
    期權合約的有效期是指距期權合約到期日剩余的時間。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期權有效期越長,美式期權的價值越高。隨著有效期的增加,歐式期權的價值并不必然增加。由于美式期權的行權機會多于相同標的和剩余期限的歐式期權,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余期限相同的美式期權的價值不應該低于歐式期權的價值。
    4.無風險利率
    當利率提高時,期權買方收到的未來現(xiàn)金流的現(xiàn)值將減少,從而使期權的時間價值降低;反之,當利率下降時,期權的時間價值會增加。但是,利率水平對期權時間價值的整體影響是十分有限的。此外,利率的提高或降低會影響標的物的市場價格,從而影響期權內(nèi)涵價值。無風險利率對期權價格的影響,要視當時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以及利率變化對標的物的市場價格影響的方向,考慮對期權內(nèi)涵價值的影響方向及程度,然后綜合對時間價值的影響,得出最終的影響結果。
    第三節(jié) 期權交易損益分析及應用
    期權交易的基本策略有四種:買進看漲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買進看跌期權、賣出看跌期權,其他所有的交易策略都因此而派生。下面對基本策略進行介紹。
    一、買進看漲期權
    1.買進看漲期權損益
    看漲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一筆權利金后,便享有了按約定的執(zhí)行價格買人相關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買進的義務,從而鎖定了標的物市場價格下跌可能存在的潛在損失。
    2.買進看漲期權的運用
    買進看漲期權適用的市場環(huán)境:標的物市場處于牛市,或預期后市看漲,或認為市場已經(jīng)見底。在上述市場環(huán)境下,標的物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或預期波動率提高對看漲期權買方更為有利。
    買進看漲期權的目的:
    (1)為獲取價差收益而買進看漲期權。
    (2)為博取杠桿收益而買進看漲期權。期權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大的杠桿效應,特別是到期日較短的虛值期權,權利金往往很低。
    (3)為限制交易風險或保護空頭而買進看漲期權。當標的物市場價格漲到高位時,投資者賣出標的物,則面臨標的物市場價格繼續(xù)上升帶來的風險。如果投資者在賣出標的物的同時買進看漲期權,則面臨的風險會大大降低。另外,對于已生產(chǎn)出產(chǎn)品的廠商來說,他設想將產(chǎn)品儲存到價格可能上升時再出售以獲取更高的利潤,同時又擔心萬一價格不升反跌,這時就可以通過買人看漲期權賣出實物產(chǎn)品的辦法,來立即獲得貨款,加快資金周轉,還避免了因儲存產(chǎn)品而產(chǎn)生的市場風險。
    (4)鎖定現(xiàn)貨市場風險。未來需購入現(xiàn)貨的企業(yè)利用買入看漲期權進行保值、鎖定成本。
    二、賣出看漲期權
    1.賣出看漲期權損益
    看漲期權賣方損益與買方正好相反,買方的盈利即為賣方的虧損,買方的虧損即為賣方的盈利,看漲期權賣方能夠獲得的收益為賣出期權收取的權利金。
    2.賣出看漲期權的運用
    賣出看漲期權適用的市場環(huán)境:標的物市場處于熊市,或預測后市下跌,或認為市場已經(jīng)見頂。賣出看漲期權的目的:
    (1)為取得價差收益或權利金收益而賣出看漲期權??礉q期權的賣方通過對期權合約標的物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認定標的物市場價格會下跌,或即使上漲,漲幅也很小,所以賣出看漲期權,收取一定數(shù)額的權利金。從國外實際的交易情況看,賣出看漲期權的收益率并不低9甚至高于買方。對于資金有限的投資者則應避免賣出無保護性看漲期權。
    (2)為增加標的物多頭的利潤而賣出看漲期權。對于現(xiàn)貨或期貨多頭者,當價格上漲已經(jīng)獲取到一定收益后,如果擔心價格下跌,可采取賣出看漲期權策略。此策略可視為一個標的物多頭和一個看漲期權空頭的組合,被稱為出售一個有擔保的看漲期權策略。
    三、買進看跌期權
    1.買進看跌期權損益
    看跌期權的買方在支付一筆權利金后,便可享有按約定的執(zhí)行價格賣出相關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負有必須賣出義務,從而鎖定了標的物市場價格下跌可能存在的潛在損失。
    2.買進看跌期權的運用
    買進看跌期權適用的市場環(huán)境:標的物處于熊市,或預期后市下跌,或認為市場已經(jīng)見頂。在上述市場環(huán)境下,標的物市場價格大幅波動或預期波動率提高,對看跌期權買方更為有利。
    買進看跌期權的目的:
    (1)為獲取價差收益而買進看跌期權。看跌期權的買方通過對市場價格變動的分析,認為標的物市場價格有較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所以,他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權利金買人看跌期權。
    (2)為了博取杠桿收益而買進看跌期權。如果預期標的物市場價格下跌的可能性極大,則可買進看跌期權,以較低的權利金成本獲取比賣出期貨合約更高的杠桿效應。
    (3)為保護標的物多頭而買進看跌期權。投資者已經(jīng)買進了標的物,為防止價格下跌,可買進看跌期權,以抵消價格下跌的風險。
    四、賣出看跌期權
    1.賣出看跌期權損益
    與看漲期權相似,看跌期權賣方損益與買方正好相反,買方的盈利即為賣方的虧損,買方的虧損即為賣方的盈利,看跌期權賣方能夠獲得的收益為賣出期權收取的權利金。
    2.賣出看跌期權的運用
    賣出看跌期權適用的市場環(huán)境:標的物市場處于牛市,或預期后市看漲,或認為市場已經(jīng)見底。
    賣出看跌期權的目的:
    (1)為獲得價差收益或權利金收益而賣出看跌期權。看跌期權的賣方通過市場分析,認為相關標的物市場價格將會上漲,或者即使下跌,跌幅也很小,所以賣出看跌期權,并收取一定數(shù)額的權利金。
    (2)為對沖標的物空頭而賣出看跌期權。如果投資者已經(jīng)賣出標的物(如期貨合約或現(xiàn)貨),為低價買進標的物,可賣出看跌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