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學案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第2章組成細胞的分子學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人教版 必修一 2.1 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學案
    【高效導航】
    1.學習目標:
    ①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說出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②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 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③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2.重點: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 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3.難點:
    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 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看”—知識經緯
    “導”—自主預習
    1、生物體總是和外界環(huán)境進行著物質交換,歸根結底是______地從無機自然界獲取各種物質來組成自身。因此,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___________中都能找到,但是其各元素的相對含量卻_______。
    2、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有________多種,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含量較多,稱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較少,稱微量元素。
    3、細胞鮮重中元素相對含量高的為O >____>_____>_____;干重中為C >_____>_____>______;此四種元素又稱基本元素;其中C為基本元素。
    4、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有兩大類,即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量較多的兩種化合物為_____、______。
    5、糖類中的還原性糖(如 _______,與_____________發(fā)生作用, 生成磚紅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______色,也可以被蘇丹Ⅳ染液染成_____色。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________反應。
    6、斐林試劑:甲液_____________乙液___________使用時先混合。 雙縮脲試劑 :A液____________B液_____________使用時先加入________,創(chuàng)造一個堿性環(huán)境,再加入________。
    “導”—自主預習 參考答案
    1.有選擇 無機自然界 不大相同 2. 20 C H O N P S K Ca Mg Fe Mn Zn Cu B Mo等
    3.C H N C O N H 4.無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 水 無機鹽 糖類 脂質 蛋白質 核酸
    蛋白質 水 5.葡萄糖 斐林試劑 橘黃 紅 6、0.1g/mlNaOH溶液 0.05g/mlCuSO4 0.1g/ml
    NaOH溶液 0.05g/mlCuSO4 A B
     “學”—互動探究
    探究一 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在細胞中可找到的至少有62種元素,它們在細胞內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怎樣理解元素、化合物與生命的關系?
    提示:細胞是由化合物組成的,而化合物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組成細胞的主要化學元素有20多種,不管元素含量的多少,必需元素在生物體內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沒有 這些元素,生物體就不能表現(xiàn)出相應的生命活動。從這方面說,它們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生命系統(tǒng)內部有嚴謹有序的結構,我們將細胞內所包含的全部物質按比例配齊也無法構成一個生命系統(tǒng)。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雖然在生物體內都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單一的某種元素不可能表現(xiàn)出相應的生理功能,這些元素只有在機體中在生物體特有的結構基礎上,才有機地結合成各種化合物,這些化合物相互作用才能體現(xiàn)出 相應的生理功能。因此,這些化合物也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2.細胞內多的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分別是哪一種,你能推測它們對生命的意義嗎?
    提示:細胞中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無機化合物是水。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在生命活動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離開水,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
    3.并不是所有細胞中化合物的含量都一樣。根據(jù)你的生活經驗,說說哪些植物器官的細胞中富含糖類、脂質或蛋白質?怎樣從植物器官中提取這些化合物?
    提示:植物的葉肉細胞、果實細胞和種子的細胞中通常含有較多的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如禾谷類的果實、種子中含淀粉(多糖)較多;甘蔗的莖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種子中含脂質多;大豆種子中含蛋白質多等等。要想從植物的果實、種子中獲得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就要設法使細胞破碎,再將這些物質提取出來。
    【經典回眸】幾十年前,新西蘭有一個牧場的大片牧草長勢很弱,有的甚至發(fā)黃枯萎,即使施用了大量氮、磷、鉀肥也無濟于事。后來,人們偶然發(fā)現(xiàn)牧場內的一小片牧草長得很茂盛。經觀察和研 究后才知道這附近有一座鉬礦,礦工上 下班總是抄近路走,他們的鞋子上粘 有鉬礦粉,正是礦工鞋子踩過的地方牧草長得綠油油的。經過科學家的化驗和分析,一公頃的牧草只需150克鉬就足夠了。下列關于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
