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事業(yè)單位行測考試,排序題是常見的題型之一,一般行測中的排序題目會給出五個事件,每個事件是以簡短語句表述的,接著給出表示事件的四種假定發(fā)生順序的四個數(shù)字序列,請選擇其中最合乎邏輯的一種事件順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排序題目的類型和做題方法。
(一)事件排序的題型
事件排序可分為表示五個事件的詞或短語集中說明一組事件和兩組事件的兩種題型。
1、五個詞或短語集中說明一組事件的題型
[例1](1)藏羚羊被大肆捕殺(2)頒布保護藏羚羊的法規(guī)(3)藏羚羊數(shù)量有所回升
(4)藏羚羊瀕臨滅絕(5)偷獵者被繩之以法
A.1-4-2-5-3 B.4-1-2-3-5 C.2-3-5-1-4 D.2-1-4-5-3
2、五個詞或短語集中說明兩組事件的題型
[例2](1)暑假計劃回老家(2)學校舉辦夏令營(3)改變計劃
(4)回老家過春節(jié)(5)參加夏令營
A.1-3-5-2-4 B.2-3-5-1-4 C.1-2-3-5-4 D.4-1-3-2-5
(二)事件排序的解題方法
在了解了排序題類型之后,我們來進一步學習解題方法:
1、解答有關事件排序題目時,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識對事實作出必要的補充或假設,按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試者應使用自己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所積累的一般知識來填補題目中所欠缺的部分,以便使你假想的程序推理更合理。
2、在多數(shù)情況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確定要環(huán)節(jié)必為最先發(fā)生或最后發(fā)生,或者確定某兩個環(huán)節(jié)必前后發(fā)生,進而對選項進行排除。
3、四個選項給出的四個順序也許沒有一個與你設計的最合理的順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個是相對合理的,不要先入為主,鉆“牛角尖”,認為沒有正確選項。
(三)例題與解析
【例題1】(1)創(chuàng)作電影插曲(2)接到配音任務
(3)歌曲被廣為傳唱(4)到基層體驗生活(5)電影取得成功
A、2—4—1—3—5 B、1—3—2—5—4
C、2—4—1—5—3 D、2—1—5—4—3
【解析】C本題敘述的是電影插曲成名的過程。接到任務是創(chuàng)作的前提,即(2)在(1)前,排除B;而電影成功,又是歌曲傳唱的基礎,即(5)在(3)之前,排除A;先有體驗生活,才有創(chuàng)作插曲,即(4)在(1)之前,排除D,因此,本題的合理順序是2—4—1—5—3。故選C。
【例題2】(1)工人失業(yè)增多(2)自由競爭
(3)勞動生產率提高(4)貧富差距加大
(5)采用先進生產技術
A、5—3—2—4—1 B、2—5—3—1—4
C、5—2—3—4—1 D、1—2—5—3—4
【解析】B本題描述的是自由競爭的一系列影響。在自由競爭的前提下開始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即先由(2)才由(5),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即出現(xiàn)(3),進而造成工人失業(yè),即(1),最終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因此本題的合理順序是2—5—3—1—4。故選B。
在行測考試中,排序題目是常見題型但并非難題,考生一定要仔細審題,找出事件的先后順序,勤于練習,爭取將這部分題目分數(shù)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