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元宵節(jié)的作文

字號:

這篇中國傳統(tǒng)元宵節(jié)的作文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節(jié),古代稱為上元,元宵節(jié)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漢朝時,朝廷在這一天祭祀道家的太乙天神,從黃昏直到天明,所以晚上能夠破例不戒嚴,準許老百姓觀看。張燈慶祝開始于唐朝,這是佛教徒從西方傳來的習(xí)俗。本來只是十五這一夜,以后增加十四、十六兩夜。陳列的燈彩也越來越華巧,花樣也越來越繁多?;始肄k得更是豪華。唐睿宗時曾在長安宮城多架起一座高20丈得“燈輪”,上面纏著彩色絲綢,裝飾金玉,懸掛5萬盞燈。唐朝詩人蘇味道曾作詩《正月十五夜》,描寫當時燈燭通明的熱鬧場面: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
    明月逐人來。
    宋代起人們把謎語寫出來掛在燈上,猜中得獎。
    元宵節(jié)的應(yīng)食也叫“元宵”,或稱“湯圓”。各地湯圓風(fēng)味不同,但作為團員的象征卻是一致的。正如臺灣民諺所說:“吃了湯圓好團圓。”讓我們期待臺灣回歸、祖國統(tǒng)一的那一天早日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