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暑假作業(yè)練習:生物神經調節(jié)

字號:

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暑假作業(yè)練習:生物神經調節(jié)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高一考試網
    1. 神經調節(jié)
    (上海卷)17.有機磷農藥可抑制膽堿酯酶(分解乙酰膽堿的酶)的作用,對于以乙酰膽堿為遞質的突觸來說,中毒后會發(fā)生
    A.突觸前膜的流動性消失
    B.關閉突觸后膜的Na+離子通道
    C.乙酰膽堿持續(xù)作用于突觸后膜的受體
    D.突觸前神經元的膜電位發(fā)生顯著變化
    【答案】C
    【解析】有機磷農藥能抑制膽堿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觸前膜,故突觸前膜的流動性沒有消失,膜電位不發(fā)生顯著變化,故A、D錯誤;有機磷農藥可抑制膽堿酯酶,使得神徑遞質乙酰膽堿不能分解,所以就一直持續(xù)作用于突觸后膜,使突觸后膜持續(xù)興奮 ,故B錯、C正確。
    (上海卷)18.人在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占優(yōu)勢,此時
    A.瞳孔縮小 B.膽汁分泌增加
    C.支氣管擴張 D.唾液淀粉酶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交感神經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膚及內臟血管收縮,冠 狀動脈擴張,血壓上升,小支氣管舒張,胃腸蠕動減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減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縮等。 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于相互平衡制約中。當機體處于緊張活動狀態(tài)時,交感神經活動起著主要作用。故C正確。
    (上海卷)24.在“觀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現(xiàn)象”實驗中,對健康牛蛙的腳趾皮膚進行環(huán)割剝除的操作是為了研究
    A.脊髓在反射活動中的作用 B.感受器在反射活動中的作用
    C.效應器在反射活動中的作用 D.傳入神經在反射活動中的作用
    【答案】B
    【解析】腳趾皮膚中含有的是感受器,所以環(huán)割剝除腳趾皮膚,去除感受器,可以研究感受器在反射活動的作用。(安徽卷)6.給狗喂食會引起唾液分泌,但鈴聲刺激不會。若每次在鈴聲后即給狗喂食,這樣多次結合后,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大腦皮層沒有參與鈴聲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過程
    B.食物引起味覺和鈴聲引起唾液分泌屬于不同的反射
    C.鈴聲和喂食反復結合可促進相關的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聯(lián)系
    D.鈴聲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C
    【解析】喂食引起唾液分泌屬于非條件反射,喂食和鈴聲多次結合刺激后,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為條件反射,其調節(jié)中樞在大腦皮層(含高級神經中樞),可見A項錯誤;因為非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低級神經中樞)不可能在大腦皮層,可知兩種反射的反射弧不可能相同,D項錯誤;食物引起味覺的產生過程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屬于反射,B項錯誤;鈴聲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動的發(fā)生,但喂食和鈴聲反復結合刺激后卻形成了這種反射活動,說明此過程中相關神經元之間形成新的聯(lián)系,構成了新建立起的條件反射的反射弧,C項正確。
    (江蘇卷) 11.下列關于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受到刺激時,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就會釋放出來
    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經元
    C.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雙向的
    D.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靜息電 位的基礎
    【答案】B
    【解析】神經元受到刺激時,若該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經元興奮或引起的是使神經元興奮被抑制,則貯存于突觸小泡內的神經遞質不會被釋 放出來,A錯誤;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故B正確;興奮只能從突觸前膜到達后膜,故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C項錯誤;神經元細胞膜外Na+的內流是形成動作電位的基礎,形成靜息電位的基礎是K+的 外流。
    (海南卷)11.關于人體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反射弧是神經調節(jié)的結構基礎
    B.體溫受到神經和體液的雙重調節(jié)
    C.甲狀腺激素不能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
    D.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調控
    【答案】C
    【 解析】神經調節(jié)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A正確;體溫調節(jié)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jié),B正確;甲狀腺激素能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促進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C錯;
    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受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調控,D正確。(海南卷)15.當快速牽拉骨骼肌時,會在d處記錄到電位變化過程。據(jù)圖判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處位于傳出神經上
    C.從a到d構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D.牽拉骨骼肌時,c處可檢測到神經遞質
    【答案】C