     A.鉬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B.鉬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
    C.鉬是一種高效肥料,植物有了鉬就能正常生長
    D.鉬在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是可以替代的
    【解析】一片長勢不良的牧草,被鉬礦礦工踩過的地方才長得茂盛,這一方面說明礦工經過后,留下了礦粉,另一方面說明鉬礦粉對牧草的生長發(fā)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植物必需的。但一公頃的牧草只需150克,正好與教材中鉬是微量元素的結論相吻合。
    答案:A
    【變式訓練】1.如圖1是細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圖,圖2是有活性的細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圖1表示細胞鮮重,則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質
    B.若圖2表示組成人體細胞的元素含量,則 a、b、c依次是O、C、H
    C.地殼與活細胞中含量多的元素都是a,因此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
    D.若圖1表示細胞完全脫水后化合物含量,則A化合物具有多樣性,其必含的元素為C、H、O、N
    探究二 檢測生物組 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小組討論回答下列問題: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根據(jù)這個原理,我們能夠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這個實驗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提示:做好實驗,不僅要知道該實驗的目的要求、使用什么材料用具,能夠獨立地正確操作,能夠實事求是地觀察現(xiàn)象和記錄數(shù)據(jù),而且還要理解實驗原理,能夠綜合分析所得到的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獲得正確的結果,進一步推導出結論。
    (1 )本實驗成功的關鍵在于實驗材料的選擇。為提高實驗效果,應選擇那些含糖量較高,富含脂肪、蛋白質的生物組織作為實驗材料。要充分理解教材中選用特定材料的意圖,比如材料中含有的必須是可溶性還原糖,蔗糖不是還原糖因此不能用,淀粉既無還原性也能溶解,因此也不能用。
    (2)在檢測組織中的可溶性還原糖時,斐林試劑必須現(xiàn)配現(xiàn)用,混合均勻后加入。水浴加熱時試管底部不要觸及燒杯底部,以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爆裂。
    (3)在檢測組織中的脂肪時,切出符合要求的薄切片是實驗結果能否滿意的關鍵。要按照教材要求練習徒手切片技術。
    (4)在檢測組織中的蛋白質時,雙縮脲試劑要逐個加入,實驗樣液要留出一份作為對照,便于后進行比較。
    【經典回眸】(2012•江西師大附中)在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蒸餾水來鑒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質
    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好選用蘇丹Ⅳ染液來鑒定,而一般不選用蘇丹Ⅲ染液來鑒定
    D.甘蔗莖的薄壁組織、甜菜的塊根等,都含有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進行還原糖的鑒定
    【解析】鑒定蛋白質用雙縮脲試劑,它由兩種試劑組成:質量分數(shù)為0.1 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分數(shù)為0.01 g/mL的CuSO4溶液,斐林試劑也由兩種試劑組成:質量分數(shù)為0.1 g/mL的NaOH溶液和質量分數(shù)為0.05 g/mL的CuSO4溶液,故雙縮脲試劑可由斐林試劑和蒸餾水配制而成,A項正確。食用花生油顏色較深,而蘇丹Ⅲ染液可將脂肪染成橘黃色,染色較淺,不易區(qū)別,故好選用蘇丹Ⅳ染液,它可以將脂肪染成顏色較 深的紅色,C項正確。甘蔗莖的薄壁組織、甜菜的塊根等含有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還原糖,不能進行還原糖的鑒定,D項錯誤。
    答案 D
    【變式訓練】2.前項為生物組織,中項為 鑒定所用的化學試劑,后項為反應結果所產生的顏色,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
    A.蘋果、斐林試劑、磚紅色
    B.花生種子、蘇丹Ⅲ染液、橘紅色
    C.黃豆、雙縮脲試劑、紫色
    D.卵清蛋白、蘇丹Ⅳ染液、紅色
    變式訓練參考答案:1C 2D
    “思”—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存在哪些疑問,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時總結、彌補知識缺漏,不吃夾生飯,不做欠賬人。
    收獲 內容
    疑點 內容
    “練”—課堂自測
    1、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的化學成分時,發(fā)現(xiàn)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存在,這一事實主要說明: (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沒有區(qū)別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
    C、生物來源于非生物 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2、下列哪個實驗用到 顯微鏡( )
    A、脂肪成分的鑒定 B、蛋白質的鑒定 C、淀粉的鑒定 D、還原糖的鑒定
    3、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 元素的論述,正確的是( )
    A、組成生物體和組成 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含量多
    B、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4、下列組成活細胞的基本元素中,含量由多到少 的正確順序是( )
    A、C>H>O>N B、C>O>H>N
    C、O>C>N>H D、O>C>H>N
    5、下列健康人的4種液體 樣本中,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顏色反應的是( )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參考答案:1.B 2A 3C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