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說課稿設計

字號:

這篇七年級下冊語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說課稿設計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該單元以杰出人物為題材。是一篇描寫人物的記敘文,又是自讀課文。作者抓住福樓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側重地描寫他們的肖像、行動和語言,并穿插了議論和抒情,鮮明地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
    二、 教學分析(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內容。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肖像、行動和語言描寫,詳略得當。 4學習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二)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詳略得當。 (三)教學難點:學習在敘述、描寫中插入抒情、議論的寫法。
    三、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語文學習,學生已漸漸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類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初步具備了獲取、篩選、分析及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本單元前面三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對描寫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課就是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描寫幾位人物的寫作手法,同時,使其樹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三、 教法設想1教學方法:以閱讀法和發(fā)現法為主,以講解法、談話法、練習法為輔。
    (二) 教學器具:多媒體設備。
    五、學法指導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形式,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直接導入。
    (二)整體感知 學生帶著以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1.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2.故事中的核心人物以及依次出場的人物。3.出場的標志性詞語。4.簡要概括故事大意。此四題意在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認識,理清思路。(需時5分鐘)(三)合作探究1.展示課本上的插圖,讓學生找找圖上共有幾個人,課文中又寫了幾個人,學生就會發(fā)現插圖上多了一個人,這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得出多出來的那位就是作者莫泊桑的結論。(需時1分鐘)2.讓學生猜測插圖上剩下來的四位分別是誰,要求從課文中找到判斷的依據,用不同的標記圈點出來。意在使學生產生好奇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感知課文。(需時9分鐘)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各自的猜測及判斷依據。通過四人小組的討論,使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積極探索,互幫互助。(需時5分鐘)4.全班交流、討論并確定結論及判斷依據。(需時5分鐘)5.分別展示四人的圖片和簡介,讓學生在了解他們的同時可以對照圖片和插圖,加深印象。 6.讓學生根據討論確定的有關人物描寫的語句中來概括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意在使學生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通過人物的肖像、動作和語言描寫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在記敘、描寫時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插入議論和抒情。(需時5分鐘)
    (四)拓展延伸1.以班上的某個同學為對象,學習文中的寫法,抓住人物的特征進行描寫,可以加入自己的主觀感受,或抒情或議論,寫100字左右的片段。(需時10分鐘)
    2.挑選幾個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片段,讓其余學生來猜猜他(她)是誰,檢驗學生的學習收獲。(需時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