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歸去來兮辭并序》教案

字號:

高三語文《歸去來兮辭 并序》教案
    【學(xué)習(xí)目標】
    1、知識和能力
    切實掌握課文中的文言語法現(xiàn)象,把握序言和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學(xué)習(xí),合作探究,通過反復(fù)朗讀,認真體會 “辭”的風格韻味。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借鑒歷史,提高修養(yǎng)。
    【使用說明及學(xué)法指導(dǎo)】
    1、課前反復(fù)閱讀課文,做好標記勾畫,結(jié)合背景介紹,理解文意。
    2、限時25分鐘,認真書寫,獨立完成,規(guī)范作答,按時上交。
    【導(dǎo)學(xué)過程】
    一、課前積累
    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背景
    (詳見《紅對勾》P2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歷代名家評陶淵明
    蘇軾: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陶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詩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東坡詩話錄》)
    朱熹:淵明詩所以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東坡乃篇篇句句依韻而和之,雖其高才似不費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
    姜夔:陶淵明天資既高,趣詣又遠,故其詩散而莊,澹而腴,斷不容作邯鄲步也。(《白石道人詩說》)
    梁啟超:檀道濟說他(陶淵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一個人。他最能領(lǐng)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覺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以看得出來。(《飲冰室合集·陶淵明》)
    (選自《魏晉南北朝詩精品》,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1995年版)
    歷代名家評《歸去來兮辭》
    昔大宋相公謂陶《歸去來》是南北文章之絕唱,五經(jīng)之鼓吹。近時繪畫《歸去來》者,皆作大圣變,和其辭者,如即事遣興小詩,皆不得正中者也。(〔宋〕洪邁《容齋隨筆》卷三《和歸去來》)
    歐陽公言兩晉無文章,幸獨有此篇耳。然其詞義夷曠蕭散,雖托楚聲,而無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辭后語》)
    吾嘗怪陶淵明作《歸去來》,托興超然,莊、騷不能過矣。(〔宋〕汪藻《信州鄭固道侍郎寓屋記》)
    《歸去來辭》,本自一篇自然真率文字,后人模擬已自不宜,況可次其韻乎。次韻則牽合而不類矣。(〔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三十四·文辨一)
    論古今人物風流,惟兩晉為盛,故發(fā)之文章,神思自然飄逸。如陶元亮《歸去來辭》,于舉業(yè)雖不甚親切。觀其詞義,瀟灑夷曠,無一點風塵俗態(tài)。兩晉文章,此其杰然者。(〔明〕歸有光《文章指南》仁集)
    陶淵明《歸去來辭》,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晉人之上。(〔清〕吳梯《巾箱拾羽》卷十三)
    《離騷》不必學(xué)《三百篇》,《歸去來辭》不必學(xué)《騷》,而皆有其獨至處,固知真古自與摹古異也。(〔清〕劉熙載《藝概·賦概》)
    素懷灑落,逸氣流行,字字寰中,字字塵外。于官曰“歸去”,于家曰“歸來”,故曰“歸去來”。(〔清〕毛慶蕃評選《古文學(xué)條》卷二十六)
    陶元亮《歸去來辭》,一種曠情逸致,令人反復(fù)吟詠,翩然欲仙。然尤妙于“息交絕游”一句,下即接云:“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若無此兩句,不將疑是孤僻一流,同于槁木乎?(〔清〕伍涵芬《讀書樂趣》卷三)
    通篇凡五易韻,耿介中仍和而不迫,得風人之遺旨。先敘決計欲歸意,次敘歸來情景。云鳥如此,胡不歸乎?前后呼應(yīng),自見章法。是早春光景,亦見歸來之可樂。末敘歸來不復(fù)出意,結(jié)出大旨意,真本領(lǐng)。(〔清〕孫人龍纂輯《陶公詩評注初學(xué)讀本》卷二)
    《歸去來兮辭》寫生歸田園,《自祭文》寫死歸黃土陌,機杼仿佛。(錢鐘書《管錐編》卷四)
    (選自《古文鑒賞大辭典》,徐中玉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關(guān)于“辭”
    是戰(zhàn)國后期楚國詩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新詩體。它有如下的體裁特點:
    1 四句一節(jié),每節(jié)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讀后稍作停頓。
    2 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例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注意:
    (1)有些七字句中出現(xiàn)了虛詞,也應(yīng)作六字句讀。
    (2)“歸去來兮”“已矣乎”當一句讀,適當延長讀末句時間。
    (3)四字句五字句,讀時節(jié)奏自當變化。
    辭,是介于散文與詩歌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于戰(zhàn)國時的楚國,亦叫楚辭、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后人一般也將辭、賦并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辭與賦還是有區(qū)別的,一般說來,辭重言情,而賦重鋪陳。賦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的,而“騷則長于言幽怨之情”。
    本文是一篇辭賦。辭是一種形式比較自由靈活的古體韻文。篇幅長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體上以四句為一小節(jié),兩句為一組;以四言六言為主,間有長短句,在整齊之中有參差,錯落有致,韻腳的轉(zhuǎn)換和押韻的方式也靈活而富于變化。在漢代,人們習(xí)慣將辭和賦統(tǒng)稱為辭賦,不加區(qū)別。但實際上二者仍是兩種不同的文體。其相似之處在于:辭和賦都注重文采,講究鋪排,善于用典;但賦的句式進一步散文化,關(guān)聯(lián)詞語增多。在內(nèi)容上,賦以詠物說理為主,而辭則重在抒情。
    二、自主學(xué)習(xí),課前完成。
    (天天讀讀,寫寫周周,月月記記)
    1、先讀課文,重點掌握《紅對勾》P20《字音字形》部分的字音和通假字。
    2、再讀課文,重點理解《紅對勾》P21的《詞語集錦》部分的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
    3、重點掌握《紅對勾》P21的《特殊句式》部分的特殊句式。
    4、自主初步翻譯課文。
    三、合作探究,認真思考,形成文字答案,為課堂交流做好準備。
    1、 當堂同組同一層次的同學(xué)由一人向另一人翻譯序言和第一自然段。之后組內(nèi)討論,之后全班討論不懂之處。
    2、 概括序言和第一自然段的段意。
    3、反復(fù)誦讀序言和第一自然段,體味“辭”的風格韻味。劃分第一自然段的朗讀停頓。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對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作了交代,其歸隱的原因是什么?
    5、揣摩“心為形役”“已往之不諫”“迷途”“昨非”等詞語的含義,說說作者辭官的原因和歸途中的心情。
    四、寫作提升
    閱讀《紅對勾》P25《與陶淵明對話》。請簡要談一談自己對陶淵明的看法。
    五、課后作業(yè)
    1、完成《紅對勾》P91《基礎(chǔ)夯實》《審美探究》部分的習(xí)題。
    2、保質(zhì)保量完成下一課時導(dǎo)學(xué)案。
    【拓展延伸】
    “心為形役”一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3月11日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說,各級法院去年積極參與反腐敗斗爭,審結(jié)貪污、賄賂、瀆職案件25912件,判處罪犯26226人。
    對于中國民航來說,一場前所未有的反腐風暴已然降臨。2009年底至今,已先后有多位民航高官要員落馬,包括民航局原副局長宇仁錄、民航局華北局原局長黃登科、首都機場原董事長張志忠、發(fā)改委民航處原處長匡新等。這些人腐敗案發(fā),大半與“航線時刻”審批有關(guān)。
    今年1至4月,江西國土資源廳原副廳長李江華、許建斌因受賄分別被判無期和15年,另一落馬副廳長陳愛民尚未判決。
    2010年4月14日下午,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對文強案進行一審公開宣判,重慶市司法局原黨委書記、局長文強因犯受賄罪,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罪,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強奸罪,數(shù)罪并罰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quán)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chǎn)。
    教案設(shè)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學(xué)計劃
    
    教案設(shè)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學(xu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