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期中考試試題參考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一化學期中考試試題參考》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H1 He4 C12 O16 C135.5 S32 K39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將采用下列何種方法分離( )。
    A.過濾 B.蒸餾 C.分液 D.萃取
    2.下列實驗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
    ① 過濾 ② 蒸發(fā)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轉(zhuǎn)移液體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3.下列關于實驗基本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時,首先要查漏
    B.蒸餾實驗中,要在燒瓶中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
    C.將濃硫酸倒入盛水的量筒中稀釋
    D.用蒸發(fā)皿進行加熱蒸發(fā)時,不墊石棉網(wǎng)
    4.有關氧化還原反應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氧化劑發(fā)生還原反應,還原劑發(fā)生氧化反應
     B .氧化劑被氧化,還原劑被還原
     C.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一定是兩種不同的物質(zhì)
    D .氧化還原反應中,金屬單質(zhì)只作還原劑,非金屬單質(zhì)只作氧化劑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直徑介于1nm~10nm之間的微粒稱為膠體
    B.膠體粒子很小,可以透過半透膜
    C.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別溶液與膠體
    D.電泳現(xiàn)象可證明膠體屬于電解質(zhì)溶液
    6.實驗中的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用試管取出試劑瓶中的Na2CO3溶液,發(fā)現(xiàn)取量過多,為了不浪費,又把過量的試劑倒入試劑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將含有Ba(NO3)2 的廢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沖入下水道
     C.用蒸發(fā)方法使NaCl 從溶液中析出時,應將蒸發(fā)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熱蒸干
     D.用濃硫酸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稀硫酸時,濃硫酸溶于水后,應冷卻至室溫才能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7.符合下圖中陰影部分的物質(zhì)是( )。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8.下列分散系最穩(wěn)定的是( )。
    A.懸濁液 B.乳濁液 C.膠體 D.溶液
    9.下列物質(zhì)中所含分子數(shù)目最多的是( )。
    A. 0.75 mol H2O B.3.01×1023?個N2分子
    C. 64 g SO2 D.標準狀況下33.6 L Cl2
    10.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跟稀硝酸反應: Ca(OH)2+2H+=Ca2++2H2O
    B.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反應: Ba2++ SO42-= BaSO4↓
    C.用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HCO3-+H+ === CO2↑+H2O
     D.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O2+OH-=HCO3-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1.在強酸性溶液,下列離子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是( )。
     A. Na+ K+ OH- Cl- B. Na+ Cu2+ SO42- NO3-
     C. Mg2+ Na+ SO42- Cl- D. Ba2+ HCO3- NO3- K+
    12.N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 Mg 原子變成 Mg2+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2 NA
    B.標準狀況下,11.2 L 水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5 NA
    C.常溫常壓下,16克 O2 含電子數(shù)為10 NA
    D.0.1 mol/L K2SO4 溶液含有 K+ 0.2 NA
    13.為了除去粗鹽中CaCl2、MgCl2及Na2SO4,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1)過濾;(2)加稍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加適量鹽酸;(4)加稍過量的碳酸鈉溶液;(5)加稍過量的氯化鋇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 .(1)(4)(2)(5)(3) B .(4)(1)(2)(5)(3)
    C .(2)(5)(4)(1)(3) D .(5)(2)(4)(1)(3)
    14.已知下列分子或離子在酸性條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發(fā)生如下變化:H2O2 →H2O、IO3- → I2、MnO4- → Mn2+、HNO3 → NO。如果分別用等物質(zhì)的量的這些物質(zhì)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H2O2 B.IO3- C.MnO4- D.HNO3
    15.科學家已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氫分子,其化學式為H3,在相同條件下,等質(zhì)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數(shù) B.分子數(shù) C.體積 D.物質(zhì)的量
    16.下列哪個反應可用Ca2++CO32-=CaCO3↓表示( )。
     A.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 B.CaCl2溶液和BaCO3 混合
