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體育局工作計劃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新體育局工作計劃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14年我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體育局的工作部署,以籌辦好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打好2xx屆省運會為中心,與時俱進,干事創(chuàng)業(yè),為建設體育強市做出積極貢獻。
    一、不斷完善健身體系,力爭實現社區(qū)健身工程全覆蓋。深入貫徹落實《**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廣泛爭取各級各部門對全民健
    身的經費支持,加快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力爭社區(qū)體育健身工程總量達到370個,實現全覆蓋。不斷加強群體活動管理,完善全民健身組織,申請舉辦**年山東省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培養(yǎng)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0人以上;舉辦市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培訓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00人以上。以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為龍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舉辦好第xx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第九套廣播體操大獎賽和健身十佳評選活動,籌辦好第xx屆百縣籃球、千鄉(xiāng)乒乓球、萬人象棋賽以及橫渡劉公島全國邀請賽。繼續(xù)開展體育進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和“我的體質我知道”體質監(jiān)測活動。
    二、抓好競技體育工作,努力創(chuàng)造參賽省運歷史好成績。四年xx屆的省運會,是對各地市訓練成果和整體實力的大檢閱。第2xx屆山東省運動會將于2014年9月在濟寧舉行,我市已有1080名運動員通過了資格審查,參賽人數為歷屆之。要積極做好田徑、游泳、舉重、國際式摔跤、柔道、跆拳道、拳擊、賽艇、皮劃艇、射擊、射箭、自行車(公路、場地、山地、BMX小輪車)、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沙灘排球)、乒乓球、手球、羽毛球、網球、武術(套路、散打)、鐵人三項、橄欖球等23個項目的參賽工作,力爭獎牌總數超往屆。扎實做好田徑、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項目的裁判員、教練員培訓和管理工作。開展好中小學生聯賽工作。做好骨齡裁判員培訓工作,為下屆省運會、市運會奠定基礎。
    三、全力打造品牌賽事,籌辦好威海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一是完善設施,嚴密組織,開通中英文世錦賽網站,細化各部室職能分工,認真辦好2014年**長距離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二是繼續(xù)推進帆船進校園活動,校園帆船逐步由OP級向激光、星型、托納多型、荷蘭人級等更高級別發(fā)展,在夯實我市帆船運動基礎的同時,力爭申辦全國性帆船賽事。三是創(chuàng)新形式,加大宣傳和市場開發(fā)力度,努力將“橫渡**”打造成宣傳城市的又一賽事品牌。
    四、加快體育設施建設,爭取威海市游泳館項目動工建設。加快威海市乒羽健身中心建設,力爭2014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爭取市游泳館、市體校教學訓練綜合樓盡快立項、建設。其中,擬建游泳館坐落于市體育場東南角,占地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4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2.5億元,可通過爭取上級支持、地方財政投入、企業(yè)贊助、貸款等方式解決。該工程爭取2014年開始施工,2015年主體完工,2016年投入使用。
    五、探索體育產業(yè)經營,體彩銷量力爭實現更大突破。體育彩票是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命線、是體育產業(yè)的支柱,體育彩票收益金是發(fā)展體育事業(yè)的重要資金來源。繼續(xù)把彩票銷售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加強體彩隊伍建設,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增長站點的銷量,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確保完成省體育局下達的銷售任務,力爭實現新突破。
    六、貫徹落實黨的xx屆xx全會精神的意見。
     (一)群眾體育方面。全面實施《威海市全民健身計劃2011-2015年》,充分發(fā)揮各級體育總會和體育協會的作用,廣泛建立各種形式、不同規(guī)模的社會體育指導站、俱樂部和體育科技組織。大力建設社區(qū)健身工程,各市區(qū)建成一處相應規(guī)模的全民健身中心或健身場地。廣泛開展群體活動,年舉辦大中型群體活動20項以上;積極推廣帆船、鐵三運動進校園活動、健身十佳評選活動,普及工間操;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yè)廣泛開展職工體育、學校體育、老年體育、殘疾人體育、民族體育和農村體育活動,每年至少組織職工運動會。全市中小學校要配備專職體育教師,保證學生“兩課、兩操”活動,確保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到2015 年基本建成具有威海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全市常年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達到48%以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達標率達到92%以上;人均公共體育用地達到1.8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擁有1.5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二)競技體育方面。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本著縮短戰(zhàn)線、收緊拳頭、突出重點、集中發(fā)展的原則,實行整體作戰(zhàn)方針,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配置到金牌效益好、社會效益好的項目和單位中去,集中精力抓一批重點項目,培植在省內和國內有影響有地位的“拳頭產品”,不斷提高綜合競技水平。做好省運會參賽工作,力爭在省運會上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不斷創(chuàng)造歷史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