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教師資格證中小學教育學真題及答案

字號:

北京市中小學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考試
    《教育學》試卷
    (2013年3月24日啟用)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明確提出“教育即經驗的改造”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陶行知
    C.杜威
    D.布魯納
    2.我國奴隸社會的教育脫離生產勞動,其教育內容主要是 ( ) 。
    A.六藝
    B.四書
    C.五經
    D.七藝
    3.制約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的是 ( ) 。
    A.經濟發(fā)展水平
    B.社會政治制度
    C. 文化發(fā)展水平
    D.教育發(fā)展水平
    4.“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所反映的影響人的發(fā)展的因素是 ( ) 。
    A.家庭教育
    B.遺傳素質
    C.社會文化
    D. 傳統(tǒng)習俗
    5.在中央文件中首次使用“素質教育”這一概念的是 ( ) 。
    A.《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D.《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
    6.為適應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稱為 ( ) 。
    A.終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職業(yè)教育
    D.義務教育
    7.1966年國際勞工組織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關于教師的文件是 ( ) 。
    A.《加強教師在多變世界中的作用的教育》
    B.《今日之教師》
    C.《明天的教師》
    D.《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
    8.實現(xiàn)學校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 。
    A.德育
    B.教學
    C.管理
    D.上課
    9. ( )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靈魂和核心作用,確保教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A.智育
    B.體育
    C.美育
    D.德育
    10.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人為地改革研究對象,從而驗證研究假設,探討教育現(xiàn)象因果關系,揭示教育工作規(guī)律的研究方法是 ( ) 。
    A.調查研究
    B.實驗研究
    C.個案研究
    D.經驗研究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1.學校教育活動包括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 。
    12.赫爾巴特根據 ( ) 提出了教育的目的論。
    13.師生關系包括師生的教育關系、道德關系和 ( ) 。
    14.我國義務教育的基本性質是:強制性、免費性、( ) 。
    15.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過程中享有的主要權利,可歸納為受教育權、人身權和 ( ) 。
    16.教學過程大致分為激發(fā)學習動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和( ) 五個階段。
    17.作業(yè)的四種主要形式有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 ) 、 各種書面練習 作業(yè)發(fā)及各種實際操作作業(yè)。
    18.品德評價法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 ) 。
    19.班集體的構成要素包括:共同的目標、一定的組織結構、共同生活的 ( ) 、一定的心理氛圍、情感紐帶。
    20.中小學教育科研的意義在于解決教育教學問題、 ( ) 、不斷激發(fā)教師對工作的熱情。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先判斷正誤,再簡要說明理由。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1.教育是增進人的知識與技能的活動。
    22.人的發(fā)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23.制定教育目的不能憑人們的主觀愿望和臆斷。
    24.課程計劃就是學科課程標準。
    25.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等同于轉化后進生。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2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到2020年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是什么?
    27.學校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有哪些促進作用?
