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東日照中考語文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或書寫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媲美(pì) 載歌載舞 (zài) 羸弱 迫不急待
B.遒勁(jìn) 惟妙惟肖(xiào) 沉湎 不可名狀
C.熾熱(chì) 銳不可當(dānɡ) 旁騖 相形見絀
D.慰藉(jiè) 渾身解數(shù)(xiè) 煩燥 隨聲附和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上,傅瑩面對日本記者的提問,義正辭嚴地回應道:很多中國人希望政府面對挑釁時態(tài)度更強硬些。
B.5月26日凌晨,兩只德國球隊上演了一場石破 天驚的國家德比戰(zhàn),最終拜仁慕尼黑隊以2:1戰(zhàn)勝了多特蒙德隊,第五次捧起了歐冠獎杯。
C.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一段時間里,莫言火了,莫言的書也火了,所有的書店,凡是跟莫言有關(guān)的書都被搶購一空,這真是駭人聽聞。
D.“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面對這些禁酒宣傳標語,一些司機不以為然,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八個字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lǐng)導集體求真務實。
B.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規(guī)模擴散,各級政府都及時采取了防范措施。
C.能否根治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頑癥,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D.地震發(fā)生后,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向災區(qū)捐款的企業(yè)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
4.下列對名著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一部散文 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父親的病》《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B.“龜兔賽跑”“ 狐假虎威”“狼來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等趣味故事全都出自《伊索寓言》一書,它們既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又閃爍著人性智慧的光芒。
C.保爾柯察金雙目失明卻不碌碌無為,他克服種種困難頑強地進行寫作,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風雨所誕生的》,他用鋼鐵般的意志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D.簡ㄠ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她以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尊敬和愛戀;但她熱忱而又剛烈,在婚事受阻后毅然離開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xiāng)。
二、(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橋之美》的節(jié)選文字,完成5~7題。
①石拱橋自身的結(jié)構(gòu)就很美:圓的橋洞、方的石塊、弧的橋背,方、圓之間相處和諧、得體,力學的規(guī)律往往..與美感的規(guī)律相拍合。不過我之愛橋,并非著重于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并非著眼于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梁的發(fā)展,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②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那拱橋的強勁的大弧線,或方橋的單純的直線,都恰好與蘆葦叢構(gòu)成鮮明的對照。早春天氣,江南鄉(xiāng)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湖水蒼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單純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現(xiàn)一座長橋,臥龍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幾百上千年的年齡。人們珍視長橋之美。頤和園里仿造的盧溝橋只17孔,蘇州的寶帶橋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橋緩緩看一遍,你會感到像讀了一篇史詩似的滿足。廣西、云南、貴州等地的山區(qū)往往..碰到風雨橋,橋面上蓋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臵。因橋下多半是急流,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斗。
③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里將橋作為畫卷的高潮,因橋上橋下,往返行人,各樣船只,必然展現(xiàn)生動活潑的場面,兩岸街頭濃厚的生活情調(diào)也被橋相聯(lián)而成濃縮的畫圖。矛盾的發(fā)展促成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gòu)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lián)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難怪繪畫和攝影作品中經(jīng)常碰見橋。極目一片莊稼地,有些單調(diào),小徑盡頭忽然出現(xiàn)一座小橋,橋下小河里映著橋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雜草刺破。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高山峽谷間,憑鐵索橋、竹索橋交通。我畫過西藏、西雙版納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橋,人道索橋險,畫家們眼里的索橋卻是一道線,一道富有彈性的線!一道孤立的線很難說有什么生命力,是險峻的環(huán)境孕育了橋之生命,是山巖、樹叢及急流的多種多樣的線的襯托,才使索橋獲得了具有獨特生命力的線的效果。