    【解析】由圖中突觸的結構和神經節(jié)所在的位置可知,b為傳入神經,當快速牽拉骨骼肌 時,會在d處記錄到電位變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確;傳入神經的胞體在灰質以外, d處位于傳出神經上,B正確;從a到d沒有效應器,不能構成完整的反射弧,C錯誤;牽拉骨骼肌時,會在d處記錄到電位變化過程,說明有神經興奮的傳遞,所以c處可檢測到神經遞質,D正確。
    (浙江卷)31.(12分) 為驗證反射弧的組成與作用,某同學提出了以下實驗思路:
    取蛙1只,搗毀該蛙的腦,將其懸掛起來。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該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圖),觀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H2SO4, 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該蛙左后肢的趾端,測量該刺激與屈腿是否同時發(fā)生。
    ③分離得到該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用電刺激直接刺激腓腸肌,觀察其是否收縮。
    ④用電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標本的腓腸肌肌細胞,在坐骨神經上是否能測量到電位變化。
    (說明:實驗條件適宜;實驗中的刺激強度足夠;屈腿反射屬于屈反射)
    請回答:
    (1)設計表格,并將預測的實驗結果與結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為了驗證屈腿反射中的反射中樞所在部位,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寫出第⑤項實驗思路?!敬鸢浮浚?1)
    組別 ① ② ③ ④
    預測結果 屈腿 不同時發(fā)生 收縮 不收縮
    原因 屈反射中樞在脊髓,所以反射弧完整,可以完成反射,所以能夠屈腿。 從刺激到發(fā)出反應需要經過興奮的傳導與傳遞,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不同時收縮。 直接刺激效應器,效應器也可以興奮,所以能夠收縮。 由于傳出神經和腓腸肌細胞間相當于突觸結構,興奮的傳遞只能單向而不能反過來傳遞,所以刺激腓腸肌的興奮不能傳到神經。
    (2)⑤用針搗毀該蛙的脊髓,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該蛙的左后肢趾端,觀察是否屈腿。
    【解析】(1)屈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而不在大腦,所以即使搗毀大腦,仍然可以發(fā)生屈反射;由于興奮的傳導與傳遞需要時間,所以刺激和屈腿不能同時發(fā)生;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一樣可以興奮,刺激能發(fā)生興奮從而肌肉收縮;傳出神經和腓腸肌細胞間相當于突觸結構,興奮傳遞具有單向的特點,即只能由傳出神經到腓腸肌而不能從腓腸肌到傳出神經,所以神經上檢測不到電位變化。
    (2)驗證反射中樞存在的部位,應設計破壞脊髓的實驗組。
    (2014重慶卷)7.(20分)
    Ⅱ.某興趣小組通過記錄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及產生的感覺,研究了不同刺激與機體感覺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
    (1)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外電位的表現(xiàn)是 ,受到刺激時產生的可傳導的興奮稱為 。
    (2)不同類型的刺激引起不同類型的感覺,原因是 不同;不同強度的刺激通過改變傳入神經上電信號的 ,導致感覺強度的差異。
    (3)當給某部位受損的人熱刺激時,可在整個傳入通路中記錄到正常電信號,但未產生感覺,其受損的部位可能是 。
    【答案】Ⅱ.(1)外正內負;神經沖動(2)感受器;頻率(3)大腦皮層(神經中樞)
    【解析】Ⅱ.(1)在未受到刺激時,神經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由于細胞膜內外特異的 離子分布特點,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受到刺激時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這種電信號也叫神經沖動。
    (2)刺激感受器后產生的興奮沿著傳入神經向神經中樞傳導,神經中樞隨之產生興奮并對傳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不同類型的刺激能引起機體不同類型的感受器產生興奮,而后產生不同的感覺。由圖中比較,同種刺激類型的不同刺激強度引起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的差異,在相同時長神經沖動數(shù)量不同(電信號的頻率不同),從而引起感覺強度不同。
    (3)此患者整個傳入神經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覺,應該是神經中樞(熱覺形成的中樞在大腦皮層)受損。(四川卷)8.某人行走時,足部突然受到傷害性刺激,迅速抬腳。下圖為相關反射弧示意圖。
    (1)圖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當興奮到達b點時,神經纖維膜內外兩側的電位變?yōu)開__________。當興奮到達c處時,該結構發(fā)生的信號轉變是________。
    (2)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_______會形成痛覺。此時,內臟神經支配的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激素增加,導致心率加快,這種生理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是________。
    (3)傷害引起的痛覺可通過下丘腦促進垂體釋放________,直接促進______對水的重吸收。
    (4)當細菌感染足部傷口時,機體首先發(fā) 起攻擊的免疫細胞是_____。未被清除的病原體經過一系列過程,其抗原會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為_______。
    【答案】(1)傳入神經 外負內正 電信號 →化學信號→電信號
    (2)大腦皮層 神經-體液調節(jié)
    (3)抗利尿激素 腎小管和集合管 (4)吞噬細胞 漿細胞和記憶細胞
    【解析】(1)據(jù)圖中神經節(jié)的位置可知,a表示傳入神經,興奮在神經纖維上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靜息時神經纖維膜兩側電位為外正內負,當興奮時,神經纖維兩側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d奮在神經元之間,即突觸時由電信號轉變?yōu)榛瘜W信號再轉變?yōu)殡娦盘枴?BR>    (2)痛覺的形成在大腦皮層,神經支配腺體分泌相關的激素,該調節(jié)為神經-體液調節(jié)。
    (3)下丘腦能促進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4).細菌感染人體時首先被吞噬細胞非特異性識別,因此吞噬細胞是最先發(fā)起攻擊的免疫細胞,抗原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和記憶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