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心理健康研討會探討親子教育:應獎懲有度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虎媽”PK“羊媽”一度被視為中西教育的對決。南京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認為,“虎媽”和“羊媽”孰優(yōu)孰劣,并無絕對,但對孩子的教育同時需要鼓勵和懲罰。
作為海峽論壇活動之一的2013海峽科技論壇分會場海峽兩岸心理健康研討會,昨日將視線轉(zhuǎn)移到親子教育中的“虎媽”和“羊媽”。
桑教授認為,鼓勵不等于無止境的表揚。家長在施行鼓勵法的時候,要注意鼓勵的幾條“法則”:不要引起孩子的物質(zhì)欲攀比行為;贊美孩子要說明具體原因;鼓勵要及時,過時則減效;鼓勵需要家長言出必行;警惕鼓勵過度變壓力。
當然,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予警戒和處罰也是必須的,但在懲罰中,不能是粗暴的方式。
與管教相比,桑教授說,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家長應該陪同孩子成長,但又不太打擾孩子。對于孩子來說,知識和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健康的人格。
“虎媽”PK“羊媽”一度被視為中西教育的對決。南京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認為,“虎媽”和“羊媽”孰優(yōu)孰劣,并無絕對,但對孩子的教育同時需要鼓勵和懲罰。
作為海峽論壇活動之一的2013海峽科技論壇分會場海峽兩岸心理健康研討會,昨日將視線轉(zhuǎn)移到親子教育中的“虎媽”和“羊媽”。
桑教授認為,鼓勵不等于無止境的表揚。家長在施行鼓勵法的時候,要注意鼓勵的幾條“法則”:不要引起孩子的物質(zhì)欲攀比行為;贊美孩子要說明具體原因;鼓勵要及時,過時則減效;鼓勵需要家長言出必行;警惕鼓勵過度變壓力。
當然,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予警戒和處罰也是必須的,但在懲罰中,不能是粗暴的方式。
與管教相比,桑教授說,孩子更需要的是陪伴。家長應該陪同孩子成長,但又不太打擾孩子。對于孩子來說,知識和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