5.第②段列舉了畫家眼中的橋之美,下面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橋之美,美在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開闊疏朗的特別感受。
B.橋之美,美在細弱的柳枝與堅硬的石橋創(chuàng)造出陰柔與陽剛不同的景致。
C.橋之美,美在寬闊水面上的長橋打破了背景的單調(diào),富有靈氣和生命。
D.橋之美,美在風雨橋與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的人們共同構(gòu)成的和諧圖景。
6.下面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往往”一詞在選文中出現(xiàn)了五次之多,從這一點可以說本文具備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shù)奶攸c。
B.本文的語言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既有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又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C.選文先總說畫家對橋欣賞的著重點,然后舉例分說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形式作用,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D.第③段文字主要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具體介紹了各種不同的橋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感。
7.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作者一方面著力從橋自身的結(jié)構(gòu)來欣賞“橋之美”,另一方面又以畫家的眼光,發(fā)掘橋在 不同環(huán)境中所產(chǎn)生的美學效果。
B.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xiàn)在蒼茫水面上臥龍一般的長橋,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就具有了生命。
C.為了找到作畫、拍攝的理想位置,畫家和攝影師們有時在風景宜人的風雨橋上不顧激流飛瀑展開一番互不相讓的爭斗。
D.正因為有山巖、樹叢、急流、行人等擔任了聯(lián)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才使得原本孤立的橋具備了獨特的生命力。
三、(共9分,每小題3分)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完成8~10題。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瘠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造江啑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造江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萠。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朝服.衣冠,窺鏡 服:穿戴
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孰:仔細
C.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
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 進 間:偶然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
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皆以美于徐公
屬予作文以記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鄒忌面對妻、妾、客的贊美,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理智判斷,冷靜思考,從中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
B.齊威王胸懷寬廣,能虛心納諫除弊,并且身體力行,從而使齊國內(nèi)政修明,吸引各諸侯國前來朝見。
C.鄒忌對齊威王現(xiàn)身說法,主要為了鏟除齊威王身邊的小人,從而達到廣開言路,民富國強的目的。
D.本文剪裁巧妙,詳略得當。比美與進諫寫得詳,進諫的效果寫得略;詳?shù)镁唧w生動,略得余味無窮。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四、(共6分)
11.請將下面古詩文語句補充完整。
(1)見賢思齊焉,。(《論語》)
(2 ),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3)春潮帶雨晚來急, 。(韋應物《滁州西澗》)
(4),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5)《雁門太守行》中詩人李賀抒發(fā)誓死報國忠心的詩句是:,
。
(6)杜甫在《望岳》一詩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達自己勇攀高峰的凌云壯志的詩句是:,。
五、(共7分)
12.今年2月,教育部下發(fā)了“關(guān)于勤儉節(jié)約辦教育,建設(shè)節(jié)約型校園的通知”,在教育系統(tǒng)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為此,學校開展了“提倡‘光盤’,告別浪費”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有關(guān)任務。
【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國政府就提出,糧食自給率必須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證糧食安全,但現(xiàn)在這個紅線已經(jīng)被沖破。在2012年前11個月中,我國對三大谷物的凈進口量已達到940.4萬噸,糧食自給率勉強維持在90%。
