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司法所年度工作總結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一、夯實基層基礎建設,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邁出新步伐 (一)基層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一是加大司法所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建設的意見》(司發(fā)〔XX〕7號),省財政廳、省司法廳《關于基層司法所經費保障有關問題的通知》(閩財行〔xx〕36號)和省委省政府、省司法廳關于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要求,經局領導多方溝通協(xié)調,我局分別與縣交通局、縣國土局簽訂了調整使用鄉(xiāng)鎮(zhèn)辦公用房和補償的協(xié)議,將樂縣人民政府常務會第21次會議已研究同意將縣交通局位于南口鄉(xiāng)的交通管理站辦公用房調整給縣司法局南口司法所使用;將縣國土資源局位于漠源鄉(xiāng)的國土資源所辦公用房調整給縣司法局漠源司法所使用。率先完成了兩個個司法所獨立辦公用房的建設任務。二是爭取改善局辦公用房條件。因府前路改造,現(xiàn)有辦公樓要拆遷,縣委、縣政府同意我局搬遷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舊辦公樓辦公,并同意我局依法公開拍賣兩套我局所有的房產解決調整后辦公樓的部分改造和修繕經費,大大地改善了我局的現(xiàn)有辦公條件。
(二)基層人民調解工作成效顯著。一是開展了“三排查一促進 ”活動。我局組織各基層司法所對各類上訪的矛盾糾紛、治安混亂地區(qū)和突出問題、重點管控高危人群進行了認真排查清理和調處。5月底,初步排查出矛盾糾紛211件,化解210件;排查重點人員256名,管控241名。針對排查出的疑難矛盾糾紛,逐一落實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和調處措施、時限。針對高危人群和重點人員,嚴格落實“定人定崗定責”管控責任。二是做到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化。半年來,要求基層司法所組織各調解組織實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臺帳制度,實行“三包”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和 “三靠前”的矛盾糾紛調解模式。使我縣的調解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三是落實了人民調解規(guī)范化建設。重點做好了人民調解“666等比數列”工程第二批示范點的迎檢驗收工作。確立示范村調委會5個(玉華村、黃潭村、白蓮村、常安村、上洋村),示范人民調解員50個(翁曉輝等50人),較好地完成市局下達給我縣第二批人民調解示范村5個、示范人民調解員50個的工作,并通過了市里的檢查驗收。至此,實現(xiàn)規(guī)范化調委會達90%以上,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實現(xiàn)“四個前、四個得、三不出、三減少、二達到、二提高”的目標。四是開展了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和切實做好突發(fā)事件的調處工作。我們在堅持做好常見性、多發(fā)性糾紛調解的同時,于春節(jié)、“兩會”期間分別組織開展了一次全縣性的矛盾糾紛集中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同時還認真做好突發(fā)事件的調處工作,如對白蓮鎮(zhèn)“2•4”事件重大疑難矛盾糾紛案件,我局集中人力和時間,組織力量深入群眾中做好法制宣傳教育,發(fā)放宣傳提綱,把有關政策、法律、法規(guī)知識告知群眾,引導他們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五是開展紀念《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施行二十周年人民調解專項活動。6月17日,組織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中的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走上街頭,在鄉(xiāng)鎮(zhèn)人口密集和人員流動量大的地點開設宣傳咨詢點,結合當地矛盾糾紛的特點、趨勢,通過制作宣傳展板、發(fā)放宣傳資料、介紹典型案例、現(xiàn)場解答咨詢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宣傳法律、法規(guī),以案釋法,調解糾紛。充分借助法制宣傳中心戶等媒介,廣泛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作用的宣傳活動,擴大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一、夯實基層基礎建設,基層司法行政工作邁出新步伐 (一)基層設施建設全面推進。一是加大司法所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建設的意見》(司發(fā)〔XX〕7號),省財政廳、省司法廳《關于基層司法所經費保障有關問題的通知》(閩財行〔xx〕36號)和省委省政府、省司法廳關于加強基層司法所建設的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要求,經局領導多方溝通協(xié)調,我局分別與縣交通局、縣國土局簽訂了調整使用鄉(xiāng)鎮(zhèn)辦公用房和補償的協(xié)議,將樂縣人民政府常務會第21次會議已研究同意將縣交通局位于南口鄉(xiāng)的交通管理站辦公用房調整給縣司法局南口司法所使用;將縣國土資源局位于漠源鄉(xiāng)的國土資源所辦公用房調整給縣司法局漠源司法所使用。率先完成了兩個個司法所獨立辦公用房的建設任務。二是爭取改善局辦公用房條件。因府前路改造,現(xiàn)有辦公樓要拆遷,縣委、縣政府同意我局搬遷到工商行政管理局舊辦公樓辦公,并同意我局依法公開拍賣兩套我局所有的房產解決調整后辦公樓的部分改造和修繕經費,大大地改善了我局的現(xiàn)有辦公條件。
(二)基層人民調解工作成效顯著。一是開展了“三排查一促進 ”活動。我局組織各基層司法所對各類上訪的矛盾糾紛、治安混亂地區(qū)和突出問題、重點管控高危人群進行了認真排查清理和調處。5月底,初步排查出矛盾糾紛211件,化解210件;排查重點人員256名,管控241名。針對排查出的疑難矛盾糾紛,逐一落實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責任人和調處措施、時限。針對高危人群和重點人員,嚴格落實“定人定崗定責”管控責任。二是做到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化。半年來,要求基層司法所組織各調解組織實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臺帳制度,實行“三包”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和 “三靠前”的矛盾糾紛調解模式。使我縣的調解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三是落實了人民調解規(guī)范化建設。重點做好了人民調解“666等比數列”工程第二批示范點的迎檢驗收工作。確立示范村調委會5個(玉華村、黃潭村、白蓮村、常安村、上洋村),示范人民調解員50個(翁曉輝等50人),較好地完成市局下達給我縣第二批人民調解示范村5個、示范人民調解員50個的工作,并通過了市里的檢查驗收。至此,實現(xiàn)規(guī)范化調委會達90%以上,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實現(xiàn)“四個前、四個得、三不出、三減少、二達到、二提高”的目標。四是開展了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和切實做好突發(fā)事件的調處工作。我們在堅持做好常見性、多發(fā)性糾紛調解的同時,于春節(jié)、“兩會”期間分別組織開展了一次全縣性的矛盾糾紛集中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同時還認真做好突發(fā)事件的調處工作,如對白蓮鎮(zhèn)“2•4”事件重大疑難矛盾糾紛案件,我局集中人力和時間,組織力量深入群眾中做好法制宣傳教育,發(fā)放宣傳提綱,把有關政策、法律、法規(guī)知識告知群眾,引導他們走法律途徑解決問題。五是開展紀念《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施行二十周年人民調解專項活動。6月17日,組織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中的工作人員、人民調解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走上街頭,在鄉(xiāng)鎮(zhèn)人口密集和人員流動量大的地點開設宣傳咨詢點,結合當地矛盾糾紛的特點、趨勢,通過制作宣傳展板、發(fā)放宣傳資料、介紹典型案例、現(xiàn)場解答咨詢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宣傳法律、法規(guī),以案釋法,調解糾紛。充分借助法制宣傳中心戶等媒介,廣泛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作用的宣傳活動,擴大人民調解工作的社會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