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寫人作文:我最喜歡的人物--樊噲

字號:

最近,我們學習了司馬遷的名篇《鴻門宴》,了解了秦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劉邦,項羽之間發(fā)生的為爭奪天下的那段歷史。
     秦朝末年,劉邦與項羽各帶領(lǐng)軍隊攻打秦朝的軍隊,盡管劉邦的兵力不多,卻先于項羽破關(guān)入秦,這惹得項羽大怒 ,要發(fā)兵攻打劉邦,這才有了鴻門宴,也才有了樊噲表演的舞臺。
     本來,參加宴會的人只有項羽、項伯、范增,劉邦、張良。后來范增招項莊進帳,命項莊舞劍,“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后來,張良出帳,樊噲主動關(guān)心“今日事何如?”后見事急,遂“帶劍擁盾入帳”,才有了表演的機會。
     首先我欽佩他的忠誠,他在危急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只身闖帳,“與之同命”其忠心可見。
     二是佩服他的勇敢,他一人撞倒項羽的幾名衛(wèi)兵,不顧一切闖進項羽營帳,“瞠目視項王,頭發(fā)上指,目眥盡裂”令項羽震驚,驚問“客何為者?”,并“按劍而跽”,可見項羽見到樊噲時的第一反應(yīng)是震驚,世上竟然有如此勇猛之人。
     三是佩服他的知慧,按理他只是一介武夫,只要保護劉邦的安全就行了,講道理的事有張良,輪不到他開口,但他在與項羽交談時借機發(fā)揮,慷慨陳詞,先列舉暴秦的罪行,暗示項羽不能殺劉邦,否則,就是暴秦后續(xù);接著又引用楚懷王的話,提醒項羽“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提示項羽不能違背約定,緊接著為劉邦歌功頌德,夸獎劉邦不僅勞苦功高,而且知恩圖報,“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講得多好聽,可謂是句句在理,字字中的,說得項羽啞口無言,只好賜酒、賜肉、賜坐,毫無招架之力。在這里我們看到的好像是一位口才極佳的辯論家,在發(fā)表一篇演講詞,根本看不出是出自一位武士之口。其知謀不亞于任何一位謀士,就連范增也自愧不如,無能為力,只能在劉邦逃跑后發(fā)火。
     四是佩服他的果敢,在劉邦借機想逃跑之時,他講出了“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的話,讓劉邦先逃命再說,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
     這些就是我喜歡樊噲的理由,不知聽了我的介紹,剖析,你喜歡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