【材料二】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浪費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分別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貧困標準(農(nóng)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中國還有1.28億的貧困人口,占全國總?cè)丝诮种弧?BR> 【材料三】今年日照市兩會期間,會場內(nèi)外沒有擺放鮮花,沒有鋪設(shè)紅地毯,沒有彩球標語,簡約樸素的會風贏得廣泛好評。自2012年6月以來,日照市還廣泛開展了以蜠明用餐,以儉養(yǎng)德為主題的蜠明餐桌行動,目前,全市已有1436家餐飲單位、食堂積極參與到此次行動中,節(jié)約用餐、反對浪費的文明新風尚已悄然形成。
(1)認真閱讀上面三則材料,請分別概括它們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結(jié)合上面材料,圍繞“光盤 行動”主題活動,談談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2分)
(3)“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讓我們一起對此說“NO”!請你根據(jù)活動主題,為學校食堂擬寫一條宣傳標語。要求:突出主題,必須使用一種修辭方法。(2分)
六、(共27分)
(一)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3~14題。(5分)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3.上闋寫景,前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14.“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兩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8分)
昔者,晉獻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曰:請以垂棘之璧與屈產(chǎn)之乘②,以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獻公許之。
虞公濫③于寶與馬,而欲許之。宮之奇諫曰:不可許也。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④也。車依輔, 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螂街煌鲆玻延?; 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聽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還,反攻虞,又克之。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權(quán)勛》)
【注】①虞、虢(ɡuó):周代國名。 ②垂棘、屈產(chǎn):古地名,分別以產(chǎn)玉石和馬。③濫:貪求。 ④輔:車子兩旁夾車的木。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假:
(2)夫虢之不亡也,恃.虞 恃:
(3)荀息伐虢,克.之 克:
16.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
17.選文中的宮之奇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的鄒忌同為謀臣,善于進諫。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
簡要回答二人進諫技巧的相同之處。(2分)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8~21題。(14分)
木魚餛飩
林清玄
①深夜到臨沂街去訪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見多年前舊識的賣餛飩的老人,他開朗依舊,風趣依舊,雖然抵不過歲月風霜而有一點佝僂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臨沂街,夜里時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點半左右,一陣清越的木魚聲,總是響進我臨街的窗口。那木魚的聲音非常準時,天天都在凌晨的時間敲響,即使在風雨來時也不間斷。
③剛開始的時候, 木魚聲帶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著窗外的長空,心里不斷地想著:這深夜的木魚聲,到底是誰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義?難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時在我住處附近念經(jīng)嗎?在民間,過去曾有敲木魚為人報曉的僧侶,每日黎明將曉,他們就穿著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著木魚滴滴篤篤地敲出低沉雄長的聲音。我一直覺得這種敲木魚報佛音的事情,是中國佛教與民間生活相契的一種極好的佐證。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著無力的飄閃的小雨,我正讀著一冊印刷極為精美的《金剛經(jīng)》,木魚聲恰好從遠處的巷口傳來,格外使人覺得昊天無極,我披衣坐起,撐著一把傘,決心去找木魚聲音的來處。
⑤那木魚敲得十分沉重著力,從滿天的雨絲里穿揚開來,它敲敲停停,忽遠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廟里讀經(jīng)時急落的木魚。我追蹤著聲音的軌跡,匆匆地穿過巷子,遠遠的,看到一個披著寬大布衣,戴著氈帽的小老頭子,他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正搖搖擺擺地從巷子那一頭走來。攤車上掛著一盞四十燭光的燈泡,隨著道路的顛躓,在微雨的暗道里飄搖。一直迷惑我的木魚聲,就是那位老頭所敲出來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 不過是一個尋常賣餛飩的攤子,我問老人為什么選擇了木魚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簡單,他說:鰠歡吃我的餛飩的老顧客,一聽到我的木魚聲,他們就會跑出來買餛飩了。我不禁啞然,原來木魚在他,就像鄉(xiāng)下賣豆花的人搖動的鈴鐺,或者是賣冰水的小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種再也簡單不過的信號。是我自己把木魚聯(lián)想得太遠了,其實它有時候僅僅是一種勞苦生活的工具。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說: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餛飩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點蔥菜,連大飯店的廚師都愛吃我的餛飩呢。我于是丟棄了自己對木魚的魔障,撐著傘,站立在一座紅門前,就著老人攤子上的小燈,吃了一碗餛飩。在風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餛飩,確是人間的美味,不亞于他手中敲的木魚。
