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公務員考試時政熱點:讓井居人也享受特事特辦

字號:


    
2014年上海公務員考試熱點導航
最新資訊 報名時間 職位表查詢 考試時間 成績查詢 分數(shù)線 面試時間、名單 收藏本站
不斷更新中......敬請期待!!公務員頻道

    住在北京麗都飯店附近井中的“井居”者,已經搬離,那口井已經被封死,這個與繁華的北京形成巨大反差的“井居”,是否能就此真的杜絕?離開“井居”之后,他們能否步入正常的生活?這是“井居”被封堵后人們共同的擔心。
    也就在日前,央視對南京餓死兩個女兒的樂燕,做了深度追訪,題目是:“被社會遺棄的生命”。坐在被告席上的樂燕顯得很鎮(zhèn)靜,雖然被判了無期徒刑,她表示之后要好好改造,再不犯錯。我相信,她的鎮(zhèn)靜和決心都是由衷的,因為從這里開始,她終于正式被社會接納了,即便是接受改造,也好歹有了一席之地。作為南京人,樂燕始終沒有戶口,這使得她在12歲才上了一年多學之后,很快又輟學了,包括她之后的學習、就業(yè)乃至社會提供的基本生活保證,都因為沒有戶口而擱淺。管片民警說,因為找了她父親幾十次,都不來辦,而爺爺又不能代辦……種種理由似乎足以成為導致樂燕沒戶口。
    但是,當我們把樂燕以及被她遺棄、餓死的兩個小女孩兒的生命聯(lián)系在一起時,難道不該追問一句:如果當初,辦事人員沒死守辦事的程序,而是主動地找到樂燕父親,或者以其他方式給她一個戶口,或者與之相當?shù)纳鐣邮芮?,樂燕就能接受多一點的教育,可能就能因此找到工作,她的女兒就可能不會被餓死……也許,這不是一個連鎖反應,但這場悲劇之中,樂燕和她的兩個女兒,與麗都附近,住在井中多年的人們一樣,他們相比這個社會,像飄在風中的蒲公英一樣弱小,無助,無論哪個方面,多一點幫助,多伸一次手,他們都可能找到立足之地。
    目前,“井居”者已經收到了社會各方面的民間救助,樂燕也開始服刑了,相關專家也再次呼吁:保證城市低收入群體社會保障的全覆蓋,發(fā)揮社會保障制度的“兜底效應”,減少貧困人口直接進入大城市后的貧富落差……凡此種種,都是為了應對新時期出現(xiàn)的窮人,這種現(xiàn)象畢竟是零散發(fā)生的,因此就不可能像管理主流人群一樣,采取常規(guī)的管理和服務,這不僅考驗我們的社會保證制度,也考驗制度的執(zhí)行人,后者的不到位或者不負責,會直接影響政策執(zhí)行的效果。
    除了樂燕、“井居”者,還有之前非要被抬去銀行親筆簽字才能取錢的病重老人,他們之所以被社會遺棄或者刁難,不僅因為社會的管理缺乏“兜底”政策,更因為缺乏對需要“兜底”者的特事特辦,我敢肯定,那個病重老人要是準備存一百萬,銀行絕對可以提供上門服務的。既然是“特事特辦”,往往就是應對人性、溫情優(yōu)于政策、制度時出現(xiàn)的特殊情況,這應該是成為文明社會對弱勢人群扶助時的常規(guī),而不是張藝謀們,為三個孩子上戶口時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