    28.在職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29.簡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
    30.簡述敘事研究的含義及具體實施步驟。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31.論述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的基本含義及貫徹的要求。
    32.案例分析:
    這學期,我接了一個學校有名的亂班。第一天走進教室就讓我目不忍睹:桌仰椅翻,紙片飛舞。污物滿地??吹竭@種情景,我一聲不吭地拿起掃帚把地面打掃干凈,然后又把桌椅重新擺好, 一切都整治好了,才請同學們進教室上課,坐在教師新手打掃 過的教室里,全班同學一個個出奇地規(guī)矩。第二天,我依舊如此。有一些同學說話了:“李老師,讓我們掃吧?!?BR>    我微笑地說:“不,這一周李老師做值日?!币粋€星期 后,我安排了值日表。每天值日的學生都非常認真負責,就連屋角也打掃得干干凈凈。
    教室衛(wèi)生向來由學生輪流打掃,很少見過老師也做值日的。我不僅這樣做了,而且做在學生之前,做得一絲不茍。學生由起初的費解到后來于心不忍,以至后肅然起敬。在我的帶動下,我們這個學校有名的“亂班”,周周都能得到衛(wèi)生流動紅旗,還經常得到學校的表揚。
    請問:李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哪種德育方法?請闡述其含義、特點及要求。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填選項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C 2.A 3.A 4.B 5.C 6.A 7.D 8.B 9.D 10.B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 分,共10分。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相應位置。
    11.教育內容
    12.倫理學
    13.政治制度
    14.普及性
    15.財產權
    16.運用知識
    17.各種口頭作業(yè)和口頭答問
    18.操行評定(評語)
    19.準則
    20.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三、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先判斷正誤,再簡要說明理由。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1.教育是增進人知識與技能的活動。
    (錯誤)。(1分)
    教育是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發(fā)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會活動。(2分)答得不全給1分。
    22.人的發(fā)展的不平衡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
    (錯誤)。(1分)
    人的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特征決定 了教育必須因材教?;蛘呷说陌l(fā)展不平衡性特征決定 了教育必須抓住關鍵期和佳期。(2分)
    23.制定教育目的不能憑人的主觀愿望和臆斷。
    (正確)。(1分)
    教育目的的制定 必須考慮各種主客觀、影響因素,社會政治、經濟文化 是確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據。(2分)
    24.課程計劃就是學科課程標準。
    (錯誤)。(1分)
    課程計劃也稱課程方案,是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 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2分)
    或者:
    學科課程標準也稱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課程的內容及其實施、評價和指導性文件。(2分)
    或者:學科課程標準也稱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寫 的有關某門課程的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2分)
    25.班主任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等 同于轉化后進生。
    (錯誤)。(1分)
    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個別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1分)
    個別教育既包括轉化后進生,也包括做一般生和先進生的工作。(1分)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35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6.《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確定的到2020年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是:
    第一,基本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2分)
    第二,基本建成 學習型社會;(2 分)
    第三,進入人力資源強國;(2 分)
    寫出“兩個基本、一個進入:給1分。
    27.學樣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促進 作用;
    第一,加速人的發(fā)展;(2分)
    第二,發(fā)掘人的潛力;(2分)
    第三,提升人的價值;(1分)
    第四,健全人的個性。(2分)
    28.在職教師實現(xiàn)專業(yè) 發(fā)展的基本途徑:
    參加培訓、專業(yè)閱讀、網絡學習、參加學術團體和學術活動、教育考察與觀摩、校本教研與培訓、行動研究.(每個要點1分)
    29.綜合實踐活課程的基本內容:
    第一,研究性學習(2分)
    第二,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2分)
    第三,勞動與技術教育(2分)
    第四,信息技術教育(1分)
    30.敘事研究的含義:通過口頭和書面講故事的方式開展的研究。(2分)
    敘事研究的步驟:
    發(fā)現(xiàn)研究問題。(1分)
    尋找敘事對象。(1分)
    搜集故事。(1分)
    撰寫故事。(1分)
    分析故事,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1分)
    嚴格按照 順序,順序正確的部分按標準給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31.試論啟發(fā)式教學原則的基本含義及貫徹要求。
    含義:啟發(fā)式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突出重點,深入講解,同時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1分),引導他們通過獨立 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1分)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
    教師講授要“少而精”(1分),給學生留出思考空間(1分);
    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分)
    設置問題情境(2分);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2分)
    32.案例分析:
    李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榜樣示范的德育方法。(2分)寫出“榜樣法”給2分,寫出“以身作則”、“以身示范”的給1分。
    榜樣示范的含義:教育者以他人高尚的思想、模范的行為、優(yōu)異的成就 來影響受教育者的方法。(2 分)
    榜樣示范的特點(2 分):(1)將深刻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人格化,使其生動、富有感染性;
    榜樣示范的要求(4分)
    (2)符合青少年的年齡特征,及心理需求。
    榜樣示范的要求:(1)選好示范的榜樣
    (2)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榜樣精神的實質
    (3)激發(fā)學生學習榜樣的敬慕之情
    (4)激勵學生自覺用榜樣調節(jié)行為。
    (同義詞表達也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