⑧后來,我也慢慢成為老人忠實的顧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遠遠聽到他的木魚,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餛飩,才開始繼續(xù)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選擇木魚作為餛飩的信號有他獨特的匠心。他說因為他的生意在深夜,實在想不出一種可以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們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賣粽子的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
⑩木魚總是木魚,不管用什么角度來看它,它仍舊有它的可愛處,即使用在一個餛飩攤子上。 ⑾我吃老人的餛飩吃了一年多,直到后來遷居,才失去聯(lián)系,但 每當在靜夜里工作,我仍時常懷念著他和他的餛飩。
⑿老人是我們社會角落里一個平凡的人,他在臨沂街一帶賣了三十年餛飩,已經(jīng)成為那一帶夜生活里人盡皆知的人,他固然對自己親手烹調(diào)后小心翼翼裝在鐵盒的餛飩很有信心,他用木魚聲傳遞的餛飩也成為那一帶的金字招牌。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⒀那一天遇到老人,他還是一襲布衣,還是敲著那個敲了三十年的木魚,可是老人已經(jīng)完全忘記我了,我想,歲月在他只是云淡風輕的一串聲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緩緩推走小小的攤車消失在巷子的轉(zhuǎn)角,一直到很遠了,我還可以聽見木魚聲從黑夜的空中穿過,溫暖著遲睡者的心靈。
⒁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jīng)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
(選自《經(jīng)典美文》2013.02,有刪改)
18.第③段說“木魚聲帶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作者最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3分)
19.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賣餛飩老人的形象。(4分)
20.請指出本文在寫作方面的一個特點,并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3分)
21.文章結(jié)尾說“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
不讀經(jīng)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七、(共50分)
22.閱讀下面一首短詩,根據(jù)要求作文。(50分)
繁星讜
冰心
童年呵!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請結(jié)合自 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及感悟,以“含淚的微笑”為題,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或書寫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媲美(pì) 載歌載舞 (zài) 羸弱 迫不急待
B.遒勁(jìn) 惟妙惟肖(xiào) 沉湎 不可名狀
C.熾熱(chì) 銳不可當(dānɡ) 旁騖 相形見絀
D.慰藉(jiè) 渾身解數(shù)(xiè) 煩燥 隨聲附和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fā)布會上,傅瑩面對日本記者的提問,義正辭嚴地回應道:很多中國人希望政府面對挑釁時態(tài)度更強硬些。
B.5月26日凌晨,兩只德國球隊上演了一場石破 天驚的國家德比戰(zhàn),最終拜仁慕尼黑隊以2:1戰(zhàn)勝了多特蒙德隊,第五次捧起了歐冠獎杯。
C.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的一段時間里,莫言火了,莫言的書也火了,所有的書店,凡是跟莫言有關(guān)的書都被搶購一空,這真是駭人聽聞。
D.“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面對這些禁酒宣傳標語,一些司機不以為然,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
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八個字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lǐng)導集體求真務實。
B.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規(guī)模擴散,各級政府都及時采取了防范措施。
C.能否根治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頑癥,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之一。
D.地震發(fā)生后,社會各界紛紛慷慨解囊,向災區(qū)捐款的企業(yè)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
4.下列對名著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朝花夕拾》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jīng)歷與體驗的一部散文 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五猖會》《父親的病》《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B.“龜兔賽跑”“ 狐假虎威”“狼來了”“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等趣味故事全都出自《伊索寓言》一書,它們既散發(fā)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又閃爍著人性智慧的光芒。
