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考申論答題技巧:考點大搜集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年國考申論答題技巧:考點大搜集》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民法的基本原則
    (一)平等原則;(二)自愿原則;(三)等價有償原則;(四)公平原則;(五)誠實信用原則。
    二、民事主體
    (一)自然人
    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規(guī)律出生的人。我國《憲法》第33條規(guī)定,凡具有我國國籍的人都是我國公民。凡公民均為自然人。但自然人不一定是一國公民。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1.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
    《民法通則》第11條第1款規(guī)定,18周歲以上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2條的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包括兩類,即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后果的精神病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
    《民法通則》第12條第2款和第13條第1款的規(guī)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他的民事活動必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理。
    (三)宣告失蹤與死亡
    1.宣告失蹤
    宣告失蹤是指自然人離開自己的住所或居所,沒有任何消息達2年,處于生死不明的狀態(tài),經過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法院在查明事實后,依法宣告該自然人為失蹤人,以結束失蹤人財產關系上的不確定狀態(tài)。
    2.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達到一定期限,經過利害關系人的申請,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一種推定,即從自然人下落不明滿一定年限后,推導出他已經死亡的事實。
    三、民事權利
    (一)物權
    1.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2.原則
    (1)物權法定原則;(2)物權客體特定原則;(3)公示公信原則;(4)物權效力優(yōu)先原則
    3.分類
    (1)所有權
    (2)他物權
    為確保債權的實現(xiàn)而設定的,以直接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為擔保物權。擔保法確認了三種類型的擔保物權:
    一是抵押權,即債權人對于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占有而提供擔保的財產,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依法享有的就擔保財產變價并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BR>    二是質押權,即為了擔保債權的實現(xiàn),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權利轉移債權人占有,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就其占有的財產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BR>    三是留置權,即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在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有留置該財產,并就該財產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BR>    (二)債權
    1.債的要素
    債的主體。債的主體是指參與債的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包括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
    債的內容。債的內容包括債權人享有的權利和債務人承擔的義務,即債權和債務。債的客體。債的客體(或稱標的)是指債權人的權利和債務人的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2.債的發(fā)生根據(jù)
    債的發(fā)生根據(jù)是引起債的法律關系發(fā)生的事實。能夠引起債的法律關系發(fā)生的事實主要有以下幾種:
    合同之債;侵權行為之債;不當?shù)美畟?;無因管理之債
    (三)知識產權
    1.著作權
    著作權的主體:即著作權人,是作品的所有人,著作權利益的承受者。著作權人首先是作者,即創(chuàng)作作品的公民,以及被視為作者的單位。
    著作權的客體:即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對象,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中的作品。
    著作權的內容
    著作權是人身權、財產權兩位一體的權利。依《著作權法》第10條的規(guī)定,著作人身權包括以下權項:①發(fā)表權;②署名權;③修改權;④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財產權包括以下權項:
    ①復制權;②表演權;③播放權;④展覽權;⑤發(fā)行權;⑥攝制權;⑦改編權;⑧翻譯權;⑨匯編權;⑩獲得報酬的權利,等等。
    著作權的期限: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fā)表權和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公民死亡后,其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在法定的保護期內,可以依法由繼承人繼承。
    2.專利權
    專利權的主體:即專利權人,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并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專利權主體具體包括以下幾種:①發(fā)明人或設計人;②發(fā)明人的單位;③合法受讓人;④外國人。專利權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
    專利權的內容:專利權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部分。
    專利權的期限:在我國,發(fā)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作為專利權人的公民死亡時其有效期內的專利財產權可以由繼承人繼承。
    3.商標權
    商標權的主體:商標權的主體必須是依法經過工商登記,從事工商經營活動的公民、法人以及符合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條件的外國人或外國企業(yè)。
    注冊商標:申請注冊的商標,符合商標法規(guī)定的,由商標局初步審定,予以公告。對初步審定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3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起異議,無異議或經裁定異議不成立的,才能核準注冊,發(fā)給商標注冊證。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自核準注冊之日起計算,有效期滿,應申請續(xù)展,每次續(xù)展的有效期為10年。
    (四)人身權
    根據(jù)人身權產生的根據(jù)不同,人身權通常分為人格權與身份權兩大類。
    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了民事主體的各種人格權。其內容有:
    ①生命權。
    ②身體權。
    ③健康權。
    ④姓名權與名稱權。
    ⑤名譽權。
    ⑥肖像權。
    ⑦隱私權。
    身份權的內容有:
    ①親權。親權是指父母基于其身份對末。成年子女人身、財產方面的管教和保護的權利。
    ②配偶權。
    ③親屬權。
    ④榮譽權。
    (五)財產繼承權
    法定繼承是指依照繼承人范圍、繼承的順序以及遺產分配原則,按照法律規(guī)定處理的繼承方式,又稱無遺囑繼承。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位繼承人、對公婆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的兒媳女婿。以上繼承人分為兩個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代位繼承人、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喪偶兒媳女婿為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