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春節(jié)前夕,教育部公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再次明確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并強調逐步減少特長生招生。然而,春節(jié)期間不少孩子們還在辛苦地上特長班,忙于各種補習。這一情況令輿論感到“意外”,但筆者一點不覺得意外。要讓孩子不再辛苦地上特長班,僅有關于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的《意見》是遠遠不夠的。
我國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適齡學生就近、免試入學,可這一規(guī)定并沒有落實。在目前的教育管理體制之下,“權力擇校”恐難以避免,因為教育部門可以干涉學校招生,而學校也難拒絕上級部門布置來的“條子生”。雖然教育部的《意見》要求招生公開透明,但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權力對辦學的干涉,陽光“小升初”就可能懸在空中,這是《意見》能否得到執(zhí)行的大變數(shù)。
我國各校、各學區(qū)存在事實上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條件差異,實行“單校劃片入學”或者“多校劃片入學”,并沒有改變學校辦學質量、條件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嚴格落實“小升初”新政,也可能出現(xiàn)兩類擇校。一類是政府允許的特長擇校,根據(jù)《意見》,到2016年特長擇校將控制在5%,如果校際的辦學質量差異不有效縮小,這只會加劇擇校焦慮。那種認為限制特長比例就會讓大家不再關注特長培訓的觀念,完全忽視家長對子女讀好學校的渴望。二類是有經(jīng)濟實力的家長買學區(qū)房擇學區(qū)。學區(qū)房的價格高于周邊其他非學區(qū)房的兩到三倍,而家庭投資學區(qū)房還被認為是一舉多贏的買賣:一方面讓孩子可進更好的學校,另一方面在孩子讀完小學之后,學區(qū)房的價格還會飆升,再賣給新的學區(qū)房需求者。
就算小升初就近免試入學得以實現(xiàn),如果中高考制度不改,學生的小學、初中負擔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減輕。為此,要針對造成學生負擔沉重的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在嚴格遏制權力擇校落實“小升初”新政之外,還必須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學校的辦學質量、條件差異,這關鍵在于轉變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式,不能再延續(xù)傳統(tǒng)的“錦上添花”式撥款模式;與此同時,要推進中高考制度改革,打破集中錄取制度,實行考試招生相對分離,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擴大學生的選擇權。
要做到這些,核心都在推進教育放權。遏制權力擇校、落實就近免試入學規(guī)定自不待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要求建立教育民主管理制度,切斷擇校利益鏈,不再由政府主導教育撥款,而是變?yōu)榇砉娨庖姷拿褚鈾C構負責教育預算,監(jiān)督政府按預算撥款;進行中高考制度改革,要求政府部門只負責宏觀管理,不能再將考試、招生、教學的所有權力掌握在行政部門,而應該實行中學自主教育、考試社會組織、大學自主招生。
我國2006年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guī)定適齡學生就近、免試入學,可這一規(guī)定并沒有落實。在目前的教育管理體制之下,“權力擇校”恐難以避免,因為教育部門可以干涉學校招生,而學校也難拒絕上級部門布置來的“條子生”。雖然教育部的《意見》要求招生公開透明,但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權力對辦學的干涉,陽光“小升初”就可能懸在空中,這是《意見》能否得到執(zhí)行的大變數(shù)。
我國各校、各學區(qū)存在事實上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條件差異,實行“單校劃片入學”或者“多校劃片入學”,并沒有改變學校辦學質量、條件的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嚴格落實“小升初”新政,也可能出現(xiàn)兩類擇校。一類是政府允許的特長擇校,根據(jù)《意見》,到2016年特長擇校將控制在5%,如果校際的辦學質量差異不有效縮小,這只會加劇擇校焦慮。那種認為限制特長比例就會讓大家不再關注特長培訓的觀念,完全忽視家長對子女讀好學校的渴望。二類是有經(jīng)濟實力的家長買學區(qū)房擇學區(qū)。學區(qū)房的價格高于周邊其他非學區(qū)房的兩到三倍,而家庭投資學區(qū)房還被認為是一舉多贏的買賣:一方面讓孩子可進更好的學校,另一方面在孩子讀完小學之后,學區(qū)房的價格還會飆升,再賣給新的學區(qū)房需求者。
就算小升初就近免試入學得以實現(xiàn),如果中高考制度不改,學生的小學、初中負擔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減輕。為此,要針對造成學生負擔沉重的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理,在嚴格遏制權力擇校落實“小升初”新政之外,還必須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縮小學校的辦學質量、條件差異,這關鍵在于轉變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式,不能再延續(xù)傳統(tǒng)的“錦上添花”式撥款模式;與此同時,要推進中高考制度改革,打破集中錄取制度,實行考試招生相對分離,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擴大學生的選擇權。
要做到這些,核心都在推進教育放權。遏制權力擇校、落實就近免試入學規(guī)定自不待言;推進義務教育均衡要求建立教育民主管理制度,切斷擇校利益鏈,不再由政府主導教育撥款,而是變?yōu)榇砉娨庖姷拿褚鈾C構負責教育預算,監(jiān)督政府按預算撥款;進行中高考制度改革,要求政府部門只負責宏觀管理,不能再將考試、招生、教學的所有權力掌握在行政部門,而應該實行中學自主教育、考試社會組織、大學自主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