C.保爾柯察金雙目失明卻不碌碌無為,他克服種種困難頑強地進行寫作,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風雨所誕生的》,他用鋼鐵般的意志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D.簡ㄠ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她以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贏得了羅切斯特的尊敬和愛戀;但她熱忱而又剛烈,在婚事受阻后毅然離開自己所愛的人遠走他鄉(xiāng)。
二、(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橋之美》的節(jié)選文字,完成5~7題。
①石拱橋自身的結(jié)構(gòu)就很美:圓的橋洞、方的石塊、弧的橋背,方、圓之間相處和諧、得體,力學的規(guī)律往往..與美感的規(guī)律相拍合。不過我之愛橋,并非著重于將橋作為大件工藝品來欣賞,也并非著眼于自李春的趙州橋以來的橋梁的發(fā)展,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②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那拱橋的強勁的大弧線,或方橋的單純的直線,都恰好與蘆葦叢構(gòu)成鮮明的對照。早春天氣,江南鄉(xiāng)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湖水蒼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單純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現(xiàn)一座長橋,臥龍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幾百上千年的年齡。人們珍視長橋之美。頤和園里仿造的盧溝橋只17孔,蘇州的寶帶橋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橋緩緩看一遍,你會感到像讀了一篇史詩似的滿足。廣西、云南、貴州等地的山區(qū)往往..碰到風雨橋,橋面上蓋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臵。因橋下多半是急流,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斗。
③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里將橋作為畫卷的高潮,因橋上橋下,往返行人,各樣船只,必然展現(xiàn)生動活潑的場面,兩岸街頭濃厚的生活情調(diào)也被橋相聯(lián)而成濃縮的畫圖。矛盾的發(fā)展促成戲劇的高潮,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gòu)成豐富的畫面,橋往往..擔任了聯(lián)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難怪繪畫和攝影作品中經(jīng)常碰見橋。極目一片莊稼地,有些單調(diào),小徑盡頭忽然出現(xiàn)一座小橋,橋下小河里映著橋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雜草刺破。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高山峽谷間,憑鐵索橋、竹索橋交通。我畫過西藏、西雙版納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橋,人道索橋險,畫家們眼里的索橋卻是一道線,一道富有彈性的線!一道孤立的線很難說有什么生命力,是險峻的環(huán)境孕育了橋之生命,是山巖、樹叢及急流的多種多樣的線的襯托,才使索橋獲得了具有獨特生命力的線的效果。
5.第②段列舉了畫家眼中的橋之美,下面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橋之美,美在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開闊疏朗的特別感受。
B.橋之美,美在細弱的柳枝與堅硬的石橋創(chuàng)造出陰柔與陽剛不同的景致。
C.橋之美,美在寬闊水面上的長橋打破了背景的單調(diào),富有靈氣和生命。
D.橋之美,美在風雨橋與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的人們共同構(gòu)成的和諧圖景。
6.下面對選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往往”一詞在選文中出現(xiàn)了五次之多,從這一點可以說本文具備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shù)奶攸c。
B.本文的語言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既有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又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
C.選文先總說畫家對橋欣賞的著重點,然后舉例分說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形式作用,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D.第③段文字主要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具體介紹了各種不同的橋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感。
7.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作者一方面著力從橋自身的結(jié)構(gòu)來欣賞“橋之美”,另一方面又以畫家的眼光,發(fā)掘橋在 不同環(huán)境中所產(chǎn)生的美學效果。
B.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xiàn)在蒼茫水面上臥龍一般的長橋,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就具有了生命。
C.為了找到作畫、拍攝的理想位置,畫家和攝影師們有時在風景宜人的風雨橋上不顧激流飛瀑展開一番互不相讓的爭斗。
D.正因為有山巖、樹叢、急流、行人等擔任了聯(lián)系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才使得原本孤立的橋具備了獨特的生命力。
三、(共9分,每小題3分)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完成8~10題。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瘠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造江啑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造江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萠。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朝服.衣冠,窺鏡 服:穿戴
