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學期歷史教學計劃

字號:


    又是一輪高三,回顧總結前幾年高三教學的經(jīng)歷,其實教學工作就是高考備考工作。一輪輪的復習,次的測試,次的評講,只為增長學生知識的厚度、強化學生能力的成長、成熟學生考試的心理,為了6月的厚積薄發(fā)。但是,本學期兩線作戰(zhàn),既有高三高考的備考,又有高二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的備考,考試時間相近,而要求大相徑庭,所以制定本教學工作計劃,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數(shù)。
    一、學生情況分析
    所任教的高三 (1)是純藝術班、高三(2)班是我校文科本科普通班、高二(5)、(6)是理科班,不管高三還是高二,大部分學生歷史基礎知識不扎實,對歷史的學習方法還不能比較好地掌握,二卷答題不規(guī)范,理解運用能力較差。對于高三的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提高講與練的方法及效益,成為專題與整體復習中的一大挑戰(zhàn);對于高二的學生,及時了解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要求,把握方向,掌握基本的學習歷史的方法和選擇題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習成績是關鍵。
    二、教學任務
    1.高三進行第一輪復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加強綜合訓練,講練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及思維能力。
    2.高二完成歷史必修三的教學任務,適應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要求。
    三、備考中著重要解決的問題
    1.加強高考研討,實現(xiàn)備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本學期,高三歷史備課組的教研活動時間定在周一上午。備課組成員將在教材處理、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法學法的設計、練習的安排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商討,確保教學工作正常開展。備課組要搞好集體備課,進行教學研究,每次活動要有記載,要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做到資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體成績。此外,備課組將開展扎實的聽課評課活動。老師之間要互相多聽課多評課,通過這種形式加強交流,取長補短,不斷改進教學水平。
    2.歷史課堂教學中應著力提高課堂復習效率。
    嚴格依照新課、第一輪講全講細講透的原則,精心組織好每一節(jié)課,強調教學效果。力爭在扎實的第一輪教學中引導學生打下堅實的“雙基”,為下學期的二輪復習做好充足的準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堅持改進和完善“導學—發(fā)現(xiàn)”模式,用選擇題訓練和提問的方法進行課前基礎知識的回顧,用“導讀思考”逐步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構架,夯實基礎知識,用“導析”逐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歷史概念,專有名詞,歷史結論,為分析解決問題奠定基礎,對考點精析精練,分層教學,采取扶優(yōu)培差促中間策略。
    3.以考試和試卷講評為手段,逐步形成解題規(guī)范和技巧。
    在高三兩個學期,堅持一個星期一份練習卷,訓練,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高考意識,講究答題規(guī)范。加強格式、書寫、文字組織、表達邏輯等指導。加大對學生客觀題(選擇題)的訓練,促成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鞏固課文。通過考試題目的分析,讓學生清楚高考十項能力要求,使學生有意識儲備基礎知識,提高考試能力。認真做好每次考試質量分析,主要在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考試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解決的基本對策,以試卷分析為依托,即時調整教學策略,加強對差生的輔導,幫助其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和學習方法中的不足,加強對優(yōu)生的鼓勵,激勵其繼續(xù)進步。
    4.加強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備考穩(wěn)步前進。
    加強高考信息收集,鉆研新課標新教材,研究近三年來的全國高考題,上海高考題,廣東高考題,注意高考發(fā)展的趨勢,還研究近2012年的考試大綱,加強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與校級聯(lián)系,互通有無,共同進步。向老教師學習,加大備課組教研組老師之間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師之優(yōu)點。
    5.通過臨界生工作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努力營造師生之間交流互信的氣氛,促成學生主動學習,加大對臨界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兩大題型的特點解題技巧進行分析,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解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強對學生一些史學觀點訓練;對部分心理障礙的同學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全心身投入學習。
    四、教學進度
    

    周次

    完成章節(jié)及主要內容
    

    課時數(shù)
    

    備注
    

    1
    

    第三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5講  從鴉片戰(zhàn)爭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
    

    5
    

     
    

    2
    

    第三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第6講  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和五四愛國運動
    

    5
    

     
    

    3
    

    第四單元  馬克思主義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第7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第月考
    

    5
    

     
    

    4
    

    月考試題評卷
    第四單元  馬克思主義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第8講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chǎn)黨
    

    5
    

     
    

    5
    

    國慶節(jié)//補課
    第五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一
    第9講  新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曲折發(fā)展
    第10講  祖國統(tǒng)一的歷史潮流
    

    5
    

     
    

    6
    

    第六單  元多樣的當代世界
    第11講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與世界多極化趨勢
    第12講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
    

    5
    

     
    

    7
    

    必修一測試//評卷/總結分析
    第七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nóng)耕經(jīng)濟
    第13講  精耕細作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模式的形成和農(nóng)耕時代的手工業(yè)
    

    5
    

     
    

    8
    

    第七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nóng)耕經(jīng)濟
    第14講  農(nóng)耕時代的商業(yè)與城市和近代前夜的發(fā)展與遲滯
    第八單元  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
    第15講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
    

    5
    

     
    

    9
    

    第八單元  工業(yè)文明的崛起和對中國的沖擊
    第16講  近代中國經(jīng)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yè)的曲折發(fā)展
    第17講  新潮沖擊下的社會生活及交通與通訊
    

    5
    

     
    

    10
    

    期中考試/月考/卷
    

    5
    

     
    

    11
    

    第九單元 各國經(jīng)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
    第18講  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及經(jīng)濟改革
    第19講  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及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調整
    

    5
    

     
    

    12
    

    第十單元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道路的探索
    第20講  中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曲折發(fā)展
    第21講  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
    

    5
    

     
    

    13
    

    第十一單元  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
    第22講  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jīng)濟體系的形成
    第23講  當今世界的經(jīng)濟區(qū)域集團化和全球化進程
    

    5
    

     
    

    14
    

    必修2測試/評卷/總結分析
    

    5
    

     
    

    15
    

    第十二單元  中國古代的思想與科技
    第24講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和漢代的思想大一統(tǒng)
    第25講  宋明理學、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潮和中國古代的科技思
    想和實踐
    

    5
    

     
    

    16
    

    第十三單元  中國古代文藝長廊
    第26講  漢字的起源演變和書畫的發(fā)展
    第27講 詩歌、小說和戲劇
    

    5
    

     
    

    17
    

    第十四單元  從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學理性時代和19世紀以來的
    世界文化
    第28講  希臘先哲、文藝復興巨匠的人文風采和宗教改革
    第29講  理性之光和近代科學技術革命
    第30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化
    

    5
    

     
    

    18
    

    第十五單元  近現(xiàn)代中國的先進思想
    第31講  西學東漸和新文化運動
    第32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5
    

     
    

    19
    

    第十六單元  現(xiàn)代世界的科技與文化
    第33講  現(xiàn)代科學革命和新中國的科技成就
    第34講  新中國的教育和文學藝術
    

    5
    

     
    

    20
    

    必修三測試/評卷/總結分析
    

    5
    

     
    

    21
    

    第十七單元  選修1  歷重大改革回眸
    第35講  商鞅變法
    第36講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37講  俄國農(nóng)奴制改革
    第38講  明治維新
    第39講  戊戌變法
    

    5
    

     
    

    22
    

    期末考試/佛山質量檢查統(tǒng)考/評卷
    

    5
    

     
    

    23寒假補課
    

    第十八單元  選修2
    第40講  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第41講  中國的民主思想與反對專制的斗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