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解除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期滿之前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 解除勞動合同,既可以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是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
圖表:總結勞動合同解除的原因
(一)雙方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
【法條】
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法條】
第37條: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38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圖表:
勞動者特別解除權
(三)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過錯性解除合同
【法條】
第3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26條第1款第1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26條第1款第(一)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2.非過錯性解除(用人單位需預告的解除)。
【法條】
第4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xié)議的。
【例題·多選題】某公司欲解除與職工李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其所提出的如下解約理由或做法中,哪些是有法律依據的?( )(2003-1-50)
A.李某經過培訓仍不能勝任現工作
B.李某不滿25周歲而結婚,違反了公司關于男職工滿25周歲才能結婚的規(guī)定
C.公司因嚴重虧損而決定裁員,因此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
D.李某非因公出車禍受傷住院,公司向李某送去3個月工資并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
【答案】AC
3.裁員。
【法條】
第41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yè)人員,有需要扶養(yǎng)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基礎知識】
裁員,是企業(yè)因為經營不善等經濟性原因,裁減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10%以上的勞動者。(又稱為“經濟性裁員”)
現代企業(yè)制度中的企業(yè)是獨立的經濟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因此用人單位享有自主經營權。企業(yè)既可以自主招用人員,在經營困難情況下也可以裁減人員。
1.裁員的人數: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10%以上。
2.經濟性裁員的原因。
(1)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3.裁員的程序。
(1)用人單位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
(2)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
(3)裁減人員方案要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4.對裁員對象的限制
第一,不得裁減本法第42條所列的人員。(見下文)
第二,裁減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留用下列人員:
(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3)家庭無其他就業(yè)人員,有需要扶養(yǎng)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第三,用人單位在6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四)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形(★)
第42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條、第41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yè)病危害作業(yè)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yè)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yè)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y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yè)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xù)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例題·多選題】某公司從事出口加工,有職工500人。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訂單銳減陷入困境,擬裁減職工25人。公司決定公布后,職工提出異議。下列哪些說法缺乏法律依據?( )(2011-1-68)
A.職工甲:公司裁減決定沒有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批準,無效
B.職工乙:公司沒有進入破產程序,不能裁員
C.職工丙:我一家4口,有70歲老母10歲女兒,全家就我有工作,公司不能裁減我
D.職工?。何以诠句N售部門曾連續(xù)3年評為優(yōu)秀,對公司貢獻大,公司不能裁減我
【答案】ABD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期滿之前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 解除勞動合同,既可以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xié)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是勞動者或者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
圖表:總結勞動合同解除的原因
(一)雙方協(xié)商解除勞動合同
【法條】
第36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法條】
第37條: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38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圖表:
勞動者特別解除權
(三)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
1.過錯性解除合同
【法條】
第39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26條第1款第1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26條第1款第(一)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2.非過錯性解除(用人單位需預告的解除)。
【法條】
第40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xié)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xié)議的。
【例題·多選題】某公司欲解除與職工李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其所提出的如下解約理由或做法中,哪些是有法律依據的?( )(2003-1-50)
A.李某經過培訓仍不能勝任現工作
B.李某不滿25周歲而結婚,違反了公司關于男職工滿25周歲才能結婚的規(guī)定
C.公司因嚴重虧損而決定裁員,因此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
D.李某非因公出車禍受傷住院,公司向李某送去3個月工資并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
【答案】AC
3.裁員。
【法條】
第41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yè)人員,有需要扶養(yǎng)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基礎知識】
裁員,是企業(yè)因為經營不善等經濟性原因,裁減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10%以上的勞動者。(又稱為“經濟性裁員”)
現代企業(yè)制度中的企業(yè)是獨立的經濟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因此用人單位享有自主經營權。企業(yè)既可以自主招用人員,在經營困難情況下也可以裁減人員。
1.裁員的人數:20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20人但占企業(yè)職工總數10%以上。
2.經濟性裁員的原因。
(1)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3.裁員的程序。
(1)用人單位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
(2)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
(3)裁減人員方案要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4.對裁員對象的限制
第一,不得裁減本法第42條所列的人員。(見下文)
第二,裁減人員時,應當優(yōu)先留用下列人員:
(1)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2)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3)家庭無其他就業(yè)人員,有需要扶養(yǎng)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第三,用人單位在6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四)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合同的情形(★)
第42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條、第41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yè)病危害作業(yè)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yè)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yè)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y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yè)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xù)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例題·多選題】某公司從事出口加工,有職工500人。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訂單銳減陷入困境,擬裁減職工25人。公司決定公布后,職工提出異議。下列哪些說法缺乏法律依據?( )(2011-1-68)
A.職工甲:公司裁減決定沒有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批準,無效
B.職工乙:公司沒有進入破產程序,不能裁員
C.職工丙:我一家4口,有70歲老母10歲女兒,全家就我有工作,公司不能裁減我
D.職工?。何以诠句N售部門曾連續(xù)3年評為優(yōu)秀,對公司貢獻大,公司不能裁減我
【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