B.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孰:仔細
C.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
D.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 進 間:偶然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
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皆以美于徐公
屬予作文以記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鄒忌面對妻、妾、客的贊美,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理智判斷,冷靜思考,從中悟出了直言不易的道理。
B.齊威王胸懷寬廣,能虛心納諫除弊,并且身體力行,從而使齊國內(nèi)政修明,吸引各諸侯國前來朝見。
C.鄒忌對齊威王現(xiàn)身說法,主要為了鏟除齊威王身邊的小人,從而達到廣開言路,民富國強的目的。
D.本文剪裁巧妙,詳略得當。比美與進諫寫得詳,進諫的效果寫得略;詳?shù)镁唧w生動,略得余味無窮。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四、(共6分)
11.請將下面古詩文語句補充完整。
(1)見賢思齊焉,。(《論語》)
(2 ),佳木秀而繁陰。(歐陽修《醉翁亭記》)
(3)春潮帶雨晚來急, 。(韋應物《滁州西澗》)
(4),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5)《雁門太守行》中詩人李賀抒發(fā)誓死報國忠心的詩句是:,
。
(6)杜甫在《望岳》一詩中化用孔子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達自己勇攀高峰的凌云壯志的詩句是:,。
五、(共7分)
12.今年2月,教育部下發(fā)了“關(guān)于勤儉節(jié)約辦教育,建設(shè)節(jié)約型校園的通知”,在教育系統(tǒng)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為此,學校開展了“提倡‘光盤’,告別浪費”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有關(guān)任務。
【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國政府就提出,糧食自給率必須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證糧食安全,但現(xiàn)在這個紅線已經(jīng)被沖破。在2012年前11個月中,我國對三大谷物的凈進口量已達到940.4萬噸,糧食自給率勉強維持在90%。
【材料二】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浪費的蛋白質(zhì)和脂肪分別高達800萬噸和300萬噸,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lǐng)導小組辦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貧困標準(農(nóng)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00元/年),中國還有1.28億的貧困人口,占全國總?cè)丝诮种弧?BR> 【材料三】今年日照市兩會期間,會場內(nèi)外沒有擺放鮮花,沒有鋪設(shè)紅地毯,沒有彩球標語,簡約樸素的會風贏得廣泛好評。自2012年6月以來,日照市還廣泛開展了以蜠明用餐,以儉養(yǎng)德為主題的蜠明餐桌行動,目前,全市已有1436家餐飲單位、食堂積極參與到此次行動中,節(jié)約用餐、反對浪費的文明新風尚已悄然形成。
(1)認真閱讀上面三則材料,請分別概括它們所包含的主要信息。(3分)
(2)結(jié)合上面材料,圍繞“光盤 行動”主題活動,談談你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示?(2分)
(3)“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讓我們一起對此說“NO”!請你根據(jù)活動主題,為學校食堂擬寫一條宣傳標語。要求:突出主題,必須使用一種修辭方法。(2分)
六、(共27分)
(一)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13~14題。(5分)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3.上闋寫景,前四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2分)
14.“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兩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8分)
昔者,晉獻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曰:請以垂棘之璧與屈產(chǎn)之乘②,以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獻公許之。
虞公濫③于寶與馬,而欲許之。宮之奇諫曰:不可許也。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④也。車依輔, 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齒寒?!螂街煌鲆玻延?; 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奈何其假道之道也!
虞公弗聽而假之道。荀息伐虢,克之;還,反攻虞,又克之。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權(quán)勛》)
【注】①虞、虢(ɡuó):周代國名。 ②垂棘、屈產(chǎn):古地名,分別以產(chǎn)玉石和馬。③濫:貪求。 ④輔:車子兩旁夾車的木。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 假:
(2)夫虢之不亡也,恃.虞 恃:
(3)荀息伐虢,克.之 克:
16.請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
17.選文中的宮之奇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的鄒忌同為謀臣,善于進諫。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
簡要回答二人進諫技巧的相同之處。(2分)
(三)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8~21題。(14分)
