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檢測試題

字號:

這篇關(guān)于七年級地理下冊期中檢測試題,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請把正確的答案填在答題卷的表格中,每小題2分,共40分)。
    1、地球儀上的赤道是( )
    A、本初子午線 B、0o經(jīng)線 C、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D、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2、某人站在一點(diǎn),北方為熱帶,南方為南溫帶,以西為東半球,以東為西半球,該點(diǎn)為( )
    A、北回歸線與160°E的交點(diǎn)
    B、南回歸線與20°W的交點(diǎn)
    C、北回歸線與20°W的交點(diǎn)
    D、南回歸線與160°E的交點(diǎn)
    3、下列關(guān)于經(jīng)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指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 B、經(jīng)線有360條
    C、所有的經(jīng)線都是圓圈 D、不同的經(jīng)線長度不相等
    4、在一幅1︰100000地圖上,甲、乙兩地的實(shí)際距離是5千米,那么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是 ( )
    A、5厘米 B、15厘米 C、3厘米 D、10厘米
    5、下面的四幅圖中,地球自轉(zhuǎn)方向正確的是( )
    6、我國東部瀕臨的四海自北向南排序正確的是(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東海、黃海、渤海、南海
    C、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D、南海、黃海、東海、渤海
    7、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diǎn)是( )
    A 、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 B、人口基數(shù)小,人口增長快
    C 、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慢 D、人口基數(shù)小,人口增長慢
    8、我國面積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 )
    A、青海省 B、四川省 C、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D、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9、圖中的P點(diǎn)位置同時符合南半球、東半球、熱帶三個條件的是( )
    10、我國陸地上國界線的長度和陸地相鄰的國家的個數(shù)分別是( )
    A、18000多千米、6個 B、18000多千米、14個
    C、22000多千米、6個 D、22000多千米、14個
    11、國慶節(jié)及其后一段時間, 太陽直射點(diǎn)( )
    A.、在北半球, 繼續(xù)向北移動 B、在北半球, 繼續(xù)向南移動
    C、 在南半球, 繼續(xù)向南移動 D、在南半球, 但卻向北移動
    12、下列地勢變化示意圖,與我國地勢特征相符的是( )
    13、位于黃河、青海省境內(nèi)的水電站是( )
    A、劉家峽 B、青銅峽 C、龍羊峽 D、三門峽
    14、下列詞語中,描述天氣的是,
    A、四季如春 B、陰轉(zhuǎn)多云 C、冬暖夏涼 D、終年寒冷
    15、我國的湖泊星羅棋布,像顆顆耀眼的藍(lán)寶石,其中面積、有“鳥的天堂”美稱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洞庭湖 C、鄱陽湖 D、西湖
    16、黃河下游在華北平原上形成一種“人在水下走,船在空中行”的景觀,這段河被形象地稱為“地上河”。分析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
    ① 結(jié)冰期較長 ②下游地勢平坦,水流變慢,泥沙沉積
    ③水流含沙量大 ④人類向河中傾倒大量固體廢棄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人們把長江譽(yù)為“黃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長江( )
    A、年徑流量大 B、水力資源豐富 C、航運(yùn)價值高 D、流域內(nèi)資源豐富
    18、下列各圖中, 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19、冬季肯定結(jié)冰的河流是( )
    A、閩江 B、黑龍江 C、珠江 D、長江
    20、下列關(guān)于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西北多東南少 B、南多北少 C、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D、東部多西部少
    二、填空題(請把正確的答案寫在答題卷的橫線上,每空1分,共20分)
    21、一月0℃等溫線與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一致,大致沿___________ -__________
    —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分布。
    22、為了保持國家地區(qū)的完整,以 和 兩條經(jīng)線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23、長江和黃河都流經(jīng)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和 。
    24、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基本內(nèi)容是 、 。
    25、我國安徽省和湖北省的簡稱分別是 和 。
    26、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等地區(qū)。
    27、我國氣候的特征是 、 。
    28、在我國被稱為“聚寶盆”的盆地是 。
    29、我國的 “塞上江南”指的是 平原和 平原。
    30、影響我國的夏季風(fēng)主要來自 的 季風(fēng)。
    三、綜合題(請把正確的答案寫在答題卷的橫線上,每空1分,共40分)
    31、讀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A、C兩地的經(jīng)緯網(wǎng)位置:
    A、 C、
    (2)在圖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線上的
    是 地。C、D兩地中,位于東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
    是 地。
    (3) A地位于C地的 方向。
    (4)從低、中、高緯度看,D在 緯度;C在 緯度。
    (5)從五帶看,A 在 ;B在 。
    32、讀下列中國地形略圖,完成各題。
    (1)、寫出字母代表的山脈名:A 、________; B、 _________; C、_________。山脈F的走向?yàn)開_______ 。
    (2)、圖中地形區(qū):①是_________高原;②是__________盆地; ③是________平原;④是_________ 丘陵。
    (3)、⑤所在省區(qū)的簡稱是_______。 ⑥所在省區(qū)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
    (4)、我國疆域最西端⑦是:____________。
    (5)、河流:a是 ________, b是_________;由圖可知,兩條河流均發(fā)源于_________ 高原。
    (6)、我國地勢第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為D_______、E_______、巫山和雪峰山。
    (7 )、讀圖: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的省區(qū):___________、__________、廣東省、臺 灣省。
    (8)、由圖可看出,我國絕大部分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帶,少部分位于_______帶。
    33、讀右圖,回答下問題。
    (1)、圖中等高距是 米,圖中甲山峰海拔在 米以上。
    甲乙兩山峰相對高度約為 米。
    (2)、圖中山谷位于(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3)、寫出圖中的山體部位的名稱。
    E地是 F地是
    (4)、小溪B的流向是:自  向    流
    去。
    (5)、沿A和C兩路線登山, 處會省力
    些。
    (6)如果在C坡和D坡開墾梯田,應(yīng)該選在
    坡更合理。