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朗讀:贈闕下裴舍人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唐詩三百首朗讀:贈闕下裴舍人,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品簡介】
    《贈闕下裴舍人》由錢起創(chuàng)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投贈中書舍人裴某的,詩中抒發(fā)了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目的在于向裴舍人請求援引。詩的前半首寫景,寫的是皇宮苑囿殿閣的景色,借以烘托裴舍人的身分和地位,受寵得幸,隨皇帝行幸上林,臨朝紫禁城,在長樂宮草詔,隨皇上起居龍池。雖無一字寫裴舍人,卻句句恭維,不露痕跡。下半首自傷不遇。先說自己生不逢時,“陽和不散窮途恨”;再說自有捧日之心,愿為朝廷服務(wù);可是十年獻賦,卻不遇知音。含蓄婉轉(zhuǎn),保持身分。“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也是“標雅古今”的名句。
    這是一首投贈詩。是作者落第期間所作。獻詩給在朝的中書舍人,弦外之音,是希望舍人給予存引。詩通篇表示了一種恭維、求援之意,卻又顯得十分隱約曲折,尤其是前四句,雖然是在恭維,由于運用了“景語”,便不覺其庸俗了。由此頗見錢起嫻熟的藝術(shù)技巧。全詩富麗精工,又不流于藻飾堆砌,十分難得。
    【原文】
    《贈闕下裴舍人》
    作者:錢起
    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常懸捧日心。
    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fā)對華簪。
    【注解】
    1. 闕下:宮闕之下,闕是宮門前的望樓,帝王住處。這里借指朝廷。
    2. 舍人:指中書舍人,其職責(zé)是草擬詔書,任職者須有文學(xué)資望。
    3. 黃鸝:黃鶯。
    4. 上林:即上林苑。漢武帝時的御苑。
    5. 長樂:宮名,本漢宮,這里借指唐宮。
    6. 陽和:指二月仲春,與開頭二月相應(yīng)。
    7. 霄漢:指高空。
    8. 獻賦十年:指多次應(yīng)考進士。
    9. 簪:簪纓之簪,達官貴人的冠飾,這里指裴舍人。
    【韻譯】
    二月時節(jié),上林苑的黃鸝活潑飛鳴;初曉的紫禁城,灑下一片濃濃春陰。
    長樂宮的鐘聲,消失散落花樹叢外;春雨中龍池旁的柳色,也更濃更深。
    春季陽光和暖,驅(qū)散不了窮途之恨;仰望霄漢,常懷程昱夢中捧日之心。
    十多年來,我獻賦皇上卻未得賞識;而今白發(fā)蒼蒼,愧對你華簪裴舍人。
    【翻譯】
    早春二月,上林苑里黃鸝成群地飛鳴追逐,好一派活躍的春天的氣氛!
    紫禁城中充滿春意,拂曉時,在樹木蔥蘢之中,灑下一片淡淡的春陰。
    長樂宮的鐘敲響,鐘聲飛過宮墻,飄到空中,又緩緩散落在花樹之外。
    那曾是玄宗皇帝發(fā)祥之地的龍池,楊柳在細雨之中越發(fā)顯得蒼翠欲滴。
    雖然上面有和暖的太陽,但仍然無法使自己的窮途落魄之恨徹底消散。
    但我仰望天空時時刻刻贊頌著太陽,我還是有一顆為朝廷干事的熱心。
    十年來,我不斷向朝廷貢獻上文賦,只可惜都沒有得到知音者的賞識。
    到如今連頭發(fā)都變白了,看見插著華簪的貴官們,我不能不感到慚愧。
    【講解】
    這首詩是作者寫給一個姓裴的舍人。寫詩是為了請求裴舍人推薦自己的才華。作者寫了他艱辛的心路歷程、十年未遇的不如意、對理想始終如一的追求。
    第一句。早春二月,黃鸝就棲上了樹梢。這是一幅喜人的景象。因為魚得水、鳥棲枝,都是得意的代名詞。句意是說,在作者很年輕的時候,就被別人看上了。
    第二句。當(dāng)然被別人欣賞是好事,可是也會養(yǎng)壞小孩子的脾氣。正因為自命不凡,自已才自高自大。但是能夠夸獎他的人又有幾個?所謂茫茫人海,沒有知音賞,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精神上總是不滿足,以至于情緒總處于一種低落狀態(tài)。情緒陰沉,“曉陰陰”,不見陽光普照。
    第三句。長樂宮的鐘聲還沒有傳到花,就到盡頭了。說明其不得志。也就是說,作者這朵等待被人摘采的花,還沒有來得及被鐘聲感召,鐘聲就結(jié)束在外面了。也就是說作者找不到升官發(fā)財?shù)拈T路。這也是因為作者心高氣傲,看不上一般人的緣故。人的關(guān)系處不好,前途就難以通順了。
    第四句。隨著時間的推移,作者的心境越來越不滿足。能夠挽留住他的東西也變得越來越深。所謂“豈是池中物”,一般的待遇怎能讓他滿意。這一句“雨中深”反映出他的前途渺茫已到極至。其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也不是因為別人不想用他。而是他的要求起點太高了。這過高的起點是小時候培養(yǎng)出來的。以至于讓想用他的人“望而生畏”,打消了這個念頭。即使有能夠適應(yīng)他的世界,但是大家面對這樣一位“高人”,也是不敢要的。
    第五句?!瓣柡汀敝傅牡锰柕紫?。太陽底下這么溫暖,可是作者始終是窮途末路,沒有人推薦欣賞。這其中的怨恨又怎能消散?
    第六句?!跋鰸h”指的是天空。天空多么廣闊,任由鳥兒飛翔??墒亲髡哌€沒有自己的空間。盡管沒有人要,作者的內(nèi)心仍舊是火熱的。他常常懷抱著一顆“捧日”之心。“捧日”之心比喻他對理想的熱愛之心。他的心還沒有冷,他還有機會大展鴻圖。
    第七句?!矮I賦”指作者獻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夠被人常識??墒鞘曛g,獻了無數(shù)的賦,還是沒有人知遇。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總想把自己推銷出去??墒桥霾坏胶线m的機會。
    第八句。十年了,作者的頭發(fā)都已生出了白發(fā),面對鏡子,在他往頭上別華簪的時候,想到年華已老、理想未成。怎能不為自己而羞愧萬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