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三支一扶考試動產(chǎn)善意取得制度練習題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三支一扶考試動產(chǎn)善意取得制度練習題》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定項選擇題
    1. 甲為乙的債權人,乙將其電動車出質于甲。現(xiàn)甲為了向丙借款,未經(jīng)乙同意將電動車出質于丙,丙不知此車為乙所有。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丙因善意取得而享有質權
    B.因未經(jīng)乙的同意丙不能取得質權
    C.因丙行使質權給乙造成損害的,由丙向乙承擔賠償責任
    D.因丙行使質權給乙造成損害的,由甲向乙承擔賠償責任
    2. 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車數(shù)月。期間,甲因急需用錢,向同事丙借200元,并以自行車設定質押,但丙不知該自行車非甲所有。后甲逾期未償還債務,丙即變賣該自行車實現(xiàn)債權。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因丙不知甲無處分權,故適用善意取得,質權設定有效
    B.因甲對自行車無處分權,該質權設定無效
    C.甲、丙應共同賠償乙的損失
    D.應由甲單獨賠償乙的損失
    3. 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下列情形中,善意第三人不能依據(jù)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相應物權的是( )。
    A.保留所有權的動產(chǎn)買賣中,尚未付清全部價款的買方將其占有的標的物賣給不知情的第三人
    B.電腦的承租人將其租賃的電腦向不知情的債權人設定質權
    C.動產(chǎn)質權人擅自將質物轉質于不知情的第三人
    D.受托代為轉交某一物品的人將該物品贈與不知情的第三人
    4. 甲有一手表,委托乙保管,乙將手表賣給丙,丙又贈與女友丁,丁戴上3天后在街頭被戊搶走,戊后又遺失于街頭,為庚拾得。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對該手表享有所有權的是( )。
    A.甲 B.丙 C.丁 D.庚
    5. 王某在吃飯時丟失手表一塊,餐廳人員拾得后交給公安部門。王某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前去認領,公安部門按照有關規(guī)定交寄售商店出售。孫某從該商店買得該手表,將手表送給女友林某做生日禮物。林某第二天乘公交車時,手表被偷走,小偷下車后即以100元的價格賣給不知情的鄭某。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該手表的所有權屬于( )。
    A.王某 B.孫某 C.林某 D.鄭某
    6. 甲擅自將乙借給他的一塊手表賣給丙,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甲以自己的名義賣給丙,甲、丙之間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B.甲以乙的名義賣給丙,甲、丙之間的行為屬于無權代理的行為
    C.丙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該手表的所有權
    D.丙只能因乙的追認才能取得該手表的所有權
    7. 2008年1月甲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向乙公司購買潛水設備一套,價值10萬元。約定首付2萬元,余款分三期付清,分別為2萬元、3萬元、3萬元,全部付清前乙公司保留所有權。甲收貨后付了首付和第一期款,第二期款遲遲未付。2008年8月甲以2萬元將該設備賣給職業(yè)潛水員丙。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乙可以解除合同,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
    B.乙解除合同后可以要求甲支付設備的使用費
    C.乙可以請求丙返還原物,但須支付丙2萬元購買費用
    D.丙返還潛水設備后可以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
    8. 甲借用朋友乙的自行車數(shù)月。期間,甲因急需用錢,向同事丙借200元,并就自行車設定質押,但丙不知此自行車非甲所有。后甲逾期未償還債務,丙即變賣該自行車實現(xiàn)債權?,F(xiàn)問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
    A.因丙不知甲無處分權,故適用善意取得,質權設定有效
    B.因甲對自行車無處分權,且質權不適用善意取得,故該質權設定無效
    C.甲、丙應共同賠償乙的損失
    D.應由甲單獨賠償乙的損失
    9. 王某將珍貴巨型玉石一塊,市價5萬元,寄存于李某處。李某一日未經(jīng)王某同意,擅自將該塊巨型玉石出售于知情人張某。張某后來將該玉雕刻成“巨船還鄉(xiāng)”藝術品,參加全國雕刻展獲得二等獎。獲獎后,張某將該藝術品經(jīng)拍賣程序售于善意第三人林某,獲得價款30萬元。根據(jù)以上案情,請回答:設張某并未拍賣,而是將該“巨船還鄉(xiāng)”藝術品贈與博物館戊并己交付,則“巨船還鄉(xiāng)”藝術品的所有權屬于何人?( )
    A.王某 B.李某 C.張某 D.戊
    10. 善意取得制度是對原權利人和受讓人之間的權利所作的一種強制性的物權配置,善意取得涉及的當事人有( )。
    A.權利人 B.讓與人 C.受讓人 D.判定是否為善意取得的行政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