    C.Ca(NO3)2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
    D.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
    17.將5 mL 0.2 mol/LAgNO3溶液與10 mL 0.15 mol/L BaCl2溶液混合,反應后,溶液中離子濃度的是( )。
     A.Cl- B.NO3- C.Ba2+ D.Ag+
    18.取碘水四份于試管中,編號為Ⅰ、Ⅱ、Ⅲ、Ⅳ,分別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蕩后靜置,現(xiàn)象正確的是( )。
    A. Ⅰ中溶液分層,下層呈紫紅色 B. Ⅱ中溶液分層,下層呈紫紅色
    C. Ⅲ中溶液分層,下層呈棕黃色 D. Ⅳ中溶液不分層,溶液有顏色
    19.被稱為萬能還原劑的NaBH4溶于水并與水發(fā)生下列反應。對此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NaBH4+2H2O=NaBO2+4H2↑, (NaBH4中H為-1價)
    A.NaBH4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B.NaBH4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
    C.硼元素被氧化,氫元素被還原
    D.被氧化的元素與被還原的元素質(zhì)量比為1:1
    20.V L 硫酸鐵溶液中含有m g Fe3+離子,則溶液中SO42-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三、(本題包括6小題,共22分)
    21.(4分)有以下幾種物質(zhì)①干燥的食鹽晶體 ②液態(tài)氯化氫 ③水銀 ④蔗糖 ⑤碳酸 ⑥KNO3溶液 填空回答:(填序號)
    (1)以上物質(zhì)能導電的是 (2)以上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
    (3)以上物質(zhì)中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是 。
    (4)以上物質(zhì)中溶于水后水溶液能導電的是 。
    22.(3分)標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并指出氧化劑。MnO2 + 4HCl(濃) = MnCl2 + 2H2O + Cl2↑ 氧化劑 。
    23.(2分)寫出符合離子方程式CO2+2OH-=CO32-+H2O的化學方程式。
    24.(4分)下列物質(zhì):①H2O  ②NaCl ?、跦2SO4  ④Ca(OH)2  ⑤Fe3O4 ?、轈uSO4·5H2O  ⑦HNO3?、郃gNO3?、酦aHCO3 其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屬于堿的是__ ,屬于酸的是______,屬于鹽的是______。
    25.(7分)一個體重50 kg的健康人,體內(nèi)約含有2g鐵,這2g鐵在人體內(nèi)不是以單質(zhì)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價鐵離子易被吸收,給貧血者補充鐵時,應給予含F(xiàn)e2+的亞鐵鹽,如硫酸亞鐵。服用維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還原成Fe2+,有利于人體吸收。
    ⑴在人體中進行①Fe2+ →Fe3+的轉(zhuǎn)化時,F(xiàn)e2+作 劑,發(fā)生 反應;
    ②Fe3+ →Fe2+中的轉(zhuǎn)化時,F(xiàn)e3+作 劑,發(fā)生 反應。
    ⑵“服用維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還原成Fe2+”這句話指出,維生素C在這一反應中作 。
    ⑶市場出售的某種麥片中含有微量的顆粒細小的還原鐵粉,這些鐵粉在人體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的作用下轉(zhuǎn)化成亞鐵鹽。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離子方程式為 。
    26.(2分)實驗操作中,不慎將手指劃破,這時可從急救箱中取FeCl3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四、實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22分)
    27.實驗室用密度為1.18 g/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濃鹽酸配制250 mL 0.1 mol/L的鹽酸溶液,填空并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250 mL 0.1 mol/L的鹽酸溶液
    (2)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 _;
    A.用30 mL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用量筒量準確量取所需的濃鹽酸的體積,沿玻璃棒倒入燒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約30 mL),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混合均勻
    C.將已冷卻的鹽酸沿玻璃棒注入250 mL的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振蕩,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 cm處
    (3)操作A中,將洗滌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復到室溫,這是因為_________ _______。
    (4)若出現(xiàn)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濃度將有何影響(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若沒有進行A操作 ;若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 ;若定容時俯視刻度線______________。
    (5)若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情況如何處理?
    加蒸餾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 ;
    向容量瓶中轉(zhuǎn)移溶液時(實驗步驟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 。
    五、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6分)
    28、標準狀況下,H2和CO的混合氣體共8.96 L,測得其質(zhì)量為6.0 g,試計算此混合氣體中H2和CO的質(zhì)量和體積各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