木魚餛飩
林清玄
①深夜到臨沂街去訪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見多年前舊識的賣餛飩的老人,他開朗依舊,風趣依舊,雖然抵不過歲月風霜而有一點佝僂了。
②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臨沂街,夜里時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點半左右,一陣清越的木魚聲,總是響進我臨街的窗口。那木魚的聲音非常準時,天天都在凌晨的時間敲響,即使在風雨來時也不間斷。
③剛開始的時候, 木魚聲帶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著窗外的長空,心里不斷地想著:這深夜的木魚聲,到底是誰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義?難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時在我住處附近念經(jīng)嗎?在民間,過去曾有敲木魚為人報曉的僧侶,每日黎明將曉,他們就穿著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著木魚滴滴篤篤地敲出低沉雄長的聲音。我一直覺得這種敲木魚報佛音的事情,是中國佛教與民間生活相契的一種極好的佐證。
④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著無力的飄閃的小雨,我正讀著一冊印刷極為精美的《金剛經(jīng)》,木魚聲恰好從遠處的巷口傳來,格外使人覺得昊天無極,我披衣坐起,撐著一把傘,決心去找木魚聲音的來處。
⑤那木魚敲得十分沉重著力,從滿天的雨絲里穿揚開來,它敲敲停停,忽遠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廟里讀經(jīng)時急落的木魚。我追蹤著聲音的軌跡,匆匆地穿過巷子,遠遠的,看到一個披著寬大布衣,戴著氈帽的小老頭子,他推著一輛老舊的攤車,正搖搖擺擺地從巷子那一頭走來。攤車上掛著一盞四十燭光的燈泡,隨著道路的顛躓,在微雨的暗道里飄搖。一直迷惑我的木魚聲,就是那位老頭所敲出來的。
⑥一走近,才知道那只 不過是一個尋常賣餛飩的攤子,我問老人為什么選擇了木魚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簡單,他說:鰠歡吃我的餛飩的老顧客,一聽到我的木魚聲,他們就會跑出來買餛飩了。我不禁啞然,原來木魚在他,就像鄉(xiāng)下賣豆花的人搖動的鈴鐺,或者是賣冰水的小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種再也簡單不過的信號。是我自己把木魚聯(lián)想得太遠了,其實它有時候僅僅是一種勞苦生活的工具。
⑦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說: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餛飩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點蔥菜,連大飯店的廚師都愛吃我的餛飩呢。我于是丟棄了自己對木魚的魔障,撐著傘,站立在一座紅門前,就著老人攤子上的小燈,吃了一碗餛飩。在風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餛飩,確是人間的美味,不亞于他手中敲的木魚。
⑧后來,我也慢慢成為老人忠實的顧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遠遠聽到他的木魚,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餛飩,才開始繼續(xù)我一天未完的工作。
⑨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選擇木魚作為餛飩的信號有他獨特的匠心。他說因為他的生意在深夜,實在想不出一種可以讓遠近都聽聞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們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賣粽子的人大聲叫嚷,是他覺得有失尊嚴而有所不為的,最后他選擇了木魚——讓清醒者可以聽到他的叫喚,卻不至于中斷了熟睡者的美夢。
⑩木魚總是木魚,不管用什么角度來看它,它仍舊有它的可愛處,即使用在一個餛飩攤子上。 ⑾我吃老人的餛飩吃了一年多,直到后來遷居,才失去聯(lián)系,但 每當在靜夜里工作,我仍時常懷念著他和他的餛飩。
⑿老人是我們社會角落里一個平凡的人,他在臨沂街一帶賣了三十年餛飩,已經(jīng)成為那一帶夜生活里人盡皆知的人,他固然對自己親手烹調(diào)后小心翼翼裝在鐵盒的餛飩很有信心,他用木魚聲傳遞的餛飩也成為那一帶的金字招牌。木魚在他,在吃餛飩的人來說,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⒀那一天遇到老人,他還是一襲布衣,還是敲著那個敲了三十年的木魚,可是老人已經(jīng)完全忘記我了,我想,歲月在他只是云淡風輕的一串聲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緩緩推走小小的攤車消失在巷子的轉(zhuǎn)角,一直到很遠了,我還可以聽見木魚聲從黑夜的空中穿過,溫暖著遲睡者的心靈。
⒁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不讀經(jīng)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
(選自《經(jīng)典美文》2013.02,有刪改)
18.第③段說“木魚聲帶給我一種神秘的感覺”,作者最初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3分)
19.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賣餛飩老人的形象。(4分)
20.請指出本文在寫作方面的一個特點,并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3分)
21.文章結(jié)尾說“木魚在餛飩攤子里真是美,充滿了生活的美,我離開的時候這樣想著,有時讀
不讀經(jīng)都是無關(guān)緊要的事。”結(jié)合全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4分)
七、(共50分)
22.閱讀下面一首短詩,根據(jù)要求作文。(50分)
繁星讜
冰心
童年呵!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請結(jié)合自 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及感悟,以“含淚的微笑”為題,寫一篇文章。不限文體,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要出